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六课第一框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说课稿

上传人:杏** 文档编号:280403464 上传时间:2022-04-2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1.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六课第一框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六课第一框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六课第一框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六课第一框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六课第一框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说课稿(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六课第一框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说课稿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政治教师。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下面我就从以下几方面来说说我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理念。 首先 一、 新课程教学改革倡导的理念是生活性、发展性、生命性,针对高二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可塑性等特点,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和各种生活关切的同时,结合思想政治学科的学科性质和特点,重在对学生进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力求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引领中学生正确认识各种社会现象,能为自己将来的生活与实践做一点有价值的指导,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

2、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 二、说教材 本课是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第六课第一节。承接本单元前两课“唯物论”部分,本节课将引导学生进一步正确认识外部世界,正确处理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并为下一单元“辩证法”部分奠定“认识论”基础。理论上,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无论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还是改造客观世界,都离不开社会实践;从考纲看,本节课的知识点也是高频考点,因此,本节课在本单元及整本教材中占据重要地位,对学生学好整本书具有重大意义。 三、说学情 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研究教材,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着清晰明了地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本课教

3、学对象是高二年级学生,在心理思维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求知探究能力,对感兴趣的社会热点问题善于合作探究、勇于思索、乐于表达自己的见解;在认知结构上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对于什么是认识,什么是实践,什么是正确认识的来源与检验标准有了自己生活化、经验化的理解,所以不应该只大量灌输和拓展较多的空洞理论,应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借助感人的生活素材和熟悉的生活案例来启发学生,让学生自己在社会生活中体悟实践和认识关系,让每一位学生能够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多元的、和谐的发展。四 基于教材分析,学生特点以及新课标(新课程标准要求:列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阐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揭示实践在发现真理)要求,我所设计的教

4、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 识记实践的含义和特点,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原理。 2、过程与方法: 运用实践观分析和解释一些社会现象和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原理,使学生认识到一切知识来源于实践,一切认识要服务于实践。从而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牢固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并与书本上的理论相结合。 五、 重: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难: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根据以上分析,本课安排1课时 六、 授人以鱼,享用一时。而授人以渔享用一世。古希腊学者普罗塔哥拉也说过:“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根据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3页 共3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