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范例

上传人:1824****985 文档编号:279551945 上传时间:2022-04-20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3.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物理..范例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三物理..范例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高三物理..范例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高三物理..范例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高三物理..范例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物理..范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物理..范例(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物理(天体运动练习题). 二、计算题 1、科学家在地球轨道外侧发现了一颗绕太阳运行的小行星,经过观测该小行星每隔t 时间与地球相遇一次,已知地球绕太阳公转半径是R ,周期是T ,设地球和小行星都是圆轨道,求小行星与地球的最近距离。 2、随着我国“神舟五号”宇宙飞船的发射和回收成功。标志着我国的航天技术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飞船绕地球在圆轨道上运行时,半径为r 1,要进入半径为r 2的更高的圆轨道,必须先加速进入一个椭圆轨道,然后再进入圆轨道。已知飞船在圆轨道上运动速度大小为,在A 点通过发动机向后以速度大小为u (对地)喷出一定质量气体,使飞船速度增加到v 进入椭圆轨道

2、。(已知量为:m 、r 1、r 2、v u )求:飞船在轨道I 上的速度和加速度大小。 发动机喷出气体的质量m 。 3、2022年10月15日9时整,我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飞船绕地球14圈后,于10月16日6时23分安全返回。若把“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绕地运行看作是在同一轨道上的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地球半径为R ,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 。 (1)试估算“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绕地球运行的周期T 为多少秒?(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2)设“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绕地球运行的周期为T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地球半径为R ,用T 、g 、R 能求出哪些与“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有关的物理量?分

3、别写出计算这些物理量的表达式(不必代入数据计算)。 4、1997年8月26日在日本举行的国际学术大会上,德国Max Plank 学会的一个研究组宣布了他们的研究结果:银河系的中心可能存在一个大“黑洞”,“黑洞”是某些天体的最后演变结果。 (1)根据长期观测发现,距离某“黑洞”6.01012 m 的另一个星体(设其质量为m 2)以 2106 m/s 的速度绕“黑洞”旋转,求该“黑洞”的质量m 1。(结果要求两位有效数字) (2)根据天体物理学知识,物体从某天体上的逃逸速度公式为R Gm v 1 2 ,其中引力常量G=6.671011 N m 2 kg 2 ,M 为天体质量,R 为天体半径,且已知

4、逃逸的速度大于真空中光速的天体叫“黑洞”。请估算(1)中“黑洞”的可能最大半径。(结果只要求一位有效数字) 5、一宇航员抵达一半径为R 的星球表面后,为了测定该星球的质量M ,做如下的实验,取一根细线穿过光滑的细直管,细线一端栓一质量为m 的砝码,另一端连在一固定的测力计上,手握细线直管抡动砝码,使它在竖直平面内做完整的圆周运动,停止抡动细直管。砝码可继续在同一竖直平面内做完整的圆周运动。如图11所示,此时观察测力计得到当砝码运动到圆周的最低点和最高点两位置时,测力计得到当砝码运动到圆周的最低点和最高点两位置时,测力计的读数差为F 。已知引力常量为G ,试根据题中所提供的条件和测量结果,求(1

5、)该星球表面重力加速度;(2)该星球的质量M 。 B 6、2022年1月4日和1月25日,美国“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车分别登陆火星,同时欧洲的“火星快车”探测器也在环火星轨道上开展了大量科学探测活动。科学家们根据探测器返回的数据进行分析,推测火星表面存在大气,且大气压约为地球表面大气压的1/200, 火星直径约为地球的一半,地球的平均密度地=5.5103kg/m 3 ,火星的平均密度火=4.0103kg/m 3 。请根据以上数据估算火星大气质量是地球大气质量的多少倍?(地球和火星表面大气层的厚度均远远小于球体的半径,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7、1967年,剑桥大学研究生贝尔偶尔发现一个奇怪

6、的射电源,它每隔1.337s 发出一个脉冲信号,贝尔的导师曾认为他们可能和外星文明接上头,后来大家认识到,事情没有那么浪漫,这种信号是由一种星体发射出来的,这类星体被定名为“脉冲星”。“脉冲星”的特点是脉冲周期短,而且高度稳定,这意味着脉冲星一定进行着准确的周期运动,自转就是一种很准确的周期运动。 (1)已知蟹状星云的中心星PSR0531+21是一颗脉冲星,其脉冲现象来自于自转,且自转周 期为T=3.310-2 s ,设阻止该星体离心瓦解的力是万有引力,请估计PSR0531+21的最小密度。 (2)如果PSR0531+21的质量等于太阳质量,该星的最大可能半径是多少?(太阳质量是 M 0=2.

7、01030kg,万有引力常量G=6.6710-11N m 2/kg 2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8、2022年10月15日9时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发射成功, “神舟”五号进入太空后将先以远地点350公里、近地点200公里的椭圆形轨道运行,实施变轨后,进入343公里的圆轨道,共绕地球飞行14圈。16日6时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神舟”五号飞船在返回时先要进行姿态调整,飞船的返回舱与留轨舱分离,返回舱以近8km/s 的速度进入大气层,当返回舱距地面30km 时,返回舱上的回收发动机启动,相继完成拉出天线、抛掉底盖等动作。在飞船返回舱距地面20km 以下的高度后,速度减为200m/s

8、而匀速下降,此段过程中返回舱所受空气阻力为f=12 v 2 S ,式中为大气的密度,v 是返回舱的运动速 度,S 为与形状特征有关的阻力面积。当返回舱距地面高度为10km 时,打开面积为1200m 2 的降落伞,直到速度达到80m/s 后匀速下落。为实现软着陆(即着陆时返回舱的速度为0),当返回舱离地面12m 时反冲发动机点火,使返回舱落地的速度减为零,返回舱此时的质量 27103 kg 。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和回收,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有了新的重大突破。 (1)若使航天飞船在无动力作用的情况下的圆轨道上绕地球飞行,则飞行速度多大?(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2)用字母表示出返回舱在

9、速度为200m/s 时的质量。 (3)反冲发动机的平均反推力是多少? (4)“神舟”宇宙飞船在环绕地球的椭圆轨道上运动,设卫星的质量为m ,近地点速度为v 1、远地点速度为v 2,若此时发动机关闭,宇宙飞船从近地点到远地点地球引力做了多少功?(结果用上述字母表示) 9、宇宙员在月球表面完成下面实验:在一固定的竖直光滑圆弧轨道内部最低点静止一质量 为m 的小球(可视为质点)如图所示,当施加给小球一瞬间水平冲量I 时,刚好能使小球在竖直面内做完整圆周运动.已知圆弧轨道半径为r ,月球的半径为R ,万有引力常量为G.若在月球表面上发射一颗环月卫星,所需最小发射 速度为多大?轨道半径为2R的环月卫星周

10、期为多大? 10、宇航员在某一星球上以速度v0竖直向上抛出一小球,经过时间t,小球又落回到原抛出点,然后他用一根长为l的细绳把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悬挂在o点,使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现在最低点给小球一个水平向右的冲量I,使小球能在竖直平面内运动,若小球在运动的过程中始终对细绳有力的作用,则冲量I满足什么条件? 11、神舟五号载入飞船在绕地球飞行的第5圈进行变轨,由原来的椭圆轨道变为距地面高度h=342km的圆形轨道。已知地球半径R=6.37103km,地面处的重力加速度g=10m/s2。试导出飞船在上述圆轨道上运行的周期T的公式(用h、R、g表示),然后计算周期T的数值(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1、。 12、某颗同步卫星正下方的地球表面上有一观察者,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到被太阳光照射的该同步卫星。试问秋分这一天(太阳光直射赤道)从日落时起经过多长时间,观察者恰好看不见该卫星。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自转周期为T。不考虑大气对光的折射 13、)2022年10月15日,我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的航天事业发展到了很高的水平。飞船在绕地球飞行的第5圈进行变轨,由原来的椭圆轨道变为距地面高度为h的圆形轨道。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求: (1)飞船在上述圆轨道上运行的速度v; (2)飞船在上述圆轨道上运行的周期T. 14、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可认为

12、先将卫星发射至距地面高度为h1的圆形近地轨道上,在卫 星经过A点时点火(喷气发动机工作)实施变轨进入椭圆轨道,椭圆轨道的近地点为A,远地点为B。在卫星沿椭圆轨道(远地点B在同步轨 道上),如图14所示。两次点火过程都使卫星沿切向 方向加速,并且点火时间很短。已知同步卫星的运动 周期为T,地球的半径为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 求: (1)卫星在近地圆形轨道运行接近A点时的加速度大 小; (2)卫星同步轨道距地面的高度。 图14 15、地球可近视为一个R=6400km的球体,在地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g=9.8m/s2,试估算地球 的平均密度 。 在古时候,人们通常认为地球是扁平的。想象地球真的不

13、是一个球体,而是一个厚度为H的无限大的盘子,如果想体验与真正地球表面一样的重力加速度,那么H的值是多大? 提示: 假定两种模型地球的密度一样大; 如果是电荷均匀分布的无限大的这种圆盘(单位面积上的电荷量为),圆盘外的电 场强度为E=2kH(k为静电力恒量); 由电场和重力场类比,它们的对应物理量是:Eg,Gk,mq; G=6.671011Nm2/kg2 16右图为某报纸的一篇科技报道,你能发现其 中的科学性问题吗?请通过必要的计算加以说 明。下面的数据在你需要时可选用。 引力常量G6.71011Nm2/kg2;地球表面 重力加速度g10m/s2;地球半径R6.4106m; 地球自转周期T8.6

14、104s;地球公转周期T 3.2107s。(210;7080的立方根约取 4.2) 17、目前人们广泛采用GPS全球定位系统导航, 这个系统空间星座部分共需要24颗卫星绕地球 运转,工作卫星分布在6个圆形轨道面内,每时每刻任何一个地区的地平线上空至少保持4颗卫星传递信息。其对时钟要求精度很高,科学家们采用了原子钟作为计时参照(如:铯原子钟定义的1秒是铯133原子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级之间跃迁所对应的辐射的9192631770个周期所持续的时间,其计时十分精确,10万年内误差不大于1秒),这样导航定位误差可控制在12米之内,甚是高明!这种卫星绕地球运行的周期T为12小时,地球半径用R 表示,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用g表示,电磁波传播速度用C表示。 (1)这种卫星与地球同步卫星相比较,其轨道高度是高还是低? (2)这种卫星将电磁信号传于其某时刻地面上的正对点时,所用时间t=?(说明:卫星、地面上该点、地心三点共线,结果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 18、2022年1月4日美国“勇气”号火星车在火星表面成功登陆,登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