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海洋所海洋生物学部分导师信息

上传人:杏** 文档编号:280288625 上传时间:2022-04-21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30.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科院海洋所海洋生物学部分导师信息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中科院海洋所海洋生物学部分导师信息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科院海洋所海洋生物学部分导师信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科院海洋所海洋生物学部分导师信息(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科院海洋所海洋生物学部分导师信息 1.李新正,男,1963年生,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1011年6月毕业于南开大学生物系,获理学博士学位;11017-11018在美国史密森研究院留学;2005 年12月至2006年6月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留学。11011年6月至今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工作,长期从事无脊椎动物分类系统学、海洋生物多样性、海洋底栖生态学、甲壳动物学研究和海洋环境检测;11016年任研究员,11019年任博士生导师,2002年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先后赴德国、澳大利亚、日本、法国、英国、韩国、俄罗斯等访问或短期合作研究。主要学术兼职有国际甲壳动物学会理事,CoML中国委员会

2、委员,中国甲壳动物学会秘书长,中国动物学会理事,青岛市动物学会理事长;国家级海域使用论证评审专家,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委员,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分会理事,农业部濒危水生野生动植物种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国动物志”编委;海洋学报、动物分类学报、生物多样性、海洋科学集刊、海洋科学、海洋学研究等期刊编委,甲壳动物学论文集编委会副主任等。11014年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项目专题、国家专项专题、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方向性项目课题等多项研究任务,系统报道了中国黄海、东海、南海北部、海南岛、西沙群岛、南沙群岛真虾类以及其它甲壳类、贝类、多毛类等多个海洋无脊

3、椎动物类群的种类、分布及其生物多样性特点,发表多个新分类单元和中国及印度-西太平洋海域新纪录种,报道、比较了中国与印度-西太平洋海域长臂虾类的动物地理学特点;系统研究近年来胶州湾底栖生物生态学特征,先后报道了南沙群岛海域的礁栖动物种类及其生态学特点,黄海、东海、长江口等海域的底栖生物生态学特点,首次报道胶州湾、黄海、东海多个海区的大型底栖生物次级生产力特征,揭示海洋底栖生物在人类影响下的变化规律。已发表专著3部、译著1部、科普著作1部、学术论文130篇,其中SCI期刊论文30篇,申请专利3项,其中两项已授权。联系方式:lixzh 2.刘保忠,男, 1965 年 4 月生,博士。中国科学院海洋研

4、究所研究员。中国贝类学会理事。曾在澳大利亚南澳洲水产科学中心 ( South Australian Aquatic Sciences Centre, SARDI ) 、香港科技大学海滨实验室等进行访问研究。 研究工作:长期从事贝类遗传和发育生物学研究,主要研究方向(1)贝类繁殖和遗传育种(2)贝类幼体生长发育的分子机制。先后主持国家863重大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支撑项目等课题的研究。发表研究论文4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3项,出版国家和行业标准2项。近年来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山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等5项科技奖励。 招生专业:海洋生物学与生物技术 联系方式:bzliu ; 电话:0532-* 3.王广策,男, 44 岁,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知识创新“藻类分子生理学与发育调控”研究方向责任研究员,中国藻类学会理事长。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2页 共2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