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地基处理方法-强夯法《岩土工程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金诺****简谱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7.50KB
约3页
文档ID:280043845
地基处理方法-强夯法《岩土工程师考试试题及答案》_第1页
1/3

地基处理方法-强夯法《岩土工程师考试试题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判断题计算题附加题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 第一节一般规定 1、强夯法适用于处理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与黏性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和素填土等地基对高饱和度的粉土与黏性土等地基,当采用在夯坑内回填块石、碎石或其他粗颗粒材料进行强夯置换时,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 2、强夯施工前,应在施工现场有代表性的场地上选取一个或几个试验区,进行试夯或试验性施工试验区数量应根据建筑场地复杂程度、建设规模及建筑类型确定 第二节设计 1、强夯法的有效加固深度应根据现场试夯或当地经验确定在缺少试验资料或经验时可按下表预估 单击夯击能(KN·m)碎石土、砂土等粉土、黏性土、湿陷性黄土等 10005.0~6.04.0~5.0 20006.0~7.05.0~6.0 30007.0~8.06.0~7.0 40008.0~9.07.0~8.0 50009.0~9.58.0~8.5 60009.5~10.08.5~9.0 注:强夯法的有效加固深度应从起夯面算起。

2、强夯的单位夯击能量,应根据地基土类别、结构类型荷载大小和要求处理的深度等综合考虑,并通过现场试夯确定在一般情况下,对于粗颗粒土可取1000~3000KN·m/m2;细颗粒土可取1500~4000KN·m/m2 3、夯点的夯击次数,应按现场试夯得到的夯击次数和夯沉量关系曲线确定,且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A.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不大于50mm,当单击夯击能量较大时不大于100mm B.夯坑周围地面不应发生过大的隆起 C.不因夯坑过深而发生起锤困难 4、夯击遍数应根据地基土的性质确定,一般情况下,可采用2~3遍,最后再以低能量夯击一遍对于渗透性弱的细粒土,必要时夯击遍数可适当增加 5、两遍夯击之间应有一定的时间间隔间隔时间取决于土中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散时间当缺少实测资料时,可根据低级土的渗透性确定,对于渗透性较差的黏性土地基的间隔时间,应不少于3~4周;对于渗透性好的地基土可连续夯击 6、夯击点位置可根据建筑结构类型,采用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或正方形布置第一遍夯击点间距可取5~9m,以后各遍夯击点间距可与第一遍相同,也可适当减小。

对于处理深度较大或单击夯击能较大的工程,第一遍夯击点间距宜适当增大 7、强夯处理范围应大于建筑物基础范围每边超出基础外缘的宽度宜为设计处理深度的1/2至2/3并不宜小于3m 8、根据初步确定的强夯参数,提出强夯试验方案,进行现场试夯应根据不同土质条件待试夯结束一置数周后,对试夯场地进行测试,并与夯前测试数据进行对比,检验强夯效果,确定工程采用的各项强夯参数 第三节施工 1、一般情况下夯锤重可取10~20t其底面形式宜采用圆形锤底面积宜按土的性质确定,锤底静压力值可取25~40kPa,对于细颗粒土锤底静压力宜取小值锤的底面宜对称设若干个与其顶面贯通的排气孔,孔径可取250~300mm 2、强夯施工宜采用带自动脱钩装置的履带式起重机或其它专用设备采用履带式起重机时,可在臂杆端部设置辅助门架,或采取其它安全措施,防止落锤时机架倾覆 3、当地下水位较高,夯坑底积水影响施工时,宜采用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或铺填一定厚度的松散性材料夯坑内或场地积水应及时排除 4、强夯施工前,应查明场地内范围的地下构筑物和各种地下管线的位置及标高等,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免因强夯施工而造成破坏。

5、当强夯施工所产生的振动,对邻近建筑物或设备产生产生有害的影响时,应采取防振或隔振措施 6、强夯施工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1)清理并平整施工场地; 2)标出第一遍夯点位置,并测量场地高程; 3)起重机就位,使夯锤对准夯点位置; 4)测量夯前锤顶高程; 5)将夯锤起吊到预定高度,待夯锤脱钩自由下落后,放下吊钩,测量锤顶高程,若发现因坑底倾斜而造成夯锤歪斜时,应及时将坑底整平; 6)按设计规定的夯击次数及控制标准,完成一个夯点的夯击; 重复步骤3)至6),完成第一遍全部夯点的夯击; 7)用推土机将夯坑填平,并测量场地高程; 8)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后,按上述步骤逐次完成全部夯击遍数,最后用低能量满夯,将场地表层松土夯实,并测量夯后场地高程 7、强夯施工过程中应有专人负责下列监测工作: 1)开夯前应检查夯锤重和落距,以确保单击夯击能量符合设计要求; 2)在每遍夯击前,应对夯点放线进行复核,夯完后检查夯坑位置,发现偏差和漏夯应及时纠正; 3)按设计要求检查每个夯点的夯击次数和夯沉量。

8、施工过程中应对各项参数及施工情况进行详细记录 第四节质量检验 1、检查强夯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测试数据和施工记录,不符合设计要求时应补夯和采取其它有效措施 2、强夯施工结束后应间隔一定时间方能对地基质量进行检验对于碎石土和砂土地基,其间隔可取1~2周;低饱和度的粉土和黏性土地基可取2~4周 3、质量检验的方法,宜根据土性选用原位测试和室内土工试验对于一般工程应采取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进行检验;对于重要工程项目应增加检验项目,也可做现场大压板载荷试验 4、质量检验的数量,应根据场地复杂程度和建筑的重要性确定对于简单场地上的一般建筑物,每个建筑物地基的检验点不应少于3处;对于复杂场地或重要建筑物地基应增加检验点数检验深度应不小于设计处理的深度试卷第 3 页共 3 页。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