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期末试题及答案汇编

上传人:1824****985 文档编号:279552793 上传时间:2022-04-2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0.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原期末试题及答案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马原期末试题及答案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马原期末试题及答案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马原期末试题及答案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马原期末试题及答案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原期末试题及答案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原期末试题及答案汇编(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马原期末试题及答案(精) 长沙学院2022级(理工科)本科各专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A卷 一、单选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填入附表一。多选不给分。每题1分,共30分)。 1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 A )。 A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 D )。 A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

2、的合唱” B工人罢工和起义 C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 D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3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C )。 A消灭阶级、消灭国家 B实现人权 C实现共产主义 D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 4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 B )的基本问题。Zzzz A唯心主义哲学 B全部哲学 C唯物主义哲学 D一部分哲学 5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D )。zzzz A实践性 B运动性 C客观性 D物质性 6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 )。zzzz A客观实在性 B实物性 C结构性 D可分性 7.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D )。zzzz 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 B用来

3、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 C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D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8印度一位教授曾对一棵树算了两笔不同的账:一棵正常生长50年的树,按市场上的木材价格计算,最多值300多美元;但从它产生的氧气、减少大气污染、涵养水源、可以为鸟类与其他动物提供栖息环境的生态效益看,则值20万美元。这种算账方法强调了(C ) A事物存在的客观性 B人类认识的主观性 C事物联系的多样性 D事物运动的规律性zzzz 9时间是指(C )。zzzz A物质运动的广延性 B物质运动的绝对性 C物质运动的持续性 D物质运动的规律性 10商品最本质的因素是( C ) A使用价值 B交换价值 C价

4、值 D价格 11货币的五种职能中最基本的是(D )。 A世界货币和贮藏手段 B贮藏手段和支付手段 C价值尺度与价格标准 D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 12马克思主义认为,从实践的活动机制看,实践是(C )。zzzz A生活、行为、现实、事实等感性活动 B科学实验 C主体与客体通过中介相互作用的过程 D道德行为和政治活动 13“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D )。 A自然界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 C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1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的基础是(D )。zzzz A客观世界 B感觉 C思维 D实践 15真

5、理与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C )。 A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绝对对立的 B没有相互转化的可能性 C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两者之间没有原则区别 16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C )。 A社会意识 B地理条件 C生产方式 D人口因素 17划分生产关系类型的基本标志是(B ) A产品的分配形式 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C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 D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性质 18上层建筑系统由两大部分组成,这两大部分是(C ) A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 B国体和政体 C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 D政治法律制度和政治法律思想 19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C ) A阶级斗争 B改革开放 C社会基本矛盾 D

6、科学技术革命20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B )的矛盾。 A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B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C简单劳动和抽象劳动 D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 21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是(B )之间的对立。 A商品与商品 B商品与货币 C资本与雇佣劳动 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22某资本家工厂有不变资本200万元,可变资本40万元,剩余价值率为100%,该工厂的利润率为(D ) A 150% B 25% C 37% D 17% 23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是( C) A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 B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生产资本 C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D不变资本、可变资本

7、、流通资本 24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B )。 A社会总产品的构成问题 B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C社会资本的循环问题 D社会资本的周转问题 25.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 A )。 A工人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B工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C工人劳动创造的价值 D工人劳动的报酬 26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是(C ) A生产相对不足 B生产严重不足 C生产相对过剩 D生产绝对过剩27.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A ) A金融资本 B银行资本 C工业资本 D商业资本28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的根本目的是(D )。 A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形式 B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C消

8、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 D实现社会成员的共同富裕和全面发展 29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主要依据是(C )。 A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尖锐化 B现代无产阶级的日益壮大 C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D个别企业有组织的生产与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30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最终目标是(D ) A夺取政权,消灭资产阶级 B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C实行按劳分配 D实现共产主义 二、多选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个以上正确答案,请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填入附表二。少选、 多选、错选不给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

9、要组成部分是(BCD )。zzzz 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哲学 E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2.下列选项中,属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有(ACD )。 A人口因素 B民族构成 C地理环境 D生产方式 E风俗习惯3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下列属于剩余价值转化形式的是( ABCDE )。 A产业利润 B商业利润 C银行利润 D借贷利息 E地租 4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是(AB )。 A劳动者拥有人身自由 B劳动者没有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生产资料 C劳动者被雇佣 D劳动者失业了 E劳动者以劳动为乐 5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揭示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ABCDE

10、)。 A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B劳动成为人生快乐的巨大源泉 C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D阶级消灭、国家消亡 E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 三、简答题(下列4小题,每题必作。每小题6分,共24分)。 1简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zzzz 答:(1)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对程的始终。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3分)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的统一。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第二,矛盾的

11、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3分) 2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答:实践之所以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2分)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其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而单从主观方面或客观方面都无法判明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只能通过一种能够把主观同客观联系、沟通起来的桥梁,这就是人们的社会实践,舍此别无它路。(2分) 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是联结主观和客观的“桥梁”,它不仅具有普遍性,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可以使主观与客观相对照而直接检验出主观认识是否与客观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

12、度。这就决定了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2分) 3什么是经济全球化?其内容是什么? 答:经济全球化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超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过程。(2分)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多样性的: 一是生产的全球化。以跨国界组织生产为核心,以全球化生产体系的形成和建立为标志,使世界各国的生产活动不再孤立地进行,而是成为全球生产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1分) 二是贸易的全球化。国际贸易迅速扩大,服务贸易发展迅速,参与贸易的国家急剧增加。国际贸易增长率大大高于世界经

13、济增长率。(1分) 三是金融的全球化。国际债券市场融资规模迅速扩大;基金市场迅速成长;金融市场高度一体化。(1分)四是企业经营全球化。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的主体。(1分) 4简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 答:第一,各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2分)第二,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重要条件。(2分) 第三,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现实原因。(2分) 四、辨析题(下列3小题,每题必作。每小题6分,共18分) 1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答:这种说法是正确的。(2分)因为人类社会与“动物社

14、会”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实践,社会生活各项内容也归根结底在于实践。 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内在地包含着三重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其意识的关系,而这些关系又构成了基本的社会关系,即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实践以浓缩的形式包含着 全部社会关系,它构成了社会关系的发源地。(2分) 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实践有三种基本类型,即创造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创立和发生社会关系的实践以及创造精神文化的实践。这三种实践构成了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1分) 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社会发展不过是人的实践活动在时间中的展开。物质生产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改造社会的实践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实践的发展也就推动着社会的发展。(1分) 2英雄是历史的剧作者,人民群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