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江新城双龙路道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直接详勘)

上传人:liy****000 文档编号:279602247 上传时间:2022-04-20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滨江新城双龙路道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直接详勘)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滨江新城双龙路道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直接详勘)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滨江新城双龙路道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直接详勘)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滨江新城双龙路道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直接详勘)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滨江新城双龙路道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直接详勘)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滨江新城双龙路道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直接详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滨江新城双龙路道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直接详勘)(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滨江新城双龙路道路工程地质详细勘察滨江新城双龙路道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直接详勘)CHONGQING SURVEYING INSTITUTE 目 录1 工作概况11.1 任务由来、工作依据和技术标准、工程概况及勘察目的11.1.1 任务由来11.1.2 工作依据和技术标准11.1.3 工程概况11.1.4 勘察目的与任务11.1.5 以往工作程度11.2 勘察工作布置原则、完成工作量和勘察质量评述21.2.1勘察工作范围21.2.2 岩土工程勘察等级21.2.3 勘察工作布置21.2.4 任务完成情况21.2.5勘探工作质量评述22 自然地理概况32.1 地理位置32.2 气象32.3水文33

2、 工程地质条件33.1 地形、地貌33.2 地层岩性33.3地质构造43.4 地震43.5 水文地质条件43.6 岩、土可挖性分级53.7不良地质现象与特殊性岩土54 测试成果整理分析与选用54.1室内岩石试验54.2横波(剪切波)测试资料54.3纵波测试资料64.4室内土工试验成果的整理与选用65 设计参数取值原则及设计参数建议值66 场地工程地质评价76.1线路稳定性及建筑适宜性76.2分段工程地质评价76.2.1 K0+000K0+120半挖半填路基段76.2.2 K0+120K0+220挖方路基段96.2.3 K0+220K0+340半挖半填路基段116.2.4 K0+340K0+54

3、0半挖半填路基段116.2.5 K0+540K0+600一般路基段126.2.6 K0+600K0+800左侧挖方路基段右侧一般路基段136.2.7 K0+800K0+880填方路基段136.2.8 K0+880K1+140填方路基段136.2.9 K1+140K1+360挖方路基段146.2.8 K1+360K1+473.738填方路基段156.3拟建挡墙工程地质评价156.4拟建道路对相邻建构筑物的影响166.4.1对电力管沟的影响166.6地下水作用167结论与建议16附件:1. 岩、土物理力学试验报告2. 波速测试报告附图:1. 勘探点平面布置图 1张2. 工程地质断面图 31张3.

4、工程地质柱状图 87孔滨江新城双龙路道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直接详勘)1 工作概况1.1 任务由来、工作依据和技术标准、工程概况及勘察目的1.1.1 任务由来受重庆市江津区滨江新城开发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业主”)的委托,我院承担了江津区滨江新城双龙路道路工程地质详细勘察工作,该项目的设计工作由南京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承担。1.1.2 工作依据和技术标准 本次勘察依据如下: 我院与甲方签定的建设工程勘察合同; 设计提供的工程地质勘察技术要求; 甲方提供的平面图及线路纵断面图(电子图)。本次勘察主要执行:市政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174-2014);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

5、-2015);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G B02-2013);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1.1.3 工程概况拟建德滨路为城市次干道,标准路幅宽度约29米,双向四车道,起点与清栖路相接,终点与德感滨江路相接,线路总体呈北西南东走向,全长约1473.738千米,起讫里程为K0+000K1+473.738,起点设计标高278.380m,终点设计标高220.625m,-0.40-4.70,主要为挖方路基段与填方路基段,道路最大挖方边坡高度分别为22.30m(K0+660)、最大填方边坡高度为16.00m(K0+080)。因与拟建道路首尾相连接的清栖路和德感滨江路已完成施工,本次拟

6、建道路实施起点为K0+18.026,实施终点为K1+466.171。拟建道路区内现分布一条简易道路,K0+000K1+120基本在现有简易道路基础上进行改直扩宽,K1+120终点为新建道路。另在里程K0+873K0+900、K0+965K1+018、K1+100K1+132道路右侧坡脚处设置三座挡墙。1.1.4 勘察目的与任务勘察目的:根据编制施工图设计文件的需要,收集已有的岩土工程勘察资料和水文资料,对工程部位实施勘察,为编制施工图设计文件提供工程地质依据。勘察任务: 查明拟建工程沿线的地形地貌特征; 查明拟建工程沿线的地质构造、地层岩性; 查明拟建工程沿线各段岩土的类型、分布状况,岩土的工

7、程地质特征和提供设计所需的岩土物理力学参数; 查明拟建工程沿线有无不良地质,若有不良地质现象,还应查明其成因、类型、性质、分布、发生和诱发条件、发展趋势及危害程度,论证对拟建工程稳定性的影响程度,并提出计算参数及整治措施的建议; 查明沿线的水文地质条件,判定地下水对工程的影响程度,并提出处理措施建议;评价边坡的稳定性,预测因工程活动引起的稳定性的变化情况,确定边坡的最优坡形和坡角。1.1.5 以往工作程度沿线以往的工程地质工作程度较高,1977年四川省地矿局南江水文地质大队出版了重庆幅1:2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1986年1990年由四川省地矿局二八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作1:5万城市区域地质

8、调查(重庆幅);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607地质队2012年完成的重庆市江津区2012年地质灾害再排查报告;通过对以往的工程地质工作的研究,对拟建线路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质灾害等工程地质条件有较详细的了解。1.2 勘察工作布置原则、完成工作量和勘察质量评述1.2.1勘察工作范围勘察工作按拟建道路工程项目进行,调查范围为拟建道路边线范围外侧各50m。1.2.2 岩土工程勘察等级本工程的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复杂程度为中等复杂场地,地基复杂程度为中等复杂地基,综合以上因素,本次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表1.2.2-1场地复杂程度类别判定表 等级复杂程度划分依据二级中等复杂不良地质作用不发育1.2

9、.3 勘察工作布置本次勘察是在利用前期资料和搜集其它勘察资料的基础上有目的、有重点进行,以机械岩芯钻探为主,同时辅以地面调查、物探、人工螺旋钻、原位测试和室内试验手段,以期查明岩体结构、完整性、地下水,岩层裂隙发育规律和特征。钻孔布置原则:一般路基:根据地形地貌的变化情况每间隔4060m布设1条横断面。地形比较平坦的区域取大值;地形起伏较大、微地貌变化较多的区域取小值。每条横断面布设23个勘探点,勘探点采用钻探、人工螺纹钻、地质点相结合方式,勘探点间距3040m。其中1/3的钻孔为技术性钻孔。技术性钻孔钻至设计路面标高下稳定岩土层35m,一般性钻孔钻至设计路面标高下稳定地层13m。对于线路沿线

10、的鱼塘、水田,采取人工螺纹钻的方式,查明其淤泥厚度。深路堑:根据边坡高度的差异,每间隔2040m布设1条横向勘探断面,高度大的边坡取小值;高度小的边坡取大值,横向勘探孔间距取3040m,每条横断面布设24个钻孔,其中1/3的钻孔为技术性钻孔。技术性钻孔钻至稳定岩土层35m,一般性钻孔钻至稳定岩土层13m。高路堤:对高路堤每间隔2040m布设1条横向勘探断面,每条横断面布设24个钻孔,其中1/3的钻孔为技术性钻孔。技术性钻孔钻至稳定岩土层35m,一般性钻孔钻至稳定岩土层13m。陡坡路堤:堤根据边坡高度的差异,每间隔3050m布设1条横向勘探断面,每条断面布设24个钻孔。技术性钻孔不少于总孔数的1

11、/3。技术性钻孔钻至设计路面标高下稳定岩土层35m,一般性钻孔钻至设计路面标高下稳定地层13m,技术性钻孔兼作取样孔。钻孔取样:岩样:技术性钻孔作为岩样孔。线路路基部分,填方路基段在中等风化岩面下1.0m处采集岩样,挖方路基段在设计路面下采集岩样;挖方边坡段,在边坡高度1/21/3处采集岩样;在预计采样位置若遇岩性变化分层,则增加取样。岩石试验统计按地质年代、地貌、岩性等的差异分段进行,每段参与统计的样本数不少于9个。土样:在道路沿线土层厚度较大区域,采集土样进行土工常规测试。水样:在进行抽水试验钻孔中采取地下水进行水质分析。原位测试:剪切波测试:在填方区钻孔中选取2个钻孔作剪切波测试,了解土

12、体的等效剪切波速。纵波测试:在挖方区选取1个钻孔进行纵波测试,了解岩体的完整性。抽水试验:在地势较低或土层较厚地段选取1个钻孔进行简易抽水试验。1.2.4 任务完成情况任务接手后,我院于2017年3月11日全面开展外业勘察工作,于同年3月25结束外业勘察工作,全面转入内业资料整理。本次勘察具体完成的实物工作量见表1.2.4-1。表1.2.4-1工作量完成情况一览表 工程地质测绘(1:500)km2机械岩芯钻探重型动力触探原位测试取样进尺/孔数(m/个)(m/孔)剪切波(m/孔)纵波(m/孔)岩样(组)土样(组)0.301142.40/8716.80/215.00/29.00/12171.2.5

13、勘探工作质量评述接到本工程的勘察任务后,项目组成员对拟建立交场地进行了踏勘,并熟悉设计方案和前期的相关勘察报告,然后严格按国家现行规范和设计单位提出的勘察技术要求编制勘察方案。本工程的勘察外业见证工作由重庆新鼎岩土工程有限公司完成,外业见证员:*,外业见证编号:*,联系电话。本报告的勘察成果采用重庆市独立坐标系统、黄海高程系,测量采用天宝R8(RTK)进行放测 (详见测量成果表)。经复核,钻孔定位达到精度要求。钻探采取率土层达到60以上,岩层达到80以上。钻探、采样工作严格执行规范的强制性条文。在地基持力层范围内分层采集了岩样或土样进行了室内试验;进行室内岩石试验及波速测试的单位均具有相应的资

14、质并通过计量认证,试验成果已加盖CMA计量认证标志。勘探成果满足规范要求;内业工作严格按规范进行工作组织,工程地质剖面图采用理正工程地质勘察CAD成图,成果资料符合国家有关规范要求,勘察报告可供施工图设计使用。拟建道路沿线大部分为农耕区,除区内简易道路外,其余地段基本保持原始地貌,且沿线居民房基本拆迁完毕,各钻孔除极个别稍有移位外,其余均能原位实施,本次勘察工作重点突出,基本查明了拟建场地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特征,满足规范要求,可供设计使用。2 自然地理概况2.1 地理位置拟建工程项目位于江津区德感镇旁,其行政区划为江津区滨江新城,与拟建道路首尾端相连接的清栖路和德感滨江路已完成施工,区内现分布一条简易道路,交通方便。2.2 气象根据重庆市气象局资料,勘察区内的气象特征具有空气湿润、春早夏长、冬暖多雾、秋雨连绵的特点。(1)气温。多年平均气温()18.3;极端最高气温()43(2006年8月15日);日最低气温-1.8(1975年12月15日)。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7.7。最冷月(一月)平均最低气温():5.7;最大平均日温差:11.9,出现日期:1953年7月。最热月(八月)平均气温():28.1。(2)湿度。年蒸发量(毫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