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庐山瀑布教案

上传人:拖*** 文档编号:279611538 上传时间:2022-04-2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7.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望庐山瀑布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望庐山瀑布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望庐山瀑布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望庐山瀑布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望庐山瀑布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望庐山瀑布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望庐山瀑布教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望庐山瀑布教案 望庐山瀑布教案篇1:李白望庐山瀑布教案设计 学习目标: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3、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积累古诗中的名句。教学重点:1、理解诗句,通过诗中所描写的风景,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2、指导朗读。教学难点:深刻理解诗文的含义,并能用自己的话讲出诗文的内容。课时安置:2课时。课前打定:庐山瀑布风景课件。草堂春景图片、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激趣,导入释题1、同学们,在开展今天的学习活动前,我们先去庐山游览一番,赏识一下庐山风光吧!2、学生观看庐山风光片,饱览庐山

2、秀美的风光。3、请学生谈谈自己对庐山的印象,畅所欲言。4、导入新课:庐山风景迤俪,吸引了古往今来许大量多的文人墨客,留下了多数脍炙人口的诗篇。唐代大诗人李白也曾游览过庐山。结合介绍李白(你了解李白吗?你会背诵他的诗吗?)李白游览庐山后题写了一首诗望庐山瀑布。5、读题,解题:读题,理解“望”的意思(远看)。再一次带感情地读题。二、初读全诗,解字词,明诗意1、学生自能读诗,自学生字,并结合课前预习自主释疑,就有不解的字词质疑问难。2、正音:(紫、岭),字形:(瀑、庐、炉)说说自己生活中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曾见过这些字,是用什么手段记住这个字的。3、交流理解片面词句的意思,初步理解诗意:遥:远,与题目

3、中的“望”相响应。银河:天河。 九天:天的最高层。三、品字词,谈感受,诵诗句1、引导学生分组品评诗中写得好、写得美的重点字词,并指导朗读。为什么“生紫烟”的“生”不用升起的“升”?“挂前川”的“川”指的是什么?“三千尺”是不是切实的数字“三千尺”?“疑”字我们在李白的哪一首诗中也学到过?(疑是地上霜)背背静夜思结合旧知理解“疑”。2、学生吟读古诗,用自己的话赞美庐山瀑布:在阳光的照射下,庐山的香炉峰升起紫色的云雾。一条白练似的瀑布从青翠的山壁间跌落下来,好象一条大河挂在山前。那长长的瀑布快速地直往下泻,真让人以为那是银河从九重天外落了下来。3、扣住重点字词再小声读读,留心体会一下,诗人写这首诗

4、的目的是什么,开展想象,谈谈感受,体会诗歌意蕴及诗人倾注的情感。四、返读全诗,熟读成诵1、再次播放课件,扶助背诵全诗。2、指名背诵全诗,直至全体熟读成诵。五、书写生字炉、银、烟、窗、绝。“炉、烟”的“火”在字左边,捺变点。“银”字有两个竖提,金字旁的竖提高,右边的竖提略向下。“窗”字字形繁杂,留神小撇不能丢。其次课时一、复习导入1、背诵望庐山瀑布。2、板书课题,解题:绝句,是我国古诗中的一种,他的特点之一是,每首诗共四句,每句一般为五个字或七个字。每句五个字叫“五绝”,每句七个字叫“七绝”。3、介绍及写作背景。你知道本诗的吗?学生介绍,教师再根据学生所讲作补充。这首诗是唐代又一位宏伟诗人杜甫写的。公元759年,杜甫到了四川,在挚友的资助下,他在成都城郊浣花溪边建起了一座草堂。这个时候,他的心情更加好,面对着草堂邻近生气勃勃的景象,便情不自禁地写下了这首小诗。4、课件表示草堂外的春景。二、自读自悟初步感受美1、感受节奏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