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现代风险管理和信用评级课件(powerpoint 72页)

上传人:ahu****ng3 文档编号:280659433 上传时间:2022-04-22 格式:PPTX 页数:73 大小: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招商银行-现代风险管理和信用评级课件(powerpoint 72页)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招商银行-现代风险管理和信用评级课件(powerpoint 72页)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招商银行-现代风险管理和信用评级课件(powerpoint 72页)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招商银行-现代风险管理和信用评级课件(powerpoint 72页)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招商银行-现代风险管理和信用评级课件(powerpoint 72页)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亲,该文档总共7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招商银行-现代风险管理和信用评级课件(powerpoint 72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招商银行-现代风险管理和信用评级课件(powerpoint 72页)(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杭州分行风险控制部杭州分行风险控制部二五年七月二五年七月(内部资料,注意保密) 现代风险管理与信用评级现代风险管理与信用评级1内容提纲内容提纲 现代风险管理的基本原理现代风险管理的基本原理 风险基本概念(预期损失、非预期损失和极端损失等)风险基本概念(预期损失、非预期损失和极端损失等) 风险成本度量(信用评级、债项评级等) 风险资本度量 盈利性衡量(RAROC) 信用评级的基本情况信用评级的基本情况 实施信用评级的意义 我行信用评级项目的开发情况 对信用评级现实性的正确认识2什么是现代风险管理?什么是现代风险管理? (一)基于传统风险管理基础上,继承和发展了其管理精髓。 (二)风险量化管理手段

2、的大量应用,并与传统专家经验很好地结合,相得益彰。 (三)健全的风险管理理念、完善的风险管理体制和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构成了一个所谓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四)一个目标:实现资本收益的最大化。这与银行经营目标高度一致。 (五)两个主题:一是风险成本问题;一是风险资本问题。 (六)国际先进银行普遍采用,并使其成功抵御东南亚金融风暴、最近全球性经济衰退的不利影响;使其在资产负债规模不增长的前提下,实现利润的稳定增长。3风险的三个基本特性风险的三个基本特性风险是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一)损失性(一)损失性 损失可能表现为盈利受损、资产受损、银行价值受损(包括商誉)、不能支付、破产等不同程度。(二

3、)不确定性(二)不确定性 损失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损失程度也是不一定的。损失一定不会发生就不是风险,损失铁定要发生也不是风险(如已进入损失类或已核销的资产)。(三)可测性(三)可测性 损失不确定,并不意味着没有规律。正是因为风险有规律,才有研究价值,才使风险管理成为一门科学。4风险的三种基本测量方法风险的三种基本测量方法(一)经验判断(一)经验判断 优点:对事物特殊性应变力强、简便、不需要辅助工具、不依赖数据积累、充分发挥个人智慧,对贷款个性风险个性风险把握较好。 缺点:主观主观、个人经验不易积累升级银行风险管理水平、不能量化、不利形成全行统一标准、不易用于组合风险管理(二)数理统计(二)

4、数理统计 用数理统计分析历史数据,找风险规律,建风险模型,管理风险。 优点:客观客观、可在使用中不断自我升级完善、可量化、有利于形成全行统一标准,对贷款的共性风险共性风险把握较好,可应用于组合风险管理。 缺点:对事物特殊性应变力差、高度依赖评估技术的有效性、高度依赖历史数据的积累、不利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三)经验判断(三)经验判断+ +数理统计数理统计 单纯的经验判断是落后的,单纯的数理统计是不切实际的,结合两者,取长补短,是必然选择。先进银行大凡如此。5风险分类风险分类信用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每天定价的变每天定价的变化化 (%) (%)非预期的定价变化非预期的定价变

5、化时间时间时间时间违约率违约率 (%)(%)非预期违约非预期违约平均违约率平均违约率时间时间短款差错短款差错举例举例债券债券贷款(进行信用评级)贷款(进行信用评级)储蓄部门储蓄部门银行持有资产因为市场因素不利变化银行持有资产因为市场因素不利变化而导致价值下降而导致价值下降利率上升导致固定利率计价利率上升导致固定利率计价的贷款价值下降的贷款价值下降美元贬值导致以美元计价的美元贬值导致以美元计价的债券价值(相对于人民币)债券价值(相对于人民币)下降下降银行由于借款人或其他交易对手违约银行由于借款人或其他交易对手违约,不能履行还本付息义务,而导致损,不能履行还本付息义务,而导致损失失贷款逾期,启动催

6、收程序,贷款逾期,启动催收程序,损失全部或部分债权。损失全部或部分债权。企业破产清算,银行只能核企业破产清算,银行只能核销贷款销贷款银行银行由于内外部突发事、战略决策失由于内外部突发事、战略决策失误、操作失误等原因而造成的损失误、操作失误等原因而造成的损失划错款项、偷盗划错款项、偷盗火灾、计算机中断火灾、计算机中断6三种风险在不同业务中的结构三种风险在不同业务中的结构市场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操作风险银行银行投资银行投资银行/ /交易交易资金资金公司银行公司银行/ /机构机构零售银行零售银行信托和信托和资产管理资产管理银行服务银行服务主要为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主要为市场风险和信用风

7、险主要为操作风险主要为操作风险高高中中低低重要性重要性7风险可能带来的三部分损失风险可能带来的三部分损失损失(风险大小)损失(风险大小)预期损失预期损失非预期损失非预期损失极端损失极端损失VAR概率概率A A线线B B线线信用风险的概率分布图信用风险的概率分布图受险价值( Value At Risk,VAR)是指一项资产(负债)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容忍度下其价值的最大损失值。8风险可能带来的三部分损失风险可能带来的三部分损失(一)预期损失(一)预期损失 即风险可能带来的平均损失平均损失。如果100笔贷款,可能损失10笔,可能损失2笔,也可能损失0笔,不同损失笔数发生的概率是不同的,把每种可能损

8、失值与可能发生的概率相乘,加总在一起就得到平均损失。 预期损失=损失值1概率1+损失2 概率2 预期损失可以看成是风险可能带来损失的中间值,实际损失总是围绕预期损失而上下波动。实际损失发生在中间值或其附近的可能性一般最大(本例假本例假设预期损失是设预期损失是1 1笔笔)。9风险可能带来的三部分损失风险可能带来的三部分损失(二)非预期损失(二)非预期损失 即一定容忍度下,风险带来的最大损失超过预期损失的部分。本例中,如果我们可以测量出99%的情况下,最大损失不会超过10笔,那么超过预期损失1笔之外的9笔就是非预期损失笔就是非预期损失。 有99%的保证,也就是说有仍然有1%的可能最大损失会超过10

9、笔。这1%就是容忍度就是容忍度,即所允许不能保证的缺口。由于风险的不确定性,100%保证下的最大风险是不可测的(也许就是100%的损失),所测的只能是允许一定容忍度下的最大损失,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所测部分损失是准确的。这就是风险不确定性和可测性之间的辨证关系。 容忍度大小是人为设定的,同样风险,设定的容忍度越大,非预期损失越小;反之,就越大。10风险可能带来的三部分损失风险可能带来的三部分损失(三)极端损失(三)极端损失 极端损失与非预期损失紧密相关。在一定容忍度下,非预期损失加上预期损失就是最大损失。如果实际损失比这个最大损失还大,那我们就说发生了极端损失。在数学上,有以下公式: 上例中,

10、我们可以测定99%的情况下,最大损失不会超过10笔,假设实际损失超过10笔了(比如20笔),就是发生了极端损失。当然发生这种情况的概率只有1%(总是与容忍度相等)。 极端损失是很难准确测量的,管理难度也很大。但国际上还是有人在尽力研究。11风险可能带来的三部分损失风险可能带来的三部分损失(#)容忍度)容忍度 容忍度是什么?是我们划分非预期损失和极端损失的人为界限。实际发生的损失总是集中在预期损失周围,超过得越多,损失值就越大,出现的可能性则越小。 我们把尾端概率很小,损失值很大的部分(极端损失)(极端损失)撇开来,有利于把绝大部分风险测算准确,并管理好。究竟应该管住多少风险?80%,可能太不安

11、全的,因为还有20%情况没有管住;99.999%,可能成本太高了,不值得。也许管住99%是可行的,既保证很高的安全性,又不至于成本太高。 容忍度就是管不住的部分,这部分是我们允许“放任”不管的部分。管住了99%,容忍度就是1%,就是容许1%的“放任”。“放任”只是理论上不能有效管理,实践中并不是完全不管。 12对付风险的三种基本手段对付风险的三种基本手段(一)成本转移(一)成本转移-对付预期损失对付预期损失 成本转移,就是把风险可能的损失核算为成本(风险成本),并通过计入产品价格转移给客户。 1 1、只有预期损失能成本转移,非预期损失和极端、只有预期损失能成本转移,非预期损失和极端损失不能成本

12、转移。损失不能成本转移。 因为预期损失是可以预见的平均损失,一部分贷款实际损失小于它,另一部分大于它,一般情况下轧起来接近它,可见预期损失是相对稳定的。因此,把平均数计入成本是合理的。 非预期损失发生在不利情况下,相对不确定。银行把只有在不利情况发生的可能损失转移到客户身上,是不公平的,也是不会被市场接受的。极端损失更是如此。13对付风险的三种基本手段对付风险的三种基本手段(一)成本转移(一)成本转移-对付预期损失对付预期损失 2 2、成本转移能否成功要看市场是否接受,归根结、成本转移能否成功要看市场是否接受,归根结底取决于银行风险管理水平。底取决于银行风险管理水平。 预期损失是银行内部测量,

13、不同银行是不同的。同样的客户类型,A行测算为1%;而B行测算仅为0.5%,A行贷款价格就会比B行高0.5个点。B行只要报出比A行低0.1个点的价格,客户就乐意了;B银行还比A行多赚0.4个点的利差。 如果A行勉强与B行报相同价格,它的预期损失就没有成功转移。 为什么两家银行的预期损失会不一样,原因在于风险管理水平高低差别,谁水平高,谁就不但可以成功转移风险,还可以提高盈利空间。14对付风险的三种基本手段对付风险的三种基本手段(一)成本转移(一)成本转移-对付预期损失对付预期损失 3 3、拨备计提的呆帐准备金应当等于预期损失,但、拨备计提的呆帐准备金应当等于预期损失,但实践中常常有出入。实践中常

14、常有出入。 理论上,应计的呆帐准备金应当等于风险成本,也等于预期损失。但实践中往往有偏差:第一,银行常常没有足够的能力准确计算预期损失。第二,有的银行故意以此调控年度利润。第三,监管方面问题。如过去统一的1%,后来五级分类1%、1.5%、25%、50%和100%,本质对风险的敏感性是不够。 发达国家拨备政策是趋向允许银行自己按照风险成本计提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也允许如此。如果实现这一步,银行首先必须有能力准确测算预期损失。15对付风险的三种基本手段对付风险的三种基本手段(二)资本覆盖(二)资本覆盖-对付非预期损失对付非预期损失 银行把风险的一部分(预期损失)通过定价转移到贷款价格中了,那么如果

15、发生更大的损失,怎么办?必须要用资本去抵补。因此,银行要足够的资本量,才能承担相应的风险。 1 1、再多的资本也不能覆盖全部风险、再多的资本也不能覆盖全部风险。 资本只能覆盖其中的非预期损失,不能覆盖极端损失。 2 2、资本覆盖风险的程度取决于银行对风险的偏好程度。、资本覆盖风险的程度取决于银行对风险的偏好程度。 想稳健一点,把容忍度设得较小,同样资本能承担的风险就少;反之激进一点,容忍度设得较大,同样资本能承担的风险就多,后果就是容易倒闭。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是按照容忍度0.1%的要求设定,即如果银行达到他的要求进行风险管理和资本充足准备,那么银行能够99.9%的保证不会倒闭(可能就是千年一遇

16、的标准)。 很多银行是按照外部评级要求设定容忍度的,即:如果招商银行希望获得评级机构AAA级的评级,那么容忍度大概要设定在0.02%的水平,保证5000年一遇的安全水平。 16对付风险的三种基本手段对付风险的三种基本手段(二)资本覆盖(二)资本覆盖-对付非预期损失对付非预期损失 3 3、资本充足率是监管机构对银行资本覆盖风险的、资本充足率是监管机构对银行资本覆盖风险的程度的一种最低要求。程度的一种最低要求。 8%是最低监管要求,相当于每100元一般贷款,需要有8元的资本覆盖。这样,只要银行出现损失不超过资产的8%,就只会消耗资本,而不会倒闭。如果损失超过8%,就会资不抵债倒闭。这大概相当于0.1%的容忍度,也就是有99.9%的保证银行不会倒闭,当然这只是在一堆理想假设的前提下的结论,实际经营的复杂性远较此更容易倒闭。 银行如果追求更稳健,可把容忍度设得更小,也就是让充足率高于8%。但仅仅提高总体充足率是不够,更重要的是能够准确测算非预期损失,以此为基础保证资本对风险的充分覆盖。17对付风险的三种基本手段对付风险的三种基本手段(三)压力测试(三)压力测试-对付极端损失对付极端损失 极端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经济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