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城棚户区改造深基坑工程专项施工(专家论证)

上传人:J****6 文档编号:280652473 上传时间:2022-04-22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312.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城棚户区改造深基坑工程专项施工(专家论证)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完整版城棚户区改造深基坑工程专项施工(专家论证)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完整版城棚户区改造深基坑工程专项施工(专家论证)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完整版城棚户区改造深基坑工程专项施工(专家论证)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完整版城棚户区改造深基坑工程专项施工(专家论证)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完整版城棚户区改造深基坑工程专项施工(专家论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城棚户区改造深基坑工程专项施工(专家论证)(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城市棚户区改造深基坑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目 录第一章 工程概况1.1工程概况1.2基坑周边情况1.3基坑地质条件第二章 编制依据第三章 施工准备3.1现场组织机构3.2 主要施工机械3.3 劳动力计划3.4临时设施准备3.5施工平面布置说明3.6材料准备第四章 施工计划及总体部署第五章 施工方法5.1 施工顺序5.2施工方法5.3 挂网喷砼施工5.4冠梁施工5.5锚杆施工5.6土方开挖5.7地面及地下水控制5.8基坑防护第六章 质量保证措施6.1质量目标6.2质保体系6.3质量否决制度6.4质量保证措施第七章 安全施工保证措施7.1 安全管理目标7.2 安全管理保证体系7.3 安全管理

2、制度7.4 安全教育7.5 保证安全施工措施第八章 文明施工保证措施8.1 文明施工目标8.2 文明施工管理组织机构8.3 文明施工措施第九章 冬雨季技术组织措施9.1 雨天施工措施9.2冬季施工第十章 基坑监测及应急救援预案10.1 基坑监测10.2 应急处理措施10.3应急救援组织机构10.4应急救援组织器材附:1、施工进度表 2、施工总平面制图第一章 工程概况1.1工程概况工程名称:*二期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三标段建设单位:*设计单位:*设计有限公司基坑支护设计单位:中南勘察设计院(湖北)有限责任公司勘察单位:*基础工程公司监理单位:*咨询有限公司施工单位:*责任公司本工程位于阳新县*镇横

3、一路以北,负一层地下车库,地下室建筑面积为11760.85平方米,地上4栋33层住宅,二栋2层商业。设计0.00相当于黄海标高17.30m,场地现状标高按17.30m考虑,南侧道路标高按16.5m考虑:基坑开挖按板(主楼按承台,筏板垫层底)考虑,挖深为-6 m,开挖面积约14000平方米,周长495m。基坑安全等级为二级,本基坑支护形式为悬臂桩+被动区加固、水泥土挡墙、自然放坡+坡面喷砼。1.2基坑周边环境具体如下:东面:地势低于于本场地,紧邻菜地。南面:地势约低于本场地,为市政道路。西面:为回填区,地面标高与本场地持平为办公生活区。北面:地势高于本场地,为居民23层私人住宅。1.3本场地地质

4、条件本场区勘察点孔口标高在16.2316.65米左右。在基坑影响范围内,详细底层及特征如下:1)杂填土:杂色,土质松散,均匀性差,主要有粘性土组成,混夹少许建筑垃圾组成。2)粉质粘土:黄褐、红褐色,硬塑,局部可塑,主要分布为坑壁土层。3)淤泥质粉质粘土:灰黑色,软到流塑,含白云母碎片,含少量完整白色螺丝壳体,富含有机质,具腥臭味。含黑色未完全分解的腐植物和薄层粉土和粉细砂。拟建场地涉及基坑侧壁及坑底地质地层情况:据勘察深度内揭露,拟建场地在钻探深度范围内出露地层主要分布为素填土、粉质粘土、淤泥质粉质粘土,坑底大多地段已接近粉质粘土,岩土工程条件较为简单。具体底层详见地勘报告及“基坑周边底层展开

5、”。场区地下水类型为上层滞水,赋存于上部填土层中,地下水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水量不大。岩土工程地质分层表 地层编号地层名称地层成因埋深(m)空间分布岩土特征素填土Qml0.3-1.8全场分布以粘性土为主,夹块石、碎石及砂等,结构疏松。分布均匀、土质不均匀。粉质粘土Q4al0.08.9全场分布黄褐、红褐色,硬塑,局部可塑,主要分布为坑壁土层。淤泥质粉质粘土Q4110.3-24.7全场分布灰黑色,软到流塑,含白云母碎片,含少量完整白色螺丝壳体,富含有机质,具腥臭味。含黑色未完全分解的腐植物和薄层粉土和粉细砂。第二章编制依据(1)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基坑工程设计图纸(3)湖北省地方标准基坑工程技

6、术规程(DB42/T159-2012)(4)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5)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6)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7)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8)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15);(9)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10)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11)钢筋焊接试验方法标准(JGJ/T27-2001);(1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13)建质200987危险性较

7、大分部分项工程管理办法。第三章 施工准备3.1 现场组织机构设置及管理人员安排为强化施工现场的组织管理,确保该工程施工质量,保证工程按期完工,做到施工现场文明安全,我公司拟派一名优秀项目经理任本工程项目经理,组成基坑支护工程项目经理部。施工机构设置职能表 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施工员质检员预算员安全员材料员灌注桩作业班锚杆作业班挂网喷砼作业班3.2主要施工机械的选择为确保该工程施工质量达到合格,施工现场文明整洁,并根据我公司多年从事基坑支护工程施工的经验,灌注桩采用宝钻-10型冲孔桩机成桩,锚杆采用XY-5型冲击器成孔,挂网喷砼则采用PZ-5型喷砼机施工。施工机械及主要配套机具见表3-1。基坑施工

8、机械及主要配套机具表序号名 称型 号单位数量用途1冲孔桩机宝钻-10型台6灌注桩施工2粉喷型桩机PH-5B台8桩施工3冲击器台5锚杆施工4喷砼机PZ-5台3喷砼施工5空压机KHF-13/7台8喷砼施工6砂浆搅拌机HJ200台8搅浆7电焊机BX6-230台88切割机J3G2-400台29排污泵台6抽水3.3劳动力配备一览表工 种人 数职 责专职安全员2人安全检查焊工2人金属焊接水泥搅拌桩作业班24水泥搅拌桩灌注桩作业班12人土钉施工锚杆作业班4人钢筋网安装挂网喷砼作业班6人喷砼施工合计51人3.4 临时设施准备3.4.1施工平面布置原则1、本工程施工平面布置将直接关系到施工进度计划的实施和安全文

9、明管理,为了保证现场施工不受影响,由我方将与总包单位相互协调,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合理进行施工平面布置,实行各分区现场布置和动态管理。2、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尽量节约用地,各种临时设施须合理布置,规范搭建,便于文明施工。3、项目部组建并安排队伍进入场地后,进一步做好现场“三通一平”工作,划分作业区,了解周边地下管线的分布情况,对施工现场统筹规划,创造良好的施工条件准备施工。3.5施工平面布置说明1、场地平整、铺垫和主要道路的修筑根据现场踏勘,总包方前期已做好场地硬化和平整工作,施工道路可利用原有道路。由于基坑已部分开挖,在场区北侧市政道路,可作施工机具及材料的安放场地,但要注意严禁坡顶超设

10、计要求堆载和车辆超载行驶;在其他坡顶具有空间部位也同样严禁坡顶超设计要求堆载。2、场区内全封闭施工现场已经修建围墙及施工大门,全场封闭。3、场地水电管线设置我公司进场后,根据建设方提供的水源、电源接驳点,安装设置二级配电箱和水表,再用各分线或水管接通到各施工用电、用水点。电缆和水管进入各分区场区内后,沿施工区周边进行地下埋设,并做上醒目标识,电缆和配电箱的设置将严格按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的要求进行。施工现场执行三相五线制,三级配电两级保护,一机一闸一漏一箱一把锁。4、临时设施布置为减少用地面积,我司租用总包单位活动板房作为临时用房,供办公和材料库房用。总包方已确

11、定的临时设施、施工道路,统一按照总包方要求管理。5、施工平面布置参见附件基坑围护工程施工平面布置图。3.6 材料准备与试验为把好材料进场质量关,项目部及时组织技术人员和材料员对工程项目所需材料的型号、规格进行确认,制定用料计划,并及时取样进行送检,取样必须请监理工程师到场签证,方可有效。材料用量计划见表材料用量计划序号材料名称规格或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钢筋22t262钢筋14t153钢筋网6.5250*25077624土钉165PSA425矿渣水泥PSA2.5T242喷砼6中粗砂M32927碎石5-10mmM35403.7 技术准备1、现场与业主方、设计、监理一起确定测量控制点的定位和交接。2、

12、收集、了解周边环境和地下管线设置情况。做好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修改和完善施工组织设计。 3、技术人员及主要岗位的技术工人熟悉图纸,准确理解和掌握设计要求和技术规范。组织项目部内部各工序参与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岗位培训。对进入场区内的人员和新上岗工人进行安全技术培训和教育。判定和编制各项质量管理制度和技术管理制度。第四章 施工计划及总体部署总进度进度安排根据基坑支护工程设计工程量,先行施工支护桩,再行开挖土方施工锚杆及挂网喷砼支护。根据土方开挖的进度,与之相互配合,预计施工工期70工作日。上道施工工序未达到设计要求时,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如土方开挖),严格按设计要求分层、分段、均衡开挖,严禁超挖

13、,一挖到底,违规作业。未达到设计对地下室抗浮的要求前,不得进行土方回填。第五章 施工方法5.1施工顺序钢管桩施工挖第一层土方施工第一层锚杆施工第一层挂网喷砼-开挖第二层土方(分层开挖)-施工第一层锚杆施工第二层挂网喷砼循环以上作业自至坑底。5.2施工方法1、深层搅拌桩 本工程的搅拌桩主要用于围护止水和重力墙挡土,工程量及技术参数按设计要求。采用四次喷浆、四次搅拌的工艺流程,其成桩工序包括放线定位、下沉搅拌、提升注浆等多个环节,其工艺流程,详见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平整场地、放样搅拌机就位、调整垂直度搅拌下沉注浆搅拌水泥浆注浆、搅拌、提升重复搅拌下沉注浆重复提升、注浆、搅拌关闭搅拌机搅拌机移至下一桩位深层搅拌桩质量技术要求(1)成桩垂直度偏差1桩长,桩位偏差50mm;桩径偏差5%;(2)桩身注浆必须连续,注浆量满足设计要求,搅拌充分、均匀;(3)相邻桩必须有效搭接,搭接保证150mm,施工过程中不准留有施工缝;(4)采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掺入量15%,水灰比采用 0.50.6;2、悬臂桩1)桩型采用钻孔灌注桩。桩径800mm、300mm,桩间距1.3米,桩长12米。施工工艺流程如下:平整场地测量定位安装护筒开孔入岩成孔清孔安放钢筋笼放导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