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大全.

上传人:杏** 文档编号:280291070 上传时间:2022-04-2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1.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大全.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大全.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大全.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大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大全.(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大全. 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大全 第一讲语音和汉字 语音、文字、书写都是重要的语文素养之一。课标在“识字与写字”中指出: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累计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本部分涉及的知识点主要有:给汉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多音字辨认;汉字的音、形、义;给古汉字(文言句子中指定的字)注音;改正错别字;书写等。 语音和汉字题主要着眼于常用汉字的正确认读和书写。其题型多为客观型选择题,要求选出读音或书写完全正确或有误的一

2、项,其中语音题的出现形式大多为词语中“加点的字”,也有以句子形式出现的。此外,还有要求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的题。汉字题还有改正词语或句子中写错的字。也有少数将音、形、义综合在一起设题的。 例1(2004?重庆北培实验区)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住宿(xi)衬托(chn)天伦之乐(ln) B探究(tn)馈赠(ku)生机盎然(ng) C祈祷(do)携带(xi)肃然起敬(s) D哺育(p)绽放(zhn)怡然自得(y) 此题意在考查考生对一些重要的字词读音的掌握情况,解答此类题可用两种简便方法:排除法和直接筛选法。就此而言,排除法就是发现某一项加点字注音不正确就迅速

3、排除该项,再继续查找,留下的项就是答案。直接筛选法就是倘若能够一眼看出某项中的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那么答案即可确定。其他各项可不加过问。此题可用排除法。A项有两处错误,“住宿”中的“宿”应读“s”,“天伦之乐”中的“伦”应读“ln”,这两个字都是多音字;B项中的“探”应读“tn”;C项没有错误,为本题的正确答案。D项中的“哺”应读“b”。 解答此类题首先要认真审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看清是选“正确”的还是选“有误”的,或者是选出“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或者是“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 例2(2004?黄冈)读下面的句子,根据拼音填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不少的人对工作

4、不负责任,nin()轻怕重。 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d()。 吏二缚一人诣()王。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这是一道主观题,也是一道综合考查题,要求考生正确区分并使用同音字、形似字正 确书写汉字,不写错字、别字,同时能给古汉字注音。句中应写“拈”,句中“底”和“砥”、“抵”既是同音字,又是形似字,区分难,书写时也易混淆。根据语境应填“砥”。句中的“诣”应读“y”。句中的“鲜”是多音字,句中是“少”的意思,应读“xin”。本题的答案是:拈砥yxin 例3经过初中三年的语文学习,你的字一定写得更漂亮了吧,请你从课文中选取一句你最喜欢的话,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例4书写及语音基本功考查。 说

5、明:本题不需要直接作答,依据你的卷面书写及语言表达基本功来评分。 这两道题分别是湖北武汉市和恩施市题,都是书写题,也是两道创新题。例3的创新之处在于:题干首先用很亲切的语言肯定考生经过三年的语文学习,字一定写得更漂亮;然后让考生自己从课文中选喜欢的一句话写在横线上;第三是通过对这句话的书写展示自己最好的字。例4的创新之处在于:把全卷书写作为一道题。这种对书写的倡导是很有意义的。 解答本部分试题,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熟悉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二是要熟记字形、了解字义,尤其是同音字和形似字;三是要

6、按照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字的间架结构。 解答这部分试题常见的毛病是考生受方言的影响,在声母卷舌或不卷舌、韵母是鼻音还是边音上出差错。还有就是多音字的问题,考生也常常产生失误。 1(2004?天津)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附和(h)离间(jin)称职(chng) B嗜好(sh)辍学(zhu)畸形(q) C惬意(qi)挑衅(xn)腼腆(tin) D弓弦(xin)玷污(zhn)恐吓(xi) 2(2004?海淀)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是() A铿锵(qng)挪动(nu)不无裨益(b)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4页 共4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