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印发物业承接查验办法的通知建房 2010165 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0年 10 月 21 日各省、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直辖市房地局(建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为了规范物业承接查验行为, 加强前期物业管理活动的指导和监督,维护业主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和 物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我部制定了物业承接查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贯彻执行执行中的情况,请及时告知我部房地产市场监管司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二一年十月十四日物业承接查验办法第一条为了规范物业承接查验行为,加强前期物业管理活动的指导和监督,维护业主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物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物业承接查验, 是指承接新建物业前, 物业服务企业和建设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共同对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进行检查和验收的活动第三条物业承接查验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客观公正、权责分明以及保护业主共有财产的原则第四条鼓励物业服务企业通过参与建设工程的设计、施工、分户验收和竣工验收等活动, 向建设单位提供有关物业管理的建议,为实施物业承接查验创造有利条件。
第五条国务院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全国物业承接查验活动的指导和监督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物业承接查验活动的指导和监督工作第六条建设单位与物业买受人签订的物业买卖合同,应当约定其所交付物2 业的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配置和建设标准第七条建设单位制定的临时管理规约, 应当对全体业主同意授权物业服务企业代为查验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事项作出约定第八条建设单位与物业服务企业签订的前期物业服务合同,应当包含物业承接查验的内容前期物业服务合同就物业承接查验的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建设单位与物业服务企业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履行;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按照通常标准或者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标准履行第九条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物业买卖合同的约定,移交权属明确、资料完整、质量合格、功能完备、配套齐全的物业第十条建设单位应当在物业交付使用15 日前,与选聘的物业服务企业完成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承接查验工作第十一条实施承接查验的物业,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取得规划、消防、环保等主管部门出具的认可或者准许使用文件,并经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二)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通信、公共照明、有线电视等市政公用设施设备按规划设计要求建成,供水、供电、供气、供热已安装独立计量表具;(三)教育、邮政、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环卫、社区服务等公共服务设施已按规划设计要求建成;(四)道路、绿地和物业服务用房等公共配套设施按规划设计要求建成,并满足使用功能要求;(五)电梯、二次供水、高压供电、消防设施、压力容器、电子监控系统等共用设施设备取得使用合格证书;(六)物业使用、维护和管理的相关技术资料完整齐全;(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二条实施物业承接查验,主要依据下列文件:3 (一)物业买卖合同;(二)临时管理规约;(三)前期物业服务合同;(四)物业规划设计方案;(五)建设单位移交的图纸资料;(六)建设工程质量法规、政策、标准和规范第十三条物业承接查验按照下列程序进行:(一)确定物业承接查验方案;(二)移交有关图纸资料;(三)查验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四)解决查验发现的问题;(五)确认现场查验结果;(六)签订物业承接查验协议;(七)办理物业交接手续第十四条现场查验 20 日前, 建设单位应当向物业服务企业移交下列资料:(一)竣工总平面图,单体建筑、结构、设备竣工图,配套设施、地下管网工程竣工图等竣工验收资料;(二)共用设施设备清单及其安装、使用和维护保养等技术资料;(三)供水、供电、供气、供热、通信、有线电视等准许使用文件;(四)物业质量保修文件和物业使用说明文件;(五)承接查验所必需的其他资料未能全部移交前款所列资料的, 建设单位应当列出未移交资料的详细清单并书面承诺补交的具体时限4 第十五条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对建设单位移交的资料进行清点和核查,重点核查共用设施设备出厂、安装、试验和运行的合格证明文件第十六条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对下列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进行现场检查和验收:(一)共用部位:一般包括建筑物的基础、承重墙体、柱、梁、楼板、屋顶以及外墙、门厅、楼梯间、走廊、楼道、扶手、护栏、电梯井道、架空层及设备间等;(二)共用设备:一般包括电梯、水泵、水箱、避雷设施、消防设备、楼道灯、电视天线、发电机、变配电设备、给排水管线、电线、供暖及空调设备等;(三)共用设施:一般包括道路、绿地、人造景观、围墙、大门、信报箱、宣传栏、路灯、排水沟、渠、池、污水井、化粪池、垃圾容器、污水处理设施、机动车(非机动车)停车设施、休闲娱乐设施、消防设施、安防监控设施、人防设施、垃圾转运设施以及物业服务用房等。
第十七条建设单位应当依法移交有关单位的供水、供电、供气、供热、通信和有线电视等共用设施设备,不作为物业服务企业现场检查和验收的内容第十八条现场查验应当综合运用核对、观察、使用、检测和试验等方法,重点查验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配置标准、外观质量和使用功能第十九条现场查验应当形成书面记录 查验记录应当包括查验时间、 项目名称、查验范围、查验方法、存在问题、修复情况以及查验结论等内容,查验记录应当由建设单位和物业服务企业参加查验的人员签字确认第二十条现场查验中,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将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数量和质量不符合约定或者规定的情形,书面通知建设单位, 建设单位应当及时解决并组织物业服务企业复验第二十一条建设单位应当委派专业人员参与现场查验,与物业服务企业共同确认现场查验的结果,签订物业承接查验协议第二十二条物业承接查验协议应当对物业承接查验基本情况、存在问题、解决方法及其时限、双方权利义务、违约责任等事项作出明确约定第二十三条物业承接查验协议作为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的补充协议,与前期物业服务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第二十四条建设单位应当在物业承接查验协议签订后10 日内办理物业交接手续,向物业服务企业移交物业服务用房以及其他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
5 第二十五条物业承接查验协议生效后,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协议约定的交接义务,导致前期物业服务合同无法履行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第二十六条交接工作应当形成书面记录交接记录应当包括移交资料明细、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明细、交接时间、交接方式等内容交接记录应当由建设单位和物业服务企业共同签章确认第二十七条分期开发建设的物业项目, 可以根据开发进度, 对符合交付使用条件的物业分期承接查验 建设单位与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在承接最后一期物业时,办理物业项目整体交接手续第二十八条物业承接查验费用的承担, 由建设单位和物业服务企业在前期物业服务合同中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由建设单位承担第二十九条物业服务企业应当自物业交接后30 日内,持下列文件向物业所在地的区、县(市)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备案手续:(一)前期物业服务合同;(二)临时管理规约;(三)物业承接查验协议;(四)建设单位移交资料清单;(五)查验记录;(六)交接记录;(七)其它承接查验有关的文件第三十条建设单位和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将物业承接查验备案情况书面告知业主第三十一条物业承接查验可以邀请业主代表以及物业所在地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参加, 可以聘请相关专业机构协助进行,物业承接查验的过程和结果可以公证。
第三十二条物业交接后,建设单位未能按照物业承接查验协议的约定,及时解决物业共用部位、 共用设施设备存在的问题, 导致业主人身、 财产安全受到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第三十三条物业交接后,发现隐蔽工程质量问题, 影响房屋结构安全和正6 常使用的, 建设单位应当负责修复; 给业主造成经济损失的, 建设单位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第三十四条自物业交接之日起, 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全面履行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约定的、 法律法规规定的以及行业规范确定的维修、养护和管理义务, 承担因管理服务不当致使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毁损或者灭失的责任第三十五条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将承接查验有关的文件、资料和记录建立档案并妥善保管物业承接查验档案属于全体业主所有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终止, 业主大会选聘新的物业服务企业的,原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在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终止之日起10 日内,向业主委员会移交物业承接查验档案第三十六条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保修期限和保修范围,承担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保修责任建设单位可以委托物业服务企业提供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保修服务,服务内容和费用由双方约定第三十七条建设单位不得凭借关联关系滥用股东权利,在物业承接查验中免除自身责任,加重物业服务企业的责任,损害物业买受人的权益。
第三十八条建设单位不得以物业交付期限届满为由,要求物业服务企业承接不符合交用条件或者未经查验的物业第三十九条物业服务企业擅自承接未经查验的物业,因物业共用部位、 共用设施设备缺陷给业主造成损害的,物业服务企业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第四十条建设单位与物业服务企业恶意串通、弄虚作假,在物业承接查验活动中共同侵害业主利益的,双方应当共同承担赔偿责任第四十一条物业承接查验活动, 业主享有知情权和监督权 物业所在地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处理业主对建设单位和物业服务企业承接查验行为的投诉第四十二条建设单位、物业服务企业未按本办法履行承接查验义务的,由物业所在地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仍不改正的, 作为不良经营行为记入企业信用档案,并予以通报第四十三条建设单位不移交有关承接查验资料的,由物业所在地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仍不移交的,对建设单位予以通报,并按照物业管理条例第五十九条的规定处罚第四十四条物业承接查验中发生的争议, 可以申请物业所在地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调解,也可以委托有关行业协会调解第四十五条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终止后, 业主委员会与业主大会选聘的物业服务企业之间的承接查验活动,可以参照执行本办法。
第四十六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可以依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第四十七条本办法由国务院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解释第四十八条本办法自 2011年 1 月 1 日起施行7 办法解读因小区公共设施无人验收或验收不全,业主入住后发现问题, 常遭物业公司与开发商“踢皮球”今后,这笔糊涂账有望通过物业承接查验环节得以明晰10月 30 日,记者从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获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物业承接查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明年1 月 1 日起施行办法规定,开发商应当在物业交付使用15 日前,与选聘的物业服务企业完成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承接查验业内人士表示,新规出台有助于业主维权新旧物业交接业主能否参与查验?查验时发现有设备、资料等不合格如何处理?原物业拒不退出该怎么办?, 就业主关心的问题,建设部门专家结合案例,解读办法物业先查验责任可明确【案例】市民姚女士所在的小区,自开发商撤出后,物业公司没有真正履行管理义务 小区路灯等公共设施受损得不到及时解决,居民怨声载道, 开发商却与物业单位相互推诿 由于大多数小区业主入住前没有查验小区公共部位及设施的质量达标情况, 以至于存在质量问题的部分无法被发现并及时得到维修。
作为责任主体的开发商及物业管理公司遗留下来的问题,成了小区全体业主的头疼事政策解读】 在商品房交房过程中, 绝大多数业主只对自己购买的房屋内部进行检查验收,而对小区公共部位、公共设施不进行查验因此,这些未被查验的部分若存在质量问题, 并不能被发现并要求开发商维修一旦在房屋保质期外出现故障,就得使用公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