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_傲慢与偏见_看奥斯汀的爱情婚姻观

上传人:杏** 文档编号:280404593 上传时间:2022-04-2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4.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_傲慢与偏见_看奥斯汀的爱情婚姻观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从_傲慢与偏见_看奥斯汀的爱情婚姻观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从_傲慢与偏见_看奥斯汀的爱情婚姻观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从_傲慢与偏见_看奥斯汀的爱情婚姻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_傲慢与偏见_看奥斯汀的爱情婚姻观(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_傲慢与偏见_看奥斯汀的爱情婚姻观 一、爱情与婚姻 奥斯汀小说的主旋律 奥斯汀的作品大都是围绕爱情和婚姻这个主题,以现实中的人为主角,真实描写了当时活生生的社会,而这正是奥斯汀所擅长的。奥斯汀在文学上伟大的成就有一个极重要的因素,就是她知道自己的长处,也知道自己的短处。她从没有描写自己经验以外的东西。奥斯汀的时代正是拿破仑扰攘整个欧洲的时代,英国正在同拿破仑作战。她的两个兄弟也参加了海军,可是战争的阴影并没有闯入她小说的领域里。有人觉得奇怪,甚至提出批评。凯特尔博士指出:“在所有对简奥斯汀的批评里,最愚蠢的不过是指责她不去描述滑铁卢战役或者法国大革命。她描写自己所了解的,任何艺术家也只能做到

2、这一点。”正因为如此,奥斯汀的小说几乎都是围绕着爱情与婚姻这个主题,现实地描绘日常平凡生活中的平凡人物,并多次探索青年女主角从恋爱到结婚中自我发现的过程。 傲慢与偏见这部作品以日常生活为素材,生动地反映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处于保守、闭塞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作为奥斯汀的代表作,作者在这部小说中通过班纳特夫人五个女儿对待终身大事的不同处理,表现出乡镇中产阶级家庭出身的少女对爱情婚姻问题的不同态度,从而反映了作者本人的爱情婚姻观:为了财产、金钱和地位而结婚是错误的,而结婚不考虑上述因素也是愚蠢的。因此,她既反对为金钱而结婚,也反对把婚姻当儿戏。她强调理想婚姻的重要性,并把男女双方感情

3、作为缔结理想婚姻的基石。书中的女主人公伊丽莎白出身于小地主家庭,为富豪子弟达西所喜爱。达西不顾门第和财富的差距,向她求婚,却遭到拒绝。伊丽莎白对他的误会和偏见是一个原因,但主要的是她讨厌他的那种傲慢。因为达西的这种傲慢实际上是地位差异的反映,只要存在这种傲慢,他与伊丽莎白之间就不可能有共同的感情,也不可能有理想的婚姻。在以后的日子里,伊丽莎白通过观察达西的为人处世和一系列所作所为,特别是看到他改变了过去那种骄傲自负的神态,才消除了对他的误会和偏见,从而与他缔结了美满的姻缘。伊丽莎白对达西先后几次求婚的不同态度,实际上反映了女性对人格独立和平等权利的追求。这是伊丽莎白这一人物形象的进步意义。从小

4、说看,伊丽莎白聪敏机智,有胆识,有远见,有很强的自尊心,并善于思考问题。就当时一个待字闺中的小姐来讲,这是难能可贵的。正是由于这种品质,才使她在爱情问题上有独立的主见,并促成她与达西组成美满的家庭。同时,在这部小说中,奥斯汀还写了伊丽莎白的几个姐妹和女友的婚事,但这些都是陪衬,用来与女主人公理想的婚姻相对照。如夏洛特和柯林斯尽管婚后过着舒适的物质生活,但他们之间没有爱情,这种婚姻实际上是掩盖在华丽外衣下的社会悲剧。 二、从傲慢与偏见看奥斯汀的爱情婚姻观 从傲慢与偏见,我们可以看出作者自己对爱情婚姻的看法。而要分析其所反映出的爱情婚姻观,就要先分析这部小说的创作背景及作者自己的经历。 (一)傲慢

5、与偏见的创作背景 这部小说创作于十八世纪末的英国,尽管当时英国女性地位较以往已有较大的提高,其最直接最重要的表现形式就是英国那时候出现的婚姻自由。但那时男性仍处于统治地位,而妇女仍处于相对卑微的社会地位。那时期的英国,虽然男女可以自由恋爱,但婚姻几乎不可以解除,因为英国议会法律规定,上层社会可以离婚,丈夫可以休不忠的妻子,而妻子无权提出与不忠或暴戾的丈夫离婚。当时婚姻市场的价格是由金钱和门第来决定的,男女双方的感情无足轻重。然而,对于不能从事任何职业自谋生路的女子来说,“危险的婚姻也被视为比独身好”。因而,大多数女人选择了为生活、为金钱、为财产而结婚。 (二)奥斯汀的个人经历 奥斯汀于1775

6、年出生于英国汉普郡。她的父亲是个有才学受人尊敬的牧师,同时掌管一个教区的财产和税收;父母共生有两女六男八个孩子,奥斯汀排行老七。六个兄弟中有的在海军服役,有的做了牧师,一 个哥哥从亲戚那里继承了一大笔遗产,成了远近闻名的绅士财主。她的姐姐卡桑德拉在未婚夫过世以后就终身未嫁。父亲死后,奥斯汀、母亲和姐姐靠父亲每年150英镑遗产生活。几个兄弟,因各自都有自己的家庭和一大堆孩子,也不能资助她们太多,三十岁的奥斯汀“常常为没有钱买茶叶和糖而发愁”。倒是哥哥爱德华常常接济她们,为她们租了一所很大的房子,但自尊心很强的简始终有寄人篱下的感觉。年轻时的奥斯汀,才智过人,也不乏魅力,很象傲慢与偏见中的伊丽莎白

7、。她曾向别人透漏,“勤奋的牧师、勇敢的海员或有责任心的庄园主是她理想的意中人”。据英国女作家维拉里迈尔考证,在奥斯汀的追求者中,有海员、有钱的绅士、庄园主的儿子以及她姐姐未婚夫的弟弟,只可惜在这些追求者或求婚的男子中,有的英年早逝,有的不是比她太大就是比她太小,有的相貌丑陋,有的虽出身高贵但却是无钱财的“精神贵族”,而奥斯汀对婚姻又实在太理想化,她与姐姐是典型的高不成低不就的女性。到了二十七岁,奥斯汀又有了一位追求者比格威瑟先生,一个身材高大、极为富有、心地也算善良的乡村财主,但却举止粗俗,在聪明才智方面根本无法与奥斯汀相比。奥斯汀也深知自己是个老姑娘,这是她最后的机会,但她还是拒绝了最后一个

8、求婚者,而终身未嫁。 (三)从傲慢与偏见看奥斯汀的爱情婚姻观 第一、奥斯汀反对女人为了生活、为了金钱、为了财产而结婚,反对门当户对的观念,坚持婚姻只能为爱情而成的信条。 在傲慢与偏见中,小说以一句带有讽刺口吻的俏皮话来开始 “It is a truth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that a single man in possession of a good fortune must be in want of a wife.”这样的开头设计,简奥斯汀是有深刻寓意的。钱财和婚姻密不可分,这点作者并不否认。因为要保证一家人能够幸福安康的生活,还是需要财富做基础的。但通过

9、作者对当时英国的婚姻应建立在财产的基础上这种婚姻观进行的强烈的讽刺,我们不难看出她是反对当时英国为大众所推崇的婚恋观的,即婚姻是以财产为基础的社会安排,婚姻要求门当户对,但是她没有以社会批评家的身份揭露社会的本质,也没有采用激进艺术家的极端手法。同时,她的语言是经过锤炼的,她在对话艺术上讲究幽默、讽刺,常以风趣诙谐的语言来烘托人物的性格特征。通过几桩婚姻的描写,她揭露了当时社会中金钱利益在婚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人的感情会受到它的控制。 在这部小说中,如果要选出一桩最荒诞且最不被看好的婚姻,无疑就是莉迪亚和威克姆的婚姻了。他们两个人之间很难说有什么爱情,即使勉强有,也只能算是“肉欲之爱”产生的盲

10、目激情,两人的婚姻完全受金钱的左右。这样的婚姻不仅不会给自己带来幸福,还会给各自的家庭造成伤害,简奥斯汀最为反对这样的结合。同时,在小说中,金钱和爱情婚姻往往是形影不离、难分难舍的。小说里人们谈婚论嫁时总少不了金钱的影子,而阐述金钱对于婚姻的选择,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柯林斯和夏洛特的结合。柯林斯选择夏洛特做自己的妻子,显然不是因为爱上了她,在柯林斯向伊丽莎白求婚时就已经详细阐述了他要结婚的理由:“第一,给教区在婚姻方面树立一个榜样;第二,增进我的幸福;第三,那位贵妇人特别劝嘱我要结婚。”。因而当柯林斯向伊丽莎白求婚遭到拒绝后,他毫不犹豫地把结婚对象转向了夏洛特小姐。柯林斯急着完成结婚这项任务,

11、至于结婚对象是谁,对她是不是有感情这些并不重要。而夏洛特为了给自己找“一个确保她不挨冻受饥的保险箱”,尽管她早就看出了柯林斯先生既不通情达理,又不讨人喜欢,但是她还是选择了他做丈夫。婚后,她对除了她丈夫以外的一切都感到满意。可见,这种纯粹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婚姻也毫无真正的爱情可言。对于夏洛特和柯林斯这种充满了现实色彩的婚姻,作者也是不赞成的。那婚姻的衡量标准到底是什么呢?奥斯汀以伊丽莎白和达西的婚姻为例给出了答案。在这部小说中,她塑造了伊丽莎白这样一位才智过人、充满魅力的女性形象。尽管她意识到了当时以财富和地位来谈婚论嫁的社会风气,并且自己最好的朋友的婚姻也不是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之上,但是她并没

12、有迷失自己,并且在追求理想和幸福婚姻的时候表现 从傲慢与偏见看奥斯汀的爱情婚姻观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商务外语系祝艳春 摘要傲慢与偏见是英国杰出经典女作家简奥斯汀最受欢迎的作品。在这部作品中,奥斯汀借女主人公伊丽莎白之口阐述了她自己的爱情婚姻观,即爱情和金钱同时拥有的婚姻才是幸福的。本文结合作者所生活的时代,分析了其形成这种爱情婚姻观的原因,并讨论了它对当代人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傲慢与偏见爱情婚姻观影响 (下转第165页)162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5页 共5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