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小池诗配画 小池诗配画篇(一):小池古诗配画图片 小池 [唐]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 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池》是宋朝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小巧、精致,宛如一幅花草虫鸟彩墨画画面之中,池、泉、流、荷和蜻蜓,落笔都小,却玲珑剔透,活力盎然第一句写小池有活水相通次句写小池之上有一抹绿荫相护第三句写小荷出水与小池相伴结句写蜻蜓有情,飞来与小荷为伴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景物的喜欢之情 译文 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阴倒映水面是爱好晴天和风的轻柔 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淘气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解释 泉眼:泉水的出口惜:吝惜 照水:映在水里晴柔:晴天里温和的风光 尖尖角:初出水端还没有伸张的荷叶尖端 上头:上面,顶端为了押韵,“头”不读轻声 赏析 此诗是一首新颖的小品一切都是那样的细,那样的柔,那样的富有情意它句句是诗,句句如画,表示了明媚的初夏风光,自然朴实,又诚恳感人这首诗描写一个泉眼、一道细流、一池树阴、几支小小的荷叶、一只小小的蜻蜓,构成一幅生动的小池风物图,表现了大自然中万物之间亲近和谐的关系。
开头“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两句,把读者带入了一个小巧精致、温和宜人的境界之中,一道细流缓缓从泉眼中流出,没有一点声音;池畔的绿树在斜阳的照射下,将树阴投入水中,明暗斑驳,明显可见 一个“惜”字,化无情为有情,仿佛泉眼是由于珍爱涓滴,才让它无声地缓缓流淌;一个“爱”字,给绿树以生命,貌似它是热爱这晴柔的风光,才以水为镜,呈现自己的绰约风姿三、四两句,诗人犹如一位高明的摄影师,用快镜拍摄了一个妙趣横生的镜头:“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时序还未到盛夏,荷叶刚刚从水面露出一个尖尖角,一只小小的蜻蜓立在它的上头一个“才露”,一个“早立”,前后照应,逼真地描绘出蜻蜓与荷叶相依相偎的情景杨万里写诗看法师法自然,他对自然景物有浓重的兴趣,常用新颖活泼的笔调,平易通俗的语言,描绘日常所见的平凡景物,尤其擅长抓获景物的特征及稍纵即逝的变化,形成情趣盎然的画面,因而诗中弥漫浓郁的生活气息古诗今译泉眼悄无声是珍惜细细的水流,树阴映水面是它热爱晴日的温柔小小的嫩荷刚露出紧裹的叶尖,早飞来心爱的蜻蜓站立在上头美术家朱宣咸以杨万里《小池》诗意而创作的中国画作品《小荷才露尖尖角》,分外形象与生动地反映了这一诗情画意。
小池诗配画篇(二):夏天的古诗十三首诗配画 初夏,石榴花逐渐开放了,绿叶衬红花,美观极了远望,它像一片烘烘燃烧的烈火,又像黄昏升起的红艳艳的晚霞 1、《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终究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仲夏》 唐樊旬 江南仲夏天,时雨下如川 卢桔垂金弹,甘蕉吐白莲 3、《孟夏》 唐贾龠 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 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 4、《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5、《夏景》 明朱瞻基 景雨初过爽气清,玉波荡漾画桥平 穿帘小燕双双好,泛水闲鸥个个轻 6、《夏意》 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7、《闻蝉》 唐耒鹄 绿槐影里一声新,雾薄风轻力未匀 莫道闻时总惆怅,有愁人有不愁人 8、《夏日六言》 宋陆游 溪涨清风拂面,月落繁星满天 数只船横浦口,一声笛起山前 9、《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10、《夏日对雨》 唐裴度 登楼逃盛夏,万象正埃尘。
对面雷嗔树,当街雨趁人 檐疏蛛网重,地湿燕泥新 吟罢清风起,荷香满四邻 11、《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猛然闭口立 12、《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乳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13、《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