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二级建造师-公路案例专项班-隧道部分

上传人:ale****02 文档编号:279610468 上传时间:2022-04-2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66.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二级建造师-公路案例专项班-隧道部分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2二级建造师-公路案例专项班-隧道部分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2二级建造师-公路案例专项班-隧道部分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2二级建造师-公路案例专项班-隧道部分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2二级建造师-公路案例专项班-隧道部分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二级建造师-公路案例专项班-隧道部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二级建造师-公路案例专项班-隧道部分(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点: XXXXX 知识点: XXXXXX次重点、知识点: XXXXXX PPT中其他颜色标识: XXXXXX隧道部分四、隧道部分【案例】某高速公路左右线隧道,洞口间距42m,左线长3316m,右线长3200m,隧道最大埋深460m,净空宽度9.64m,净空高度6.88m,净空面积为58.16,设计车速100km/h,开工日期为2018年7月,2019年7月竣工。该地段地质条件复杂,勘探表明其围岩主要为弱风化硬质页岩,属V级围岩,稳定性差。由于地下水发育,特别是断层地带岩石破碎,裂隙发育,为保证施工安全,施工单位在该隧道施工中采用了超前地质预报,并进行监控量测。根据该隧道的地质条件和开挖断面,

2、施工单位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拟采用三台阶法施工,左线隧道施工工序划分如图1、图2所示针对开挖时右侧围岩相对左侧围岩较弱的特点,施工单位拟按顺序组织施工。2019年6月6日上午,隧道开挖时,量测人员在处理量测数据中,发现“周边位移-时间曲线”出现反弯点,但未及时告知作业班组潜在的危险。当日下午发生较大塌方,当场死亡人数5人,重伤12人。经补报并核实,截至2019年7月6日,确认累计死亡人数达10人。事故发生后,施工单位根据交通运输部对隐患排查治理提出的“两项达标”、“四项严禁”、“五项制度”的总目标,认真总结事故教训,开展了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活动,编制了安全专项方案和应急救援预案,尤其注重落实

3、“五项制度”中的“施工现场危险告知制度”问题1、给出、正确的施工顺序,说明理由。网校答案:1、一,因为应先开挖围岩较弱侧。,因为仰拱应在二衬前施作。2、本隧道可采用哪几种超前地质预报方法?网校答案:2、有超前钻孔法、地质雷达法、TSP法。3、监控量测数据处理中,发现的“周边位移-时间曲线”出现反弯点说明什么问题?应如何处理?网校答案:3、说明围岩和支护已呈不稳定状态。应密切监视围岩动态,并加强支护,必要时暂停开挖。4、根据2007年颁布的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发生的塌方事故属于什么等级?说明理由。网校答案:4、重大事故。按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死亡人数小于30人而大于等

4、于10人时为重大事故。【案例】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建一分离式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山岭隧道工程,其起讫桩号为K19+720K20+200,全长480m。隧道左右洞相距36m,地质情况相同,其中K19+720K19+775段和K20+165K20+200段穿越强风化泥质灰岩段,岩质较软,岩体较破碎,为级围岩段;K19+775K19+875和K20+035K20+165段穿越中风化泥质灰岩段,岩质中硬,岩体较破碎一破碎,为级围岩段;K19+875K20+035段穿越微风化泥质灰岩段,岩质中硬,岩体较破碎,为级围岩段。该隧道设计支护结构为复合式衬砌(即初期支护+混凝土二次衬砌),隧道设钢支撑和仰拱。施

5、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事件一:开工前,施工单位对该隧道的级和级围岩的连续长度及合计长度进行了统计,并由(A)负责对该隧道进行了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出具了评估报告。报告内容包括:评估依据、工程概况、(B)、(C)、评估内容、评估结论及对策等。事件二:施工单位采用钻爆法开挖级围岩段,爆破设计周边眼为60个,爆破后,某开挖面残留有痕迹的炮眼数为45个。事件三:施工单位在级围岩段初期支护施工作业时,采用了钢拱架型式的钢支撑。事件四:施工单位在进行仰拱及防水板施工作业时,采取了如下做法:IV级围岩的仰拱距掌子面的距离为554m,V级围岩的仰拱距掌子面的距离为454m;仰拱施工采用左右半幅分次浇筑方式防水

6、板搭接宽度为8010mm。问题:1、结合事件一和背景,写出隧道进行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的理由。网校答案:1、K19+720K19+775段,V级围岩连续长度为55m,超过50m,所以需要进行风险评估。2、事件一中A、B、C各代表什么?网校答案:2、A为施工单位,B为评估方法,C为评估步骤。3、针对事件二和背景,计算周边炮眼痕迹保存率,并判断该值是否满足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的要求。网校答案:3、4560100%=75%根据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中相关规定,对于中硬岩炮眼痕迹保存率应不小于70%,而本次爆破后炮眼痕迹保存率为75%70%,故满足该要求。4、事件三中,按材料的组成还可以采取哪种型式钢支撑?

7、网校答案:4、按材料的组成还可以采取格栅钢架型式的钢支撑。5、逐条判断事件的做法是否正确,并改正。网校答案:5、错误,改正:级围岩仰拱与掌子面距离不得超过50m,V级围岩仰拱与掌子面距离不得超过40m。错误,改正:仰拱施工宜整断面一次成型,不宜左右半幅分次浇筑。错误,改正: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00mm。【案例】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建一分离式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山岭隧道工程,其起讫桩号K19+720K21+450,全长1730m。隧道两端洞口100m范围内为偏压浅埋段,其围岩级别为级。隧道洞口开挖断面宽度为13.5m,左右洞口中心线间距为50m。隧道左右洞地质情况相同。隧道最大埋深为80m,隧道纵

8、断面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隧道设计支护结构为复合式衬砌(即初期支护+混凝土二次衬砌)。K19+720K19+820K20+230K20+970K21+350K21+450围岩特性强风化灰质泥岩,岩质较软,岩体较破碎破碎,夹层有黏性土,稍湿潮湿的角砾石, BQ250中风泥灰岩,岩质较坚硬,裂隙发育岩体破碎。BQ=251350中弱风化灰岩,岩质坚硬,裂隙较发育,岩体较破碎,BQ=351400中风化泥灰岩质较坚硬,裂隙发育岩体破碎。BQ=251350强风化灰质泥岩,岩质较软,岩体较破碎破碎,夹层有黏性土,稍湿潮湿的角砾石, BQ250长度M100410740380100图1 隧道纵断面示意图开工前,有

9、关单位根据围岩特性对该隧道各段围岩的级别进行了核实,并计算了各级围岩段占全隧长的百分比。在隧道施工过程中进行了安全质量检查,发现施工单位存在如下错误做法:初期支护施工过程中,喷射混凝土采用干喷工艺;对于隧道底部超挖部分采用洞渣回填;仰拱和底板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5%,允许车辆通行;二次衬砌距级围岩掌子面的距离为100m。【问题】1、该隧道是否属于小净距隧道?说明理由。2、写出图1中BQ的中文名称,判断K20+230K20+970段、K20+970K21+350段围岩级别,计算级围岩总长与全隧长度的百分比(小数点后保留1位)。3、逐条修改安全质量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错误做法。4、施工单位的错误做

10、法中,哪两条属于重大安全事故隐患(用编号表示)?从单位和项目两个层次分别写出重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第一责任人。网校答案:1、属于小净距隧道。理由:根据规范要求,级围岩最小净距应大于等于开挖断面宽度B3.5=13.5(单隧道开挖断面宽度)3.5=47.25m;中间岩墙的厚度=50(两条隧道中心点距离)-6.752(隧道开挖断面半径)=36.5m47.25m。2、BQ:围岩基本质量指标。K20+230K20+970段:级;K20+970K21+350段:级;占总长百分比:(410+380)1730100%=45.7%。3、初期支护中,应采用湿喷法或法;超挖部分应采用与衬砌同强度混凝土浇筑;仰拱和

11、底板强度达到100%时,允许车辆通行;二次衬砌距级围岩掌子面的距离不大于90m。4、属于重大安全事故隐患;单位重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第一负责人:施工单位法定代表人;项目重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第一负责人:项目经理。【案例】背景资料:某山岭隧道是某高速公路第七合同段的一座分离式隧道,双向6车道,宽214m。左线ZK44+300ZK45+700,长度1400m,右线YK44+310YK45+722.3,长度1412.3m,洞身围岩为级级,施工单位按新奥法组织施工,为防止左右洞在同一断面同时开挖,对两隧道之间围岩产生较大的影响,采用右洞从进口主攻、左洞从出口主攻的方法开挖。隧道立面示意图见下图。开

12、挖采用钻爆法施工,采用光面爆破技术开挖。进出口主要各配备1台凿岩台车钻眼,1台挖掘机配合1台侧卸式装载机装碴。6台15t自卸汽车出碴。洞口IV级围岩采用超前小导管注浆及超前砂浆锚杆、钢筋网喷射混凝土、钢拱架支护,级围岩采用组合锚杆、喷射钢纤维混凝土支护。支护施工中,施工单位采用的工序包括:开挖;超前支护;初喷;锚杆、钢筋网、钢拱架;复喷至设计厚度。超前支护在开挖前施工,初期支护紧跟开挖施工。该隧道洞内、类围岩采用HBC22组合式锚杆,超前砂浆锚杆采用钻机钻孔级围岩地段锚杆孔均采用手工手持YT28风钻钻眼;级围岩锚杆孔均采用台车钻眼,采用高压注浆泵注浆。喷射混凝土采用干喷工艺施作。施工中施工单位

13、认真落实超前地质预报和监控量测工作,确保隧道施工不出现坍塌事故。隧道监测项目见下表。隧道监测项目序号监测项目断面数量工作量左线右线1洞内外观察100次2 拱顶下沉量测14 14点3 洞内围岩收敛量测5 20点(每个断面4个点) 4 围岩内收敛10个(各断面2台收敛计) 5 锚杆应力计20点(每个断面4个点) 6 围岩压力 (初衬与围岩之间) 2 20点(每个断面10个点) 【问题】1、该隧道内的施工排水用什么方法。2、该隧道的监测项目表中哪些属于必测项目必测项目还差哪个项目。3、写出正确的支护施工工序。4、指出初期支护中的错误做法。网校答案:1、该隧道的上坡施工段(右洞),施工排水采用两侧挖排水沟、其坡度应与线路坡度一致,采用顺坡自然排水的方法排水;下坡施工段(左洞),施工排水采用挖集水井汇水、抽水机接力抽水、单侧挖排水沟的方法排水。2、洞内外观察、拱项下沉量测、洞内围岩收敛量测、围岩内收敛属于必测项目。必测项目还差地表下沉、拱脚下沉。3、超前支护(超前小导管、超前砂浆锚杆)开挖初喷锚杆、钢筋网、钢拱架复喷至设计厚度。4、喷射混凝土应采用湿喷工艺施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建造师考试 > 公路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