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二历史选修二第五单元第16课亚洲第一个共和国同步练习题

上传人:金诺****简谱 文档编号:280396211 上传时间:2022-04-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麓版高二历史选修二第五单元第16课亚洲第一个共和国同步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岳麓版高二历史选修二第五单元第16课亚洲第一个共和国同步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岳麓版高二历史选修二第五单元第16课亚洲第一个共和国同步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岳麓版高二历史选修二第五单元第16课亚洲第一个共和国同步练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岳麓版高二历史选修二第五单元第16课亚洲第一个共和国同步练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岳麓版高二历史选修二第五单元第16课亚洲第一个共和国同步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麓版高二历史选修二第五单元第16课亚洲第一个共和国同步练习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岳麓版高二历史选修二第五单元第16课亚洲第一个共和国同步练习题 一、选择 1. “在1912和1913年,他们凭借技能和勇气争取使民国能够运转。西式的民主制度马上证明太洋化、太新型和太软弱,难以负担他们托付的重任。”文中的“他们”是指( ) A . 维新派 B . 革命派 C . 立宪派 D . 中国共产党 2. 下列对话材料中,尚缺一个标题,最贴切的是( ) 背景 对话 1912年,清帝退位 文三:“大清朝灭了,现在是民国,你还敢留辫子,小心被当成满清余孽!” 赵四:“那我得赶快剪掉辫子。” 1917年清帝复辟 赵四:“大清皇帝回来了,你还不赶紧买条假辫子戴上,小心被当成革命党!” 文三:“

2、哪里有卖,我得赶快去买一条。” A . 民风兴衰 B . 民智未开 C . 民主日新 D . 民族觉醒 3. 1912年2月15日孙中山亲自率领“国务卿士、文武将吏”拜谒明孝陵(见下图)在祭文中,孙中山强调了辛亥首义、清室退位光复中华大业的成就,并且说:“呜乎休哉!非我太祖在天之灵,何以及此?”这说明( ) A . 朱元璋的反元事迹激励了革命派 B . 革命派有狭隘的民族主义观念 C .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 D . 三民主义的目标已经实现 4. 当我们评价一次革命是成功还是失败的时候,可以用主观尺度进行评价,即观察这一革命是否完成了其领导者预先为之规定和设计的任务。以同盟会的三民主义纲领为

3、尺度衡量辛亥革命的成败,比较合理的结论是辛亥革命( ) A . 基本失败 B . 基本上取得了胜利 C . 完全失败 D . 取得了完全的胜利 5. 1911年6月,咨议局联合会上奏:“以皇族组织内阁,不合君主立宪国公例,请另简大员,组织内阁。”奉旨斥以“黜陟百司,系君上大权,议员不得妄行干涉。”这一事件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 . 革命赢得了对改良的时间 B . 成为武昌起义的直接诱因 C . 推动国会请愿运动的深化 D . 滋长汉族官僚的反满情绪 6. 下图是关于20世纪中国立宪运动的一幅漫画。漫画的寓意是( ) A . 清王朝和立宪派在宪政运动中的态度不同 B . 清王朝积极支持宪政改

4、革 C . 宪政运动不符合中国国情 D . 立宪派以立宪破坏革命 7. 费孝通认为:正因为被礼治惯了,所以在乡土社会里一说起讼师,大家会联想到挑拨是非之类的恶行。(辛亥革命后)讼师改称律师,打官司改称起诉,包揽是非改称法律顾问这套名词的改变代表了社会性质的改变。这里所说的“社会性质的改变”是指( ) A . 从人治社会到法治社会 B . 从宗法社会到官僚社会 C . 从旧民主主义社会到新民主主义社会 D . 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 8. 下图是对18901926年间关键词“革命与维新、改革、改良”使用频率所作的统计。它可以说明( ) A . 坚信革命必然取代改良维新的信心增强 B . 此时段“革

5、命”出现频率高于“维新、改良” C . 认识到改良或革命都是时代的迫切需要 D . 赞成革命,怀疑、否定维新与改良 9. 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根本目标的共同点是() A . 推翻封建专制统治 B . 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 C . 由资产阶级掌握政权 D . 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10. 905年,在广西桂林的一个官方集会上,主席台横额上有“立宪万岁”四个大字。这一年,清政府采取的所谓“立宪”措施是() A . 派大臣出国考察西方宪政 B . 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C . 下诏宣布“预备仿行立宪” D . 设立“责任内阁” 11. 人民的合法权利和政治地位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宪法的形式得到极其有

6、限的认可的标志是() A . 中华民国约法的颁布 B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C . 钦定宪法大纲的颁布 D . 三民主义的提出 12. “共和建设之初,所以艰难不易现实,往往复反专制或帝制之理由,乃因社会之惰力,阻碍新法使不易行,非共和本身之罪也。其阻力最强者,莫如守旧之武人,及学者。”陈独秀这段论述表明他认为辛亥革命后出现帝制复辟现象主要是由于() A . 辛亥革命并未真正确立民主共和制 B . 康有为等守旧保皇党人的支持推动 C . 广大人民群众没有真正理解民主制 D . 近代中国社会存在复辟帝制的基础 13. 1908年清政府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和1912年孙中山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

7、法的最大不同是() A . 实行的政治体制不同 B . 给人民的民主权利多少不同 C . 对帝国主义国家的态度不同 D . 代表的阶级利益和宪法的性质不同 14.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临时约法的目的之一是限制袁世凯的权力,体现这一目的的主要规定是() A . 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B . 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 C . 实行总统制 D . 实行责任内阁制 15. 1913年2月,一位国民党领导人在国民党湖北支部举行的欢迎会上说:“我们此时要致力于选举运动要在国会里头,获得过半数以上的议席,进而在朝,就可以组成一党的责任内阁。”这位领导人是() A . 孙中山 B . 蔡锷 C . 宋教仁 D . 黄

8、兴 16. 朱德在一首诗中写道:“辛亥革命已十年,清朝余孽继当权。列强勾结诸军阀,掠夺人民更不堪。”这首诗从本质上说明了() A . 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B . 民族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C . 不推翻列强就不能从根本上消除中国动乱的根源 D .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并未发生根本改变 17. 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实质是() A . 资产阶级就中国实行何种政体的论 战 B . 资产阶级革命派与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 C . 洋务派与顽固派论战的延续 D . 资产阶级不同政治团体的学术交流 18.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革命()

9、 A . 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B . 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C . 给予了人民充分的民主与自由权利 D . 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 19.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是() A . 天朝田亩制度 B . 钦定宪法大纲 C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 . 中华民国约法 20. 下列关于袁世凯专制独裁的表现,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暗杀宋教仁迫使第一届内阁辞职公然宣布复辟帝制解散国民党和国会 A . B . C . D . 2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世尊戴。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法律虽经议院决议而未奉诏令批准颁布者,不能见

10、诸实行。用人之权操诸君上,而大臣辅弼之,议院不得干涉。 钦定宪法大纲 材料二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国民依法享有人身、财产、言论、出版、集会、信仰等自由。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三著名作家老舍的茶馆中有这样一段对白: 王淑芬:(看李三的辫子碍事)三爷,咱们的茶馆改了良,你的小辫儿也该剪了吧? 李三:改良!改良!越改越凉,冰凉! 李三:哼!皇上没了,总算大改良吧?可是改来改去,袁世凯还是要做皇上。袁世凯死后,天下大乱,今儿个打炮,明儿个关城,改良?哼!我还留着我的小辫儿,万一把皇上改回来呢! (1)材料一所述统治权力依据的思想是什么? (2)材料二体现了启蒙思想的哪些原则?“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的规定有何进步意义? (3)材料三中两人的对话反映的问题是什么?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宪政运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政府“实行立宪”不能成功的原因。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内容上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这些民主思想对人类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有哪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英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