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学理论基础-PPT课件

上传人:夏日****8 文档编号:280283745 上传时间:2022-04-21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2.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技术学理论基础-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教育技术学理论基础-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教育技术学理论基础-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教育技术学理论基础-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教育技术学理论基础-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技术学理论基础-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技术学理论基础-PPT课件(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 走进教育信息化走进教育信息化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第第2 2讲讲 教育技术学教育技术学 理论基础理论基础郑明月201612080419美术学四班临沂大学临沂大学教育技术学理论基础教育技术学理论基础第一节第一节 教育技术学的信息论基础教育技术学的信息论基础第三节第三节 教育技术学的技术哲学基础教育技术学的技术哲学基础第二节第二节 教育技术学的学习理论基础教育技术学的学习理论基础临沂大学临沂大学第一节 教育技术学的信息论基础一、教育传播模式一、教育传播模式 传播一词译自英语communication,也有人把它译成交流、沟通、传通、传意等,它来源于拉丁文communic

2、ure,意思是共用或共享。现在一般将传播看作是特定的个体或群体即传播者运用一定的媒体和形式向受传者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流的一种社会活动。 临沂大学临沂大学香农-韦弗模式 信源编码解码信宿干拢反馈信道 信息 信号 信号 信息(接收)临沂大学临沂大学罗密佐斯基的双向传播模式 发送者解释器接受者编码器译码器噪声译码器解释器编码器接受者发送者刺激信息响应信息信源教师信宿学习临沂大学临沂大学二、教育传播系统的组成 当媒体应用于传递以教学为目的的信息时,称之为教育传播媒体,它成为连接传者与受者之间的中介物。人们把它当成传递和取得信息的工具。在一般的教学理论研究中,将教育者、学习者、学习材料三者作为教学系统的构

3、成要素,它们在教学环境中,带有一定的目标性,经过适当的相互作用过程而产生一定的教学效果。 临沂大学临沂大学教育传播系统构成图 教育者学习者环境效果教学信息媒体目标过程临沂大学临沂大学三、教育传播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一)说明了教学过程所涉及的要素(一)说明了教学过程所涉及的要素- 7W模式模式 Who谁教师或其他信息源Says what说什么教学内容In which channel通过什么渠道教学媒体To whom对谁教学对象即学生With what Effect产生什么效果教学效果Why为什么教学目的Where在什么情况下教学环境临沂大学临沂大学(二)指出了教学过程的双向性 早期的传播理论认为

4、传播是单向的灌输过程。它认为受者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只能够接受传播者的意图。这种传播思想忽视了受传者的主动性和自主性,显然是一种片面的认识。受传者不仅接受信息、解释信息,还对信息做出反应,说明传播是一种双向的互动过程,籍着反馈机制使传播过程能够不断循环进行。 临沂大学临沂大学(三)确定了教学传播过程的基本阶段教育传播过程的六阶段教育传播过程的六阶段 -南国农、李运林南国农、李运林 确定信息选择媒体通道传送接收解释调整再传送评价反馈临沂大学临沂大学(四)揭示了教学传播过程的若干规律 现代教学中随着传播学逐渐和教育学不断的结合,常把教学看成为信息的传播过程,形成了综合运用传播学和教育学的理论和方法

5、来研究和揭示教育信息传播活动的过程与规律,以求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1)共识律:(2)谐振律:(3)选择律:(4)匹配律: 临沂大学临沂大学第二节 教育技术学的学习理论基础 纵观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发展,行为主义、认知纵观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发展,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客观主义以及正在兴起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义、客观主义以及正在兴起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教育技术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教育技术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临沂大学临沂大学v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强调强化的作用。强调强化的作用。S-R-SSRR1R2RnS临沂大学

6、临沂大学小步子原则小步子原则积极反应积极反应及时反馈及时反馈自定步调自定步调低错误率低错误率临沂大学临沂大学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斯金纳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斯金纳(B.F. Skinner) 解释解释提问提问回答回答确认确认(刺激)(反应)(强化)正答错答上一步下一步o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把人的所有思维都看作是由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把人的所有思维都看作是由“刺激刺激反应反应”间的联结形成的间的联结形成的 临沂大学临沂大学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在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学派看来,学习个体本身在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学派看来,学习个体本身作用于环境,人的大脑的活动过程可以转化为具体作用于环境,人的大脑的活动过程

7、可以转化为具体的信息加工过程。的信息加工过程。 信息纳入认知结构记忆结构转化调整或完善记忆结构操作学生现有认知结构学科内容结构学生显示适当的/预期的认知结构 输入变量 过程变量 输出变量临沂大学临沂大学v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论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论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临沂大学临沂大学三、客观主义学习理论客观主义认为世界是实在的、有结构的,而这种结构是可以被认识的,因此存在着关于客观世界的可靠知识。 教学的作用便是将这种知识正确无误地转递给学生,学生最终应从所转递的知识中获得相同的理解。教师是知识标准的掌握者,因而教师应该处于中心地位。 临沂大学临沂大学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在教育技术领域成为

8、一种理论倾向虽然是近几年的事,但它的哲学根源可追溯到古代的苏格拉底、帕拉图和康德 近代的建构主义代表人物则有杜威、皮亚杰等。乔纳森(Jonassen, 1991)对建构主义理论作如下解释:建构主义认为实在(reality)无非是人们的心中之物,是学习者自己构造了实在或至少是按照他的经验解释实在。每一个人的世界都是由他自己的思维构造的,不存在谁比谁的世界更真实的问题。 临沂大学临沂大学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却由每个人自己决定,是由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建构和解释的。由于个人的经验是多种多样的或有差异的,因而对客观世界的解释或建构亦多样化。 临沂大学临沂大学鱼鱼 牛牛临沂大学

9、临沂大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四要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四要素情境情境协商协商会话会话意义建构意义建构临沂大学临沂大学第三节 教育技术学的技术哲学基础 一、技术主义一、技术主义技术决定论认为,技术是对社会最具影响力的因素,是塑造社会的力量。某些特定技术的发展,如传播技术或媒体技术或更广泛的技术,通常是社会变革的唯一的或主要的原因。最极端的看法是,整个社会的形成被看作是由技术决定的。传播技术领域普遍存在着技术决定论的观点,认为传播技术的改变具有重要的文化影响。比较适度的媒体决定论认为,媒体的使用对我们能够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更重要的是社会情境。 临沂大学临沂大学第三节 教育技术学的技术哲学基础二、人本主

10、义二、人本主义人本主义思想一般包括对自由和自治的信念,认为人类有能力克服遗传、个人历史和环境的限制而做出有意义的个人选择,强调个体重要性以及特殊的人类需要。人本主义的教育基于相类似的思想,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发展自我实现的个体,人本主义的教育是一个终身的过程,其目的是发展能够快乐地过有意义的生活的个体。 由于现代教学技术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学习策略和自主学习能力,这对教师的作用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改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合作者和咨询者。 临沂大学临沂大学第三节 教育技术学的技术哲学基础三、技术主义与人本主义之协调三、技术主义与人本主义之协调 海涅克(R. Heinich)认为所谓的

11、技术主义,其根源不在于使用了媒体。 高低人本水平DCA B 低 技术水平 高临沂大学临沂大学第四节 教育技术的后现代观设想教育技术是一种艺术形式,产生的艺术作品叫做“像本”(presentation),其中包含的是各种符号。这些像本有各种各样的呈现形式,如印刷、视觉、电影、录像、计算机软件及超文本等等。教育技术人员如同电影评论家、艺术评论家或电视评论家,作用是介绍新像本,提供评论,揭示该像本是怎样发挥其作用的。 临沂大学临沂大学一、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则是对现代主义的怀疑,最极端的情况是整个地排斥现代性观点。联系到信息技术时代的知识状况,后现代主义是以存在论代替现代主义的认识论,用模拟取代现实

12、。临沂大学临沂大学二、后现代主义教育技术的特点 后现代主义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五个基本点:后现代主义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五个基本点: 1、矛盾、矛盾 2、不连续、不连续 3、随意、随意 4、无节制、无节制 5、流程短。、流程短。 临沂大学临沂大学二、后现代主义教育技术的特点以前人们都比较强调某一个人对一件事所发挥的作用(权威),而后现代主义强调的是团体的作用,认为权威的形式是共同参与、进行对话、多种形式参与。 传统的教学设计是假设一个受众的平均量,然后根据这一平均量提供预先确定的材料。而现在的建构主义理论认识到有必要为每一个学习者建立各自的学习安排,满足不同的学习需要,用看起来混沌的模型代替传统的线性课程表示模型。 后现代主义的物质基础是信息。 临沂大学临沂大学制作时间:2018.5.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