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语文能力培养与测试答案4年级

天****步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4.67KB
约13页
文档ID:280186251
语文能力培养与测试答案4年级_第1页
1/13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语文能力培养与测试答案4年级 语文,是语言和文学、文化的简称,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口头语言较肆意,直接易懂,而书面语言讲究切实和语法;文学包括中外古今文学等此解释概念较狭窄,由于语文中的文章不但有文艺文(文学、曲艺等),还有好多实用文(应用文)通俗的说,语言就是说话艺术下面是小学作文网我整理的语文才能培养与测试答案4年级,供大家参考!  语文才能培养与测试答案4年级 1.以下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 A.凋伤(diāo)   渚清(zhǔ)   霜鬓(bn) B.暮砧(zhān) 千载(zi) 塞上(si) C.青冢(zhǒng) 憔悴(qio) 连朔(s) D.妃嫔(fěi) 潦倒(lio) 万壑(h) 解析B项,"砧'应读"zhēn',"载'应读"zǎi';C项,"朔'应读"shu';D项,"妃'应读"fēi' 答案A 2.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的意义一致的一项为哪一项(  ) A.百年多病独登台  B.万里悲秋常作客 C.艰苦苦恨繁霜鬓 D.清晰怨恨曲中论 解析D项,都是表达一种幽怨愁恨之情。

A项,"百年',这里指晚年;现代汉语指好多年,一辈子,终身B项,"万里',这里指远离故土;现代汉语指路程遥远C项,"苦恨',这里指极其可惜;现代汉语指病苦生气 答案D 3.以下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无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 A.玉露凋伤(草木凋落衰败)枫树林 艰苦苦恨繁(增多)霜鬓 B.一去紫台连朔漠(大漠) 画图省(曾经)识春风面 C.渚(水中小块陆地)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指秋天飘落的树叶)萧萧下 D.艰苦苦恨(极为怨恨)繁霜鬓 潦倒(衰颓,失意)新停浊酒杯 解析A项,"凋伤'意为"使草木凋落衰败';B项,"朔漠'意为"北方的沙漠';D项,"苦恨'意为"极其可惜' 答案C 4.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一致的一项为哪一项(  ) A.百年多病独登台    晋陶渊明独爱菊 B.独留青冢向黄昏 秋天漠漠向昏黑 C.无边落木萧萧下 巫山巫峡气萧森 D.漫劳车马驻江干 人事音书漫寂寥 解析A项,自身/只;B项,对着/靠近;C项,模拟草木摇落的声音/萧瑟;D项,均为"徒然'的意思。

答案D 5.补写出以下名篇名句中的空缺片面 (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杜甫《登高》) (2)群山万壑赴荆门,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3)《秋兴八首》(其一)表达岁暮日晚、羁旅无依的伤感的诗句是:        ,         答案(1)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2)生长明妃尚有村 (3)寒衣四处催刀尺 白帝城高急暮砧 才能提升 一、延迟阅读 (一) 导学号5059002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6~7题 岁 暮① 杜 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 济时敢爱死?落莫壮心惊! 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邻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6.诗人为什么会发出"落莫壮心惊'的感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解析此题测验的是对诗歌思想情感的理解才能题目要求结合全诗对诗人"落莫壮心惊'的理由举行分析,首先要读懂诗歌前四句对吐蕃进犯而导致战役的背景描写,然后弄明白后面三句"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是分别从朝臣、自己两个方面发出的"落莫壮心惊'的感慨 参考答案边境发生战役,时局艰危,朝廷中无人为国分忧;岁末暮年,漂泊异地,政治上被冷落,孤独落莫;诗人崇高的责任感、猛烈的爱国感情与其艰苦的情况、报国愿望的难以实现形成巨大反差 7.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 解析此题测验的是对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才能杜诗向来是将雄浑壮阔的艺术境界和细致入微的表现手法融合于一体,短短40字,就将借代、用典(还理应有比较、夸诞)等手法融合一起,精雕细刻,用概括而细致的手法,曲折委婉地表达了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和自己想报国而不能的心理解答的关键还是要读懂诗句,要对诗歌逐句解读,对比分析 参考答案(1)借代,如"烟尘'代指边境战事,与后文的"鼓角'相应,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突出了战役的慌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2)用典,如"请缨',典出《汉书终军传》,在诗中示意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借以表达诗人对国事的深深忧虑。

(二) 导学号5059002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8~9题 客 从 杜 甫 客从南溟来,遗我泉客珠① 珠中有隐字②,欲辨不成书 缄之箧笥久③,以俟公家须 开视化为血,哀今征敛无 注①泉客珠:珍宝泉客,传闻中的人鱼,相传它们流出的眼泪能变为珍宝②佛教传闻,有些珠子中隐隐有字③箧笥:保存物品的小竹箱 8.这首诗陈述了一个故事,请简述这个故事 解析这是一首寓言式的政治讥讽诗杜甫高明而切实地运用了传闻,用"泉客'象征宏大被剥削的劳动人民,用"泉客珠'象征人民用血汗创造出来的劳动果实答题时应从理解诗歌的内容入手,把这些句子的大意连接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参考答案有客人从南海来,送我珍宝珍宝里朦胧有字,想鉴别却又不成字我把它久久地藏在竹箱里,等候官家来征求但日后开启箱子一看,珍宝却化成了血水,可悲的是我现在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应付官家的征敛了 9.从全诗看,"珠中有隐字'、珍宝"化为血'各有什么寓意? 解析要结合诗歌的主题,即揭露封建统治阶级的赋税之重,给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有隐字'"化为血'明确地传达出这些隐情。

珠是眼泪变成的,故珠上的"隐字'说穿了便是"泪'字"化为血',即化为乌有,但说化为血,更能显示出人们遭遇残酷剥削的惨痛原有的血汗已经被剥夺一光,而公家的征敛仍不中断 参考答案"珠中有隐字',寓意为百姓心中有难言的隐痛珍宝"化为血',寓意为官家征敛的实为平民百姓的血汗 (三) 导学号5059002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0~11题 访 秋 李商隐 酒薄吹还醒,楼危望已穷 江皋当落日,帆席见归风 烟带龙潭白,霞分鸟道红 殷勤报秋意,只是有丹枫 注此诗为诗人客居桂林时所作 10.颈联与尾联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解析颈联是说渐起的暮霭,有如轻纱般地掩盖在龙潭上,潭水一片银白;余霞照在只有鸟儿才能飞过的高峻的山上,山山岭岭被映成一片红色尾联诗人用"殷勤'和"报'将丹枫人格化,在一片苍茫寥落中,更加报告了令人忆念而寻访的秋意,显得多么富有深情 参考答案①色调(视觉)描写:烟白、霞红,秋色正丽,色调比较鲜明②寓情于景:诗人危楼远眺,探索桂林秋意,字里行间,寄寓着异域思乡之情 11.这首诗是如何表现"访秋'之"访'的?请作简要分析。

解析首联,诗人借酒浇愁,谁知酒味淡薄,愁思反而愈加沉重他登上高楼遥望北方的家乡,故园杳不成见,心情更加郁闷中间两联是诗人望中所见,而见中又寓所感尾联回应题目"访秋',含蕴地表露出思乡的急忙心情诗人由于思乡,连北方的秋色也觉得心爱,所以要登楼寻访秋意 参考答案诗人将"访秋'写得一波三折①首联:薄醉思乡,高楼望秋秋天当归而未归,欲借异乡访秋自我抚慰②颔联、颈联:南方秋意难访,徒增羁旅惆怅异乡落日、归帆、烟白、霞红,虽然所见皆晴秋爽朗之景,却极难察觉真正秋意③尾联:终究访得秋意,聊慰苦苦乡思唯有"丹枫'怜我,以一树火红,报我真正秋意 (四) 导学号5059002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2~13题 咸阳城西楼晚眺 许 浑①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注①许浑,祖籍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寓居润州(今江苏镇江),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七五律尤佳,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更有"许浑千首湿,杜甫一生愁'之语 12.本诗起笔即言"一上高城万里愁',请结合诗歌简析的"愁'。

解析简析的感情,需要深入诗句,分析诗中意象的特点,从而把握感情答题时要逐联举行分析 参考答案(1)首联借景抒情,蒹葭秋水,杨柳河桥,都与怀人的伤别有联系,表达思乡的心绪2)颔联,借自然界风雨变幻,透露唐王朝日薄西山的现状,表达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3)颈联寓情于景,借咸阳宫昔盛今衰,抒发国家衰败的哀痛4)尾联借拒绝行人问话,抒发对国家衰亡的哀伤悲伤又无可奈何之情 13.请从写景和手法两个方面赏析颔联 解析此题测验赏析诗歌主要表现手法的才能根据题目要求,答题时要从写景和手法两个方面举行赏析,内容上要忠实于原诗,既要逐句赏析颔联,又要概括其主要内容;表现手法上,结合诗人生活的时代背景,由自然界波谲云诡的风云变幻,联想到唐王朝面临的危机,双关手法不难理解 参考答案起句写乌云开头从磻溪上起来,太阳从西城外的慈福寺阁后沉落下去说明时间已是入夜,开头显出了雨意承句写周边的群山雨意越来越浓,大雨即将到来,城楼上已是满楼的狂风只有寥寥七个字,特别形象地写出山城暴雨即将到临的情景,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切实地抓住了暴雨到来前狂风满楼的特点,运用双关手法,既是写自然界的变化,又暗指唐皇朝的统治已经面临着崩溃在即的危机,警人深省。

意思对即可) (五) 导学号50590028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第14~15题 狂 夫① 杜 甫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筿②娟娟净,雨裛③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惟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注①此诗作于杜甫客居成都时②筿:细竹③裛:通"浥',润湿 14.请从炼字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解析炼字首先要抓住可炼之字,务必抓住表意丰富、描绘细腻的字眼;其次既要关注该字的描述对象,又要把握该字所使用的艺术手法 参考答案(1)"含'"裛'两个动词的运用极为生动"含'有提防保护意味,写风之微;"裛'那么显得轻柔,有"润物细无声'的意味,写雨之细 (2)形容词使用妥帖,有"互文'之妙如"净'写出雨后翠筿如洗,说明风中有雨;"香'那么写出雨中有风,由于没有微风,是嗅不到细香的 (3)使用"娟娟'"冉冉'等叠词,添加了音韵之美 15.结合全诗,谈谈诗人是如何刻画出自己的"狂夫'形象的。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