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北岩银行挤兑危机案例

杏**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0.66KB
约2页
文档ID:280453870
北岩银行挤兑危机案例_第1页
1/2

北岩银行挤兑危机案例 北岩银行挤兑危机对我国银行业信贷高速增长的启示(2022.07.02) [摘要]英国北岩银行挤兑事件从本质上看与其实施高速扩张战略紧密相关危机前期该行高速发放房地产按揭贷款,造成资产负债结构失衡、流动性期限错配,在次级债风波影响下致使流动性不足而出现挤兑危机2022年以来,我国银行业信贷投放高速增长,流动性向社会转移,银行业流动性大幅下降,大多数银行通过发行次级债补充资本充足率,提高银行自身的流动性北岩银行的经营教训凸显了银行业对信贷投放及流动性管理的重要性,同时也给金融监管带来新的启示 (世经评论·北京)为满足经营业绩增长的需要,国内银行普遍实施扩张性经营策略,促使今年信贷投放高速、巨量增长,造成大多数银行流动性不足、资本充足率下降因此,国内银行大多通过发行次级债而解决流动性不足及资本充足率下降的问题,但由于国内银行业发行的次级债大部分由各银行交叉持有,整个银行体系的增量资本较少,次级债的发行不能从根本上增强银行的流动性及整体风险抵御能力2007年北岩银行发生挤兑事件的本质与当前国内银行业的信贷高速扩张存在相似之处,我国银行业必须引以为戒,重新定位经营战略。

一、北岩银行挤兑危机的成因分析 (一)挤兑危机成因 北岩银行发生挤兑事件究其根源,其自身因素是危机的主导因素北岩银行成为上市公司后,制定了快速扩张的经营战略,之后其住房按揭贷款业务一直处于快速发展的轨道,成为英国第五大抵押贷款银行,在英国抵押贷款市场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北岩银行资本在挤兑危机发生前数年一直非常雄厚,资本充足率远远高于巴塞尔协议的标准,11017-2007年10年间,其资产规模增长7倍,年均增长21.34%可以说,北岩银行危机的本质是住房按揭贷款业务的信用风险所导致,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因素 首先,为了配合北岩银行整体快速的发展战略,11019年北岩银行转变经营战略采取了证券化模式,即发放与转移模式,证券化作为其主要资金来源而被过分依赖,从而使其资金来源存在明显较大的潜在风险资金来源中的短期资金比重严重偏高,其中证券化资金来源占其资金来源的一半以上,而英国主要银行的这一比例约为20%,同时由于资金来源只有5%是存款,没有充足的存款作为补充筹资渠道,为日后危机的发生埋下伏笔 其次,北岩银行挤兑危机是建立在风险偏好增强的基础上,为了追求高盈利、快发展的发展模式,北岩银行用高风险的优惠按揭产品过度开发市场,其按揭类型相当细化,包括组合按揭(together mortgages)、固定利率按揭(fixed rate mortgages)、可变按揭(variable mortgages)、终生按揭(lifetime mortgages)、出租按揭(buy to let mortgages)等等,并使用激进的低优惠利率和高住房抵押比例。

以组合按揭为例,假设贷款人的房产价值为10万英镑,那么其可从北岩银行得到最高9.5万英镑的按揭贷款,另外还可能得到最高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2页 共2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