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歇中学不稳定斜坡施工图设计

上传人:liy****000 文档编号:279602469 上传时间:2022-04-20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4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歇中学不稳定斜坡施工图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大歇中学不稳定斜坡施工图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大歇中学不稳定斜坡施工图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大歇中学不稳定斜坡施工图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大歇中学不稳定斜坡施工图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歇中学不稳定斜坡施工图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歇中学不稳定斜坡施工图设计(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石柱县大歇镇集镇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工程大歇中学不稳定斜坡施工图设计目 录0 前 言50.1 任务由来50.2 项目地理位置、行政区别、坐标50.3 初步设计阶段评估意见、建议及执行情况50.4 初步设计报告的主要结论60.5 设计依据70.5.1 设计基本依据70.5.2 设计技术依据70.6 工程特征表71 概 述81.1 工程的任务与规模81.1.1 工程的任务81.1.2 工程的规模81.2 工程布置及主要治理工程92 治理工程设计112.1 设计标准和设计参数112.1.1 防治工程等级112.1.2 治理工程设计工况及标准112.1.3 治理工程设计参数122.1.5 稳定性计算结果1

2、22.2 分项工程设计132.2.1清除132.2.2支撑+锚固142.2.3桩板墙152.2.4被动防护网162.2.5截排水162.3 工程量163 工程监测设计173.1 监测工作目的及任务173.2 设计原则与依据173.2.1 监测设计原则173.2.2 监测设计依据183.3 监测工程布置183.4 监测工程设计183.5 监测工程量194 施工组织设计194.1施工条件194.2天然建筑材料194.3施工方法及施工工序204.5施工总体布置264.6施工应急预案264.7施工总进度285 环保规划设计285.1 设计依据285.2 施工对环境的影响评价295.3 环境保护设计29

3、5.4 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296 工程预算306.1 编制依据及标准306.2 经济预算307 建 议30附 图(1)治理工程平面布置图(1:1000);(2)治理工程剖面、正立面布置图(1:200);(3)治理工程大样图; (4)治理工程施工组织与监测平面布置图(1:1000)。附 件(1)设计计算书; (2)工程投资预算书; 石柱县大歇镇集镇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工程大歇中学不稳定斜坡施工图设计0 前 言0.1 任务由来2020年6月,石柱县大歇镇新生突发瓦窑坝滑坡、大歇中学不稳定斜坡、蜂子岩崩塌三起地质灾害,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长效治理三处地灾,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以渝规资20205

4、69号批准建设“石柱县大歇镇集镇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工程”,项目业主为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地质环境监测站,建设资金为综合防治体系建设专项资金,项目出资比例为100%。2020年10月12日,通过公开招标,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205地质队中标了该项目。根据合同和委托书,重庆市地勘局205地质队迅速组成管理机构及项目组,编制提交了石柱县大歇镇集镇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工程详细勘查方案,于2021年3月22日通过重庆市地质环境监测总站通过评审,6月7日出具审查意见。2021年3月22日,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205地质队完成了石柱县大歇镇集镇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工程详细勘查报告的编制,并通过了重庆市地环总站组织

5、的专家组评审,以渝地环技审渝地环技审2021 65号关于石柱县大歇镇集镇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工程详细勘查报告的的评估报告,建议对直接威胁集镇的蜂子岩危岩带、大歇中学不稳定斜坡、瓦窑坝泥石流釆取工程治理措施。2021年7月,我队在收集了前人资料的基础上,组织专业技术员对各地灾体进行了现场踏勘,在审查通过的勘查报告的基础上完成了石柱县大歇镇集镇大歇中学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工程初步设计工作。2021年7月19日,中国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地质灾害防治顾问部组织相关专家对石柱县大歇镇集镇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工程大歇中学不稳定斜坡初步设计进行了审查,并于2021年10月14日出具了初步设计的咨询

6、评估报告。2021年11月,我队在前期勘查报告和初步设计报告的基础上,编制石柱县大歇镇集镇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工程大歇中学不稳定斜坡施工图设计。0.2 项目地理位置、行政区别、坐标石柱县位于重庆市东部长江南岸,县城距重庆市直距有158km。东接湖北省利川市,南邻彭水县,西南靠丰都县,西北连忠县,北与万州区接壤。大歇镇位于石柱县北部,距县城10km,面积131km2。辖大歇、双坝、高杨、双会、干柏、龙王、方斗、黄山、龙泉、流水10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大歇村。大歇中学不稳定斜坡位于大歇镇场镇南东侧,行政区划属大歇村,中心坐标1080648.40,30040.28,距离石柱县县城运距约10km,距离大歇高

7、速路下道口约4km。其北西侧为大歇中学及大歇场镇。工程区交通条件较方便,详情见图0.1-1。图0.1-1 工程区交通位置图0.3 初步设计阶段评估意见、建议及执行情况2021年10月14日,中国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地质灾害防治顾问部出具了石柱县大歇镇集镇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工程初步设计认定意见。认定意见与建议:1、初步设计的地质依据是经重庆市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审查通过的重庆市石柱县大歇镇集镇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工程期查报告,编制依据充分。2、石柱县大歇镇集镇地质灾害各地质灾害点危及对象明确,共危及居民231户1824人、学校、市政管线、公路及耕地等,直按经济总损失约7418.75万元。蜂子岩

8、危岩带2020年6月18日发生整体崩塌,崩塌体体积约7000m3,损毁房屋4间;大歇中学不稳定斜坡于2020年6月14日至16日强降雨期间,共发生19处强变形,2018年7月,该斜坡后方曾发生崩塌,损毁房屋1间;瓦窑坝泥石流2020年6月发生泥石流,造成2户居民房屋损毁,已因此对石柱县大歇镇集镇地质灾害进行综合治理是必要的。3、初步设计根据地灾点的地形地貌及工程地质特征,以及保护对象的分布拟定治理方案,从技术可靠性、施工可行性、投资合理性及环境适应性等方面进行综合比较后,设计推荐采用“抗滑桩+松散崩塌体清除+截排水+损坏挡墙修复+植被恢复”对蜂子岩危岩带的不稳定斜坡进行治理、设计推荐采用“危岩

9、锚固+局部危岩清除+支撑嵌补+孤石清除+被动防护网”对蜂子岩危岩带的危岩进行治理、设计推荐采用“抗滑桩板墙+截排水+危岩锚固+局部危岩清除+被动防护网+孤石清除”对大歇中学不稳定斜坡进行治理、设计推荐采用“滑体清除+泥石流堆积物清除+拦挡墙+截排水+损毁公路修复+植被恢复”对瓦窑坝泥石流进行治理的方案基本可行。4、初步设计治理范围与勘查报告的咨询评估确定的范围基本一致,防治工程的总体布置基本可行,各结构类型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初步设计基本达到本阶段设计深度要求。5、由于地质灾害治理特殊性,设计单位应加强配合施工工作,做到“动态设计,信息化施工”。6、建议意见:(1)、下阶段应根据治理工程布置区域

10、的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条件等细化优化工程布置。下阶段进一步核实不稳定斜坡下滑推力,细化优化抗滑桩结构设计。(2)、鉴于危岩的特殊性,危岩体边界条件、裂隙延伸情况及空间儿何分布难以准确查清和在平面成剖面图上准确表示,建议下阶段设计人员应到现场与地质人员相互配合,核实危岩体空间形态特征及规模,细化优化工程布置。(3)、下阶段根据相关规定及要求,细化和完善监测设计及施工组织设计。进一步落实水电搭接点;核实优化二次转运距离。(4)、治理工程实施过程中,加强生态环境植被保护工作,严禁随意破坏既有生态植被。根据中国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地质灾害防治顾问部的评估意见和建议,补充完善了相应的内容,并对

11、设计报告中的其他错漏,进行了修改。0.4 初步设计报告的主要结论(1)初步设计报告的主要结论1)石柱县大歇镇集镇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工程项目位于位于石柱县大歇镇,其中,大歇中学不稳定斜坡影响范围内威胁居民160户647人和大歇中学师生839人。地灾体一旦失稳,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3387.1万元。为确保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确保社会安定,保持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及时对石柱县大歇镇集镇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工程全面实施综合治理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2)大歇中学不稳定斜坡影响范围内威胁居民160户647人和大歇中学师生839人。根据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标准中的有关规定:大歇中学不稳定斜坡整体防治工程等级为一

12、级,按分区统计:1区、2区防治工程等级为二级;3区、1区、2区、3区、1区防治工程等级为一级。3)石柱县大歇镇集镇大歇中学不稳定斜坡治理工程推荐设计方案:“抗滑桩板墙+截排水+危岩锚固+局部危岩清除+被动防护网+孤石清除”推荐设计方案成熟可靠、经济合理,方案可行。0.5 设计依据0.5.1 设计基本依据(1)石柱县大歇镇集镇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工程详细勘查报告,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205地质队,2021年6月。(2)石柱县大歇镇集镇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工程初步设计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205地质队,2021年10月。(3)石柱县大歇镇集镇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工程初步设计计专家组审查意见(2021年7

13、月19日)。(4)石柱县大歇镇集镇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工程初步设计认定意见(中国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地质灾害防治顾问部,2021年10月14日)。0.5.2 设计技术依据(1)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标准(DBJ50/T-029-2019);(2)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B50/ T 143-2018);(3)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 0219-2006);(4)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GBT32864-2016);(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版);(6)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

14、-2011);(8)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9)水电水利工程预应力锚索施工规范(DL/T5083-2010)。(10)重庆市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定(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2006年1月);0.6 工程特征表表0.6-1 工程特征表工程位置大歇中学不稳定斜坡位于大歇镇场镇南东侧,行政区划属大歇村,中心坐标1080648.40,30040.28,距离石柱县县城运距约10km,距离大歇高速路下道口约4km。其北西侧为大歇中学及大歇场镇。水文、气象特征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属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总的气候特点是:气候温和差异大,降水充

15、足但分布不均,云雾多日照不足,霜雪少(中山区除外)无霜期长。春季气温回暖快但不稳定,常有低温、寒潮出现,山区多冰雹;夏季受太平洋的副热带高压和伊朗高压交替控制,高温高湿,常形成伏旱;秋季冷空气活动频繁,多秋绵雨;冬季天气干冷,多云雾、少雨雪。据气象局资料,最大年降雨量1544.3mm(1979年),最小年降雨量783.2mm(1977年),多年平均降雨量1163.3mm,降雨集中在每年的59月,降雨量约占全年降雨量的65%,多年平均最大日降雨量104mm,日最大降雨量178.3mm(1971年6月1日)。多年平均气温16.5;极端最低气温-4.7(1977年1月29日),极端最高气温40.2,(2006年8月19日)。平均相对湿度81%,绝对相对湿度17.6毫巴,多偏北风,年平均风速1.9m/s,年最大瞬时风速达20m/s。工程区整体位于长江水系。三峡水库建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