【精品】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上传人:一****云 文档编号:280675406 上传时间:2022-04-22 格式:DOC 页数:111 大小:1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1页
【精品】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1页
【精品】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品】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1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精品】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本文简介:第一单元:走遍千山万水单元教材分析:本组课文,作者用生动优美的语言,并以他们独特的感受,描绘了大自然令人神往的景观。那富有诗情画意的江南山水,那充满神奇色彩的天然溶洞,那风景如画的桂林山水,那奇特的新疆天山风光,犹如一幅幅画卷,带我们走进祖国的万水千山。古诗词、散文游记,多样化的文章体裁,丰富多彩的【精品】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本文内容:第一单元:走遍千山万水单元教材分析:本组课文,作者用生动优美的语言,并以他们独特的感受,描绘了大自然令人神往的景观。那富有诗情画意的江南山水,那充满神奇色彩

2、的天然溶洞,那风景如画的桂林山水,那奇特的新疆天山风光,犹如一幅幅画卷,带我们走进祖国的万水千山。古诗词、散文游记,多样化的文章体裁,丰富多彩的语言,一定能引起孩子们阅读的兴趣。语言是文学作品的主要表现形式。课文中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有着很强的表现力,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仔细咀嚼,余味无穷。教学本组课文,应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品味,激发美感,感受语言的魅力。对于精彩的语段,要熟读成诵,积累优美的词句。本组教材除课文外,还在“语文园地”中安排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如积累描摹自然风光的古诗名句,搜集自然风光的图片、文字资料。通过这些语文活动,进一步拓宽学生视野,感受大自然的美。

3、单元教学目标:1、认识部分生字,会写部分生字及词语。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有关课文及自己喜欢的段落。3、感受文中所描写景物的美好,感受大自然的壮观,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4、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学会按一定的顺序进行叙述的写作方法。5、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读懂词语的意思,积累佳句。6、熟知课文内容,能说出描写景物的特点,感受美德熏陶。7、就春游活动讲清楚自己的计划,并参与商讨,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参与意识。8、能具体明白的描写生活中观察到的景物或者由此引发的联想。9、感性认识排比句的特点及其表达作用。10、积累描写景物的古诗词,激发课外阅读兴趣。5、学习浏览获取需要的信

4、息,并交流感受。单元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部分内容。2、感受文中所描写景物的美好,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3、学会按一定顺序进行叙述的写作方法。单元课时安排:1113课时单元进度安排:古诗词三首-3课时桂林山水-2课时记金华的双龙洞-2课时七月的天山-2课时语文园地一-3课时1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诗词中出现的生字,能结合注释理解词义。背诵这三首古诗词,默写前两首。2、能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3、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语言美。教学重、难点:品位诗句,指导朗诵,积累语言。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趣。教学准

5、备:PPT课件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时间:年月日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二、初读交流,整体感知1、释题,简介背景2、读题,看注释,结合插图,介绍背景。三、细读理解,品味感悟1、出示自学提示,布置自学。读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结合诗句,利用字典理解词意及诗句的意思。自己弄不懂的地方和别人交流。2、检查自学。指读全诗。交流自己对词和句的理解。诗句意思:后两句意思怎样说才通顺?句意:一群群鸟全飞光了,天上的那片云独自飘来飘去,也找地方休息去了。只有敬亭山和我互相看着,谁也不厌烦谁。3、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四、拓展升华,归纳总结1、你还喜欢我们以前学过的李白的

6、哪首诗?说说为什么喜欢它?2、交流。3、把喜欢的李白的诗抄在摘抄本上。4、熟背独坐敬亭山。第二课时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二、初读质疑,整体感知1、洞庭湖位于湖南省的北部,岳阳市附近,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2、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淼。水天相接,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湖中有君山,山上有诸多名胜。3、著名诗人范仲淹来到洞庭,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经典之作。4、多媒体出示洞庭湖的画面。5、卡片出示:波光粼粼、银光闪闪、水平如镜、水天一色、迷迷蒙蒙、朦朦胧胧、宁静和谐。6、引出课题7、出示诗和配乐朗诵。三、细读理解,品味感悟 1、自读全诗,明要求:读准字音,读不准的生字看生字表,读通诗句。

7、 2、检查自学效果,正音:洞dng、潭tn、螺lu、磨m 3、再读,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哪些字或那些词,来说一说。(一)教学“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1、理解“湖光秋月两相和”。 2、理解“两相和”:湖水和月光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 3、理解“潭面无风镜未磨” 潭面:是指洞庭湖面。未:没有。磨:磨拭。 镜未磨:指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二)教学“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1、山水色:山就是指君山,这句诗的意思:远远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颜色,就像“白银盘里一青螺”。 2、请学生读好这两句诗。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8、。 3、吟诵并背诵。 四、拓展升华,归纳总结:想象望洞庭所描绘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第三课时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二、初读质疑,整体感知1、自读“预习”。2、谁能找到诗与词的区别?三、细读理解,品味感悟1、忆江南的作者是谁?哪个朝代的人?2、自学、对照注解或字典理解带点字的意思。江南好旧曾谙红胜火忆江南好:美好旧曾:以前、过去谙:熟悉胜:胜过、强过忆:想念、想起3、理解全首词的意思。如诗如画的江南,风景还是以前熟悉的那样。太阳光下,江边的鲜花比火还要红艳。春光里,江水碧绿如蓝。如此美丽的江南,教人怎能不想起它!四、拓展升华,归纳总结:1、朗读2、背诵附:板书设计教学后记:2、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9、教学目标:1、了解桂林山水特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锦绣河山的思想感情,培养爱美情趣。2、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形象具体地描写景物的方法。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4、会认“澜、瑕、攀、峦、骆、驼、障”等7个生字,会写“漾、镜、瑕、峦、览、骆、驼、罗、障”等9个字,掌握“荡漾、无瑕、峰峦、游览、骆驼、奇峰罗列、屏障”等词语。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漓江的水、桂林的山独特的美。教学难点: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想象其美景。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年月日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板书桂林山水甲天下,先学懂“甲”的意

10、思,再理解全句的意思:“桂林山水的美居天下第一!”2、看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总共几段?哪一段是讲桂林的水的?哪一段是讲桂林的山的?二、初读质疑,整体感知(一)观赏漓江的水1、齐读第二段,画出描写漓江水的语句并思考漓江的水有什么特点?2、漓江水的特点是静、清、绿。3、漓江水静到什么程度,清到什么程度,绿到什么程度,要具体说明。(1)课文用“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从感觉上突出了漓江水的“静”。(2)课文用“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从视觉上突出了漓江水的“清”。(3)课文用“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这一形象的比喻,把什么比作什么?4、这三个写漓江水特点的句子是用什么标点符号隔开的?5、仿写排比句。

11、三、细读理解,品味感悟1、读第一句,大海的水“波澜壮阔”,很美;西湖“水平如镜”,也很美。可作者说“从没见过漓江这样的水”,说明漓江的水胜过大海和西湖,比大海、西湖更独特,更美丽,这是对比手法,可以衬托出漓江水又静又清又绿。2、读最后一句,找见一对反义词,(前进和后移)四、拓展升华,归纳总结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明确内容二、领悟表达,积累运用1、先自由朗读;画出描写山的特点的句子,体会桂林山的特点。2、桂林的山与别处的山有什么不同,有哪些显著的特点?3、归纳桂林山的特点。“奇”。课文从两方面描写。一是“拔地而起,各不相连”。“秀”。课文用了两个比喻句“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屏障:起遮挡

12、作用的东西,本课指桂林一带的山。“险”。课文用“危峰兀立,怪石嶙峋”概括了这一特点,并用“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下来”的感觉,突出了桂林山的“险”。危峰兀立:即高峰耸立。怪石嶙峋:指奇形怪状的石头重重叠叠。4、练习朗读。三、归纳总结,课外延伸1、理解“空中、山间、江上”这样的层次、方位、立体感觉。2、看看作者有什么感受?3、画出感受最深的句子:“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1)理解:“连绵不断”,接连不断。“连绵不断的画卷”,即很长很长的画卷,(完成板书的画卷)。(2)理解:“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4、练习朗读第四自然段读出荡舟漓江,被桂林山水所陶醉的感情。附:板

13、书设计 2、桂林山水 静漓江水清舟行碧波上绿奇人在画中游桂林山秀险教学后记:3、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金龙洞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2、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练习给课文编提纲。3、学习课文生字新词。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1、了解外洞内洞的特点,以及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的。2、体会作者的游览感受,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3、理清课文的条理,练习给课文编提纲。教学难点:1、了解外洞内洞的特点,以及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2、体会作者的游览感受,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3、理清课文的条理,练习给课文编提纲。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时间:年月日课时安排:2

14、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播放课文录音。4、板书:记金华的双龙洞(1)课题中的“记”是什么意思?(“记”即记录之意,记的是游览的经过情形。本文是一篇游记。)(2)快速朗读课文。二、初读质疑,整体感知1、文中写到洞中双龙的句子有哪些?(这是“双龙洞”名称的由来)2、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游览双龙洞的?(游览顺序)3、课文主要写了哪些景点?根据作者游览的顺序,画一张游览示意图。4、汇报交流,理清作者游览的路线。三、细读理解,品读感悟(一)品赏路上的见闻。1、从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2、交流:作者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3、引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文中描写的景象。4、理解句子“一

15、路迎着变换调子。(二)游览外洞和内洞。1、自由读第4自然段,外洞有什么特点?(洞口宽,洞内大)2、读“洞口很宽,像。走进去很大,仿佛”体会打比方的独到之处3、研读第5自然段,体会作者是怎样把从外洞到内洞的过程写具体的。4、交流:读了第5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A:孔隙的特点窄、矮板书:窄、矮B:作者的感受好奇、险板书:险5、朗读“我怀着好奇的心情就登陆了。”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形。6、理解第6自然段。A:内洞的特点黑(一团漆黑)、奇(洞顶双龙,洞内石钟乳、石笋)、大(比外洞大得多)B:作者的感受变化多端、颜色各异、很大四、拓展升华,归纳总结1、观看游外洞内洞的VCD。2、说话训练:假如让你当游双龙

16、洞的一个小导游,你准备怎样向旅客介绍双龙洞呢?(根据游览示意图,注意导游的用语。)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你最喜欢的段落。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明确内容1、读准字音。浙(zh)呈(chng)稍(sho)是翘舌音;臀(tn)蜿(wn)蜒(yn)源(yun)是前鼻音。多音字:“盘曲(q)而上”、“系(j)着绳子”、“像桥洞(sh)的”2、注意字形:蜒、臀3、理解新词。盘曲而上盘绕着,弯弯曲曲地上去。明艳指色彩明亮鲜艳。突兀森郁山高耸着,山上树木繁密。蜿蜒原指蛇看爬行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洞顶的双龙弯弯曲曲的姿态。变化多端端,项目。变化多种多样。颜色各异异,不同。颜色各不相同。二、领悟表达,积累运用(一)复习巩固1、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游览双龙洞的?2、作者游览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