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农村干部职务犯罪现象透视及预防对策

上传人:ss****gk 文档编号:279608619 上传时间:2022-04-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5.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前农村干部职务犯罪现象透视及预防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当前农村干部职务犯罪现象透视及预防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当前农村干部职务犯罪现象透视及预防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当前农村干部职务犯罪现象透视及预防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当前农村干部职务犯罪现象透视及预防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当前农村干部职务犯罪现象透视及预防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前农村干部职务犯罪现象透视及预防对策(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当前农村干部职务犯罪现象透视及预防对“在我国,被称为村官的村干部拥有广泛的权力, 管理农村的公共事务,并在一定范围内代替政府行使国家的 管理职权。依据我国刑法司法解释的规定:村委会成员在从 事法律规定的受委托的几种工作过程中属于准国家工作人 员,准国家干部在一定意义上可以成为犯罪的主体。” 1 当前农村干部涉嫌职务犯罪案件日益增多,并且呈逐年上升 趋势,已成为影响农村地区社会稳定,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 主要因素,亟须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本文通过对农村 干部涉嫌职务犯罪的特点进行分析归纳,并揭示农村干部职 务犯罪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预防农村干部职务犯罪的措 施。一、当前农村干部涉嫌职务犯罪特

2、点通过对近年来受理的农村干部涉嫌职务犯罪案件进行 调查分析,总结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涉嫌贪污受贿犯罪的案件居多。在笔者调查中发 现村干部涉嫌的职务犯罪案件有近80%的案件是涉嫌贪污受 贿。而浙江省嘉善县7起村干部经济犯罪案件,性质均为单 一的受贿犯罪,作案手段单一、雷同,均为利用基建工程发 包、企业租赁转制、土地征用审批等职务之便,收受贿赂的。(二)村干部联手作案突出。从近年立案侦查的案件中 发现,主谋要么是与其他村干部联手作案,要么在其他村干 部有意、无意的帮助下作案。在涉嫌挪用公款犯罪中,由于 贪财心切和对犯罪认识的不够,村干部之间很容易达成共 识。(三)作案手段简单直接,但涉案金额

3、呈上升趋势。从 整体上看,村干部贪污犯罪的手段不像其他领域那样隐蔽、 狡猾,反侦查能力相对较弱。作案手段一般为拿公款存单质 押银行、收入不记帐、打白条支出、伪造单据等,但涉案金 额呈上升趋势。某检察院通过对1998年以来查处的村干部 职务犯罪案件的统计,前几年所查办的村干部职务犯罪案件 金额大多在万元以下,小案居多。2007年所查办的农村干部 犯罪案件大多在万元以上,案值明显增加。(四)引发上访多。农村干部贪污受贿等经济违法犯罪 问题,最容易激起民愤,造成党群干群关系紧张,引发群众 性上访,甚至出现集体访、越级访,严重影响农村的社会稳 定。从河北省大厂县检察院查办的28件农村干部职务犯罪 案件

4、的调查看,28名农村干部中,有18名农村干部的经济 犯罪问题引发了群众上访,占64%。如夏垫村支部书记左某 挪用公款案。左某的经济犯罪问题引发数十名村民先后多次 到市、县党委政府集体上访,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一大隐患。二、农村干部涉嫌职务犯罪的原因(-)对廉洁自律的认识上存在偏差。部分社区干部只 注重抓经济工作,不注重政治理论和党纪条规知识学习,在 廉洁自律方面存在三种模糊认识。一是“与己无关的思 想,他们认为:廉洁自律是当大官的事,自己官小、位卑、 职低,缺乏违纪违法的条件和土壤。二是“小事”的思想, 认为基层工作辛苦,吃点喝点占点算不上什么大事。三是 “法不责众”的思想,认为基层干部或多或少

5、存在吃喝现 象,在追究责任时,不能“棒打一片”。(二) 部分村干部自身素质不高,法制观念淡薄。首先 是文化层次比较低,2000年1月至2002年6月鄆城县纪检 监察部门共查处村级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86起,被查处 的86名村干部中,高中毕业的仅有22人,初中毕业的有40 人,小学文化程度的有24人。其次是为官动机不纯,他们 担任村干部有的是为了光宗耀祖,有的是图个吃喝,有的则 更加直接,就是“为了能多捞几个钱”,有的甚至认为村集 体财物的钱就是我的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想怎么拿就怎 么拿。再就是法律意识较差。在侦查过程中发现,一些村干 部对自己的犯罪行为,并不完全知晓,法律观念也仍停留在 杀人

6、偿命、贪污犯法这最原始、最浅显的水平上。有的村干 部在收受好处费时认为是“正常的人情往来”,是“我为你 办事,你给我好处”两厢情愿。(三)村务没有真正公开,监督制约机制落实不力。“有 的村犹抱琵琶半遮面,将一些无关紧要、不痛不痒的事 情写进村务公开栏,让群众有避重就轻的感觉,如对群 众最关心的财务问题只公布几项大的收入支出项目,具体支 出项目群众无法知晓;有的村把村务公开栏变成了村干部不聲洁的扌当箭牌,弄虚作假的盖头;有的村搞企业、抓建设,事前不开村民代表会议,不听取群众意见,以致暴露问题时群众非常气愤;有的村重公布、轻反馈,这些村虽然公开了 一些村务,但是公开后对群众有何意见,有何反映,不能

7、及 时反馈,没有真正起到公开的目的;有的村人前人后两本 帐” o 2村干部缺少必要的监督制约,许多农村村级经济发展迅速,但相应的财务正规化管理却跟不上,帐目设置不规范、财务审批不严格、白条子下帐、假票据入帐等现 象比较普遍,致使财务管理不透明,为诱发经济犯罪提供了 方便。另外,有关部门的财务审计和监督管理工作流于形式, 给那些腐败村干部造成了可乘之机。(四)村干部的财权过大,会计难司其职。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化进程的加快和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村财政的 腰包”越来越鼓,相应地村干部们手中的权力也越来越 大。有的村干部是集党、政、企大权于一身,大小事情自己 说了算,权力的过度集中使他们作案时有恃无恐

8、。村级干部 的违法违纪离不开财经管理,掌握财经大权,削弱会计的职 责,这种最有效、最原始的办法在村级普遍存在。一些村党 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给会计一些无法核销的票据,会计明 知却还要按照干部的意愿,找一个所谓合理办法进行处置。 否则,会计的职务也难保,因为会计是在村干部的领导下, 这种用会计的职能来制约村干部的管理体制无法实现。以致 于在农村出现了 “书记批钱,村长借钱,会计成了保管员, 可怜的出纳员只见票子不见钱”的怪现象。三、预防农村干部职务犯罪的措施针对农村干部频频“触网”的现象,笔者认为应该从以 下几个方面加大对村级干部职务犯罪的预防力度。(一)要树立正确思想,用好村级干部。作为上级领

9、导 不应因为短时利益而在使用干部上失去原则性,要破除陈旧 思想,大胆使用那些政治立场坚定,品质作风优良,工作创 新务实的德才兼备的人,并形成一种正气压倒邪气的良好氛 围。为此,我们应在农村建立起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 机制。首先,把好选举关。我国自推行“村官”海选”制 度以来,很多地方发生了贿选、逼选等严重破坏选举的事件, 为此有关部门一定要把好选举关,保证选民真正按照自己的 意志行使选举权。其次,通过立法形式,在法律上对村官 中主要负责人的任期作出一定的限制,以避免长时间在位所 带来的负面影响。第三,可以在政策上培养、选拔优秀年轻 干部充实农村干部队伍,以改变目前农村干部年龄渐趋老龄 化、

10、学历偏低、地域化及其他难以适应新形势的现状,以提 升农村干部的整体素质。(二)要严格财务管理,抓好财务监督。对于收取的土 地征用补偿款等,要及时纳入财务,统一管理,合理使用。 对一切假公济私的行为予以严惩。在决算中,村委会要集体 审查、逐项审查,不合理的决算项目,一律不予支付。乡镇 级的财务管理部门要对村级经济进行审计,保护其顺利地发 展。另外,我国现在实行的对镇以上主要领导实行离任审 计制度,较好地起到了防微杜渐的作用,受到群众普遍好评。 为了化解农村矛盾,提高农村财务工作质量,充分发挥农经 站的监督管理职能,建议对村主要干部也进行离任审计,可 以只重点审计农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 3(三

11、)要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干部素质。首先应对村干 部采取持证上岗(文化素质的教育),对其进行全心全意为 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遵纪守法拒腐蚀的法制教育,防止他 们在工作中以权谋私,搞权钱交易,减少腐败现象的发生。 其次,开展警示教育,通过对违法违纪村干部的及时查处、 曝光,起到震慑作用;再次针对农村线长、面广的特点,检 察机关应延伸预防网络,深入到乡(镇)村开展法制宣传教 育,进行职务犯罪预防工作,以法制手段推进基层社会主义 民主法制建设。(四)要完善制度建设,健全民主制度。1.完善村民 选举程序,健全村级民主选举制度。认真执行中共中央办公 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 作的通

12、知(中办发200214号)精神,凡是政策和法律赋 予农民的民主权利都不许截留,凡是政策和法律规定的民主 程序都不许疏漏。要坚持按期直接选举,坚持公平、公开、 公正原则,真正把那些坚持党的领导、依法办事、公道正派、 勤劳实干、热心为村民服务的人选进村委会班子,特别要注 意指导选好村民委员会主任。同时,发现有侵犯村民民主权 利的不正当行为和违法行为要依法从严查处。2完善民主议事程序,健全村级民主决策制度。凡涉及 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重要事项,尤其是重大的政务 和财务,都要依法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 要保证村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保证村民自治组织发挥 自治作用;保障村民依法行使

13、自己的权利,切实体现村民当 家作主。3完善村民自治章程,健全村级民主管理制度。要从农 村实际情况出发,及时制订和完善村务管理制度,特别要着 重建立健全村级财务管理制度,把村级各项事务纳入制度 化、规范化管理轨道;要建立健全村民自治章程,使农村各 项工作做到有章可依、依章行事,保证广大村民直接行使民 主权利。“各级领导、行政部门与司法机关,应积极指导基 层组织出台乡规民约,破除陈旧观念。乡规民约的制定要既 重视合理性,更注重合法性;既要注重局部更注重全局; 既要重视约束农民,更利于对农村干部的管理和约束,以达 到培养村民对法律约束的认同感,加强社会治安,促进农村 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44

14、.完善公开办事程序,健全村级民主监督制度。民主监 督的重点是建立村务公开制度,要继续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 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在农村普遍实行村务公开和民主 管理制度的通知(中办发:19989号)。要积极推行民主评 议干部制度,建立健全村干部任期、离任审计制度和过失责 任追究和赔偿制度,使村干部切实受到教育和约束。要发挥 好“民主理财日”、民主议政日”、“民主听证会”、“民 主议事会”、民主评议村两委成员”等行之有效的民主监 督形式的作用。(五)加大查处违纪违法案件的力度,增强对违纪违法 分子的威慑力。一是要重点查处社区党员干部以权谋私、严 重侵害群众集体利益的经济违纪案件,保持对违纪违法分子 的高压态势。二是要注重研究社区党员干部违纪案件的特点 和规律,注意划清政策界限,做到严惩违纪者,保护改革者, 帮助失误者。三是要注意分析社区案件产生的原因和背景, 从中深挖案件线索,为社区的稳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良 好的外部环境。注释:1 王金利,村官犯罪现象有待关注,人民法院报 2002 年 5 月 30 0o2 王金利,村务公开要真公开,山东法制报2002 年7月11日第2898期。3 周国刚,对村干部也须进行离任审计,乡镇论坛 2002年9月上半月刊。4 王金利、张秀玲,当前农村犯罪现象探源及对策, 政法论丛2002年增刊(总第89期)。(作者单位:中国工商银行青岛市龙口路支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