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国—代饮食文化文献综述

杏**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0.83KB
约2页
文档ID:280198728
中国—代饮食文化文献综述_第1页
1/2

中国—代饮食文化文献综述 中国清代饮食文化文献综述 [摘要]清代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封建社会的特定的政治经济决定了其饮食文化,其中皇宴文化最具代表性和特殊性清代宫廷礼仪理所当然地突出皇帝的尊严,带有浓重的封建色彩 清代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封建社会的特定的政治经济决定了其饮食文化,其中皇宴文化最具代表性和特殊性清代宫廷礼仪理所当然地突出皇帝的尊严,带有浓重的封建色彩 清代皇帝一日只吃两餐早膳多在早6时开始,有时也会推迟到早8时晚膳多在12点至午后2点用现代观念看,这应算是午餐两次正餐之后,如果饿了各加一顿小吃 清宫御膳主要由三种地方风味及菜系组成满族菜是从小吃惯了的民族口味,各种肉类及野味、粘食饽饽、蘸酱菜等都是皇帝后妃难舍的美食;入主中原后,清宫沿袭了明代宫廷饮食特色,膳食逐渐以山东风味为主;到了乾隆年间,由于数次南巡,苏杭菜点受到赏识并在宫中流行起来 清代帝后们饮食喜好各异例如:乾隆皇帝的膳食粗细搭配、粮菜互补、十分合理;光绪皇帝喜食海味菜,鱼翅、海参、海蜇、海带等原料烹制的菜肴每餐必备;慈禧喜食的菜肴有烧猪肉皮、清炖鸭舌和鸭掌、西瓜盅等,还喜食小窝头、炸三角等点心;溥仪对西餐颇感兴趣,曾在紫禁城内设置西餐厨房。

清宫筵宴名目繁多,从年初吃到年尾除元旦、万寿(皇帝生日)、冬至三大节日筵宴之外,还有庆祝征战胜利的凯旋宴、笼络臣民的千叟宴、皇帝大婚宴、公主下嫁宴、招待朝鲜使臣和西藏贡使及蒙古王公等的除夕宴、皇太后圣寿宴、皇后千秋宴、各嫔妃的生辰筵宴、皇子皇孙的成婚礼宴、宗室家宴此外还有各种节令宴等 注重养生保健康,追求长生不老乾隆皇帝经常服用龟龄酒、松龄太平春酒、健脾滋肾状元酒,晚年还常吃“八珍糕”慈禧中年后开始饮如意长生酒,此酒除风祛湿,化食止渴,疏通血脉,强筋壮骨,是保健佳品 清代初年,宴无定制后妃、皇子、亲王、郡王及文武廷臣一经皇帝"钦定",即可入宴康熙年间,清代宫廷增设专门管理饮膳的机构和人员,不仅对皇帝饮膳、筵宴设立专档,还将重要的筵宴定为制度,如除夕、元旦、上元、端阳、中秋、七夕、重阳、冬至、万寿、大婚等宴载入《大清会典》,编入《大清通礼》,列为法定宴日,对与宴进酒事宜也都有专门记载清朝皇帝平时进餐称进膳或传膳皇帝进膳,除宴会以外,都是单独摆桌,菜、汤都各有碗盖,临时才打开制作饮食,各有专门机构各种茶水和用牛奶、奶油、盐、茶熬制的奶茶,由御茶房供应,各样点心有饽饽房制作,正餐饭菜由御膳房供应,晚点,在宫内别有承办之处。

每天正餐两顿,冬季,上午六、七点左右进膳,下午一点半左右进"晚膳",晚上六点左右进晚点每一餐如何预备,都一一开列清单,呈报内务府大臣画行照办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2页 共2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