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苏联新闻传播体制看苏联解体的原因

上传人:杏** 文档编号:280405135 上传时间:2022-04-21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30.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苏联新闻传播体制看苏联解体的原因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从苏联新闻传播体制看苏联解体的原因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从苏联新闻传播体制看苏联解体的原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苏联新闻传播体制看苏联解体的原因(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苏联新闻传播体制看苏联解体的原因 意识形态不稳,国家政权不保 从苏联新闻传播体制看苏联解体的原因 摘要:对于苏联来说,大众传媒业“崩盘”的导火索在于戈尔巴乔夫对新闻体制的“公开性”改革,但在此之前,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等人的改革也为这场“崩盘”埋下了伏笔。一个国家的新闻传播体制作为该国家意识形态的表现形式,其发展也与国家政治息息相关,因此苏联新闻体制的改革对其解体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关键词:苏联解体新闻改革 自11011年苏联解体以来,关于其原因的讨论就从未中断过,但不可否认,苏联的新闻体制改革在苏联政治发展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从赫鲁晓夫时期开始,苏联的大众传媒业进入“解冻”时期,新闻报

2、道开始自由化,到了戈尔巴乔夫时期,新闻“公开性”在政治层面与法律层面上得到了认可,各种言论开始爆炸式发布在社会公共媒体平台上,其中不乏反动言论。正是由于这种“自由”和“公开”,苏联的社会舆论开始往不可控制的方向发展,最终推动了苏联的解体。 一、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时期的传媒体制 赫鲁晓夫在思想方面做过的最轰动的事就是召开秘密会议全盘否定斯大林了,一方面,这可以看做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打破了苏联意识形态领域对斯大林个人崇拜严重的僵局,平反了一大批冤假错案,一些记者和作家开始触及过去属于“禁区”的问题,扩大了媒体的言论自由程度,促进了社会意识的发展;但另一方面,赫鲁晓夫却没能从正确的理论基础出发,

3、斯大林建立的僵化的意识形态与行政命令体制没有得到改变,加之改革触及苏联“特权阶层”的既得利益,舆论界开始出现了持不同政见的声音。总体来说,赫鲁晓夫时期的文化传媒尚处于蓬勃起步阶段,在当时,文化的“解冻”利大于弊,若不发生后来的事,估计也鲜有人将这一时期的政策挖出来加以批判。 赫鲁晓夫之后,是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勃列日涅夫在政治中又开始推行“新斯大林主义”:重新肯定斯大林的领袖作用,停止平反冤假错案,加紧书刊检查,限制公民权益在这个阶段,苏联经济趋于保守,思想上大搞个人崇拜,传媒界也不得不附和于政治,报道一些不实消息。这个时期的新闻报道特点是,报纸掩盖社会问题,阿谀奉承、脱离人民,这种报道模式造

4、成的后果就是,人民难辩是非,为反动派的生存提供了可乘之机。 二、戈尔巴乔夫的新闻体制改革 (一)实行“公开性”原则,倡导“舆论多元化” 戈尔巴乔夫在11016年2月的苏共二十七大政治报告会上强调“公开性是改革的重要工具是苏联当代生活的准则”,次年11月,戈尔巴乔夫又出版了著作改革与新思维,他在书中说,要实行“广泛的公开性”,意即无论是党内还是党外、盟友或是敌人、集体还是个人,都有资格在大众媒介上发表自己的言论。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2页 共2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