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1期末测试1

上传人:杏** 文档编号:280404187 上传时间:2022-04-2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1.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1期末测试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1期末测试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1期末测试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1期末测试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1期末测试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1期末测试1 漳州师院永安附中 20222022 学年高二历史(下)阶段考试卷 (选修: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时间: 90 分钟 分值: 101分) 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 1、梭伦在诗歌中写道:“你们这些财物积山、丰衣足食而有余的人,应当抑制你们贪婪的 心情,压制它,使它平静。”这主要针对( ) A.雅典自由民 B.雅典平民 C.雅典执政主官 D.雅典贵族 2、“我制定法律,无分贵贱,一视同仁。”这首诗歌反映了梭伦( )。 大权独揽,个人至上 崇尚正义和法制 超越贵族、平民的集团私利 制定、执行“不偏不倚”的政策 A. B. C. D. 3、下

2、列关于梭伦改革的措 施, 说法正确的是: 宣布废除债务奴隶制 鼓励发展工商业 按财产决定公民的政治权利 创立五百人议事会 ( ) A. B. C. D. 4、北魏孝文帝改革与下列哪种历史现象互为因果关系 ( ) A.长期分裂 B.民族融合 C.统 一北方 D.阶级矛盾 5、“以森林民族的原生文化,直接与高度发展的中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民族的飞跃。” 材料反映 的事件是 ( ) A.商鞅变法 B.孝文帝改革 C.王安石变法 D.范仲淹改革 1075年 1月,亨利四世冒着风雪严寒,前往意大利北部的卡诺莎城堡向教皇“忏悔罪过”。 亨利四世身着罪衣,立在城堡门口三昼夜,才获得教皇的赦免。这就是“卡诺莎

3、之辱”, 又称“卡诺莎觐见”。这件事集中说明当时( ) 宗教改革运动引起了欧洲的封建国王反对教会统治的斗 封建王权与超越王权的教会争权夺利 德国并没 有实现高度的中央集权 A. B. C. D. 6、 北魏拓跋澄在回答孝文帝议迁都之事时,曰: “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 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材料表明北魏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是( ) A.解决平城粮食供应困难 C.防止北方少数民族柔然的骚扰 7、北魏孝文帝实行均田制,其主要特点是( A.政府分配的土地全部归农民所有 C.耕种国家土地的农民需承担国家的租税役 政府用地 8、 据文献通考 记载:“(宋) 太祖、 太宗平一海内,

4、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内外相维,上下相制,等级相轧, B .革除阻碍改革的保守势力 D.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 B.国家将土地分成小块出售给农民 D.限制地主土地兼并、保证农民和 犬吠之惊,此制兵得其道也。”下列与材料所反映的情况不符的是( A.加强中央集权防止武将专权 C.收回地方兵权达到“强干弱枝” 庆历新 政”的中心内容是( A.加强军事 B.丈量土地 10、德意志皇帝亨利四世在同教皇的斗争中失 利, 9、 惩累朝藩镇跋扈, 尽收天下劲兵 , , 是以天下晏然,逾百年而无 ) E.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 D.提高军队战斗力、实现富国强兵 C.整顿整治 D.奖励垦荒 被教皇开除教籍,国内诸侯乘机反叛。 封建王权屈从于教权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4页 共4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