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阅读之词句赏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通过复习训练,学生能结合具体语境赏析一些关键性的词语的妙处2. 通过复习训练, 学生能赏析文章一些句子的深层含义和作者情感教学重点教给学生现代文阅读中赏析词句的技巧和方法教学方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交流讨论教学流程一、 引入二、 联系课文词句赏析,归纳答题技巧和方法1、点明词语赏析”考查题型大致有以下三种:(多媒体展示)(1) 、说出某个词语在具体语境的深刻含义或表达作用2) 、某个词语可不可以与其他的词互换3) 、前后两个词是否矛盾2、点明“句子赏析”考查题型大致有以下三种:(1)写景句赏析( 2)写人句赏析( 3)哲理句赏析3、举出课文例句,让学生赏析词语或者句子多媒体展示例句)(1) 、他从破衣袋里 摸出四文大钱孔乙己(2) 、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 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春(可以换成“叫”或者“飞”吗?)(3) 、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 -大约孔乙己 的确死了4) 、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春( 5) 、屠夫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 ,一边假意推辞道: “你且收着并不等范进说完,连忙把拳头缩了回来,往腰里揣 范进中举(6) 、大自然每一次剧烈的运动,总要破坏和毁灭一些什么,但也总有一些顽强的生命,不会屈服,绝不屈服啊!地下森林,我们古老的地球生命中新崛起的骄子,谢谢你的启迪。
地下森林断想4、学生回答,教师点拨5、师生归纳答题技巧和方法教师点拨,多媒体展示赏析词语答题技巧和方法:三部曲:(1) 、解释词语在语境中的意思2) 、有修辞或者对人物的描写方法先具体点明还原到文本,说出作用,并联系语境说出整句话意思3) 、说出表达的情感有时要结合中心)(如果问“词语是否能互换” ,就是 五部曲 :在第一步前先表态:不能换 最后一步:换了就没有原词生动形象或不如原词的表达效果好是否矛盾”就先表态:不矛盾再按三步曲赏析)句子赏析答题技巧和方法基本就是词语赏析的(2)+(3)步,可分为三部曲:1、有修辞或者对人物的描写方法先具体点明还原到文本,并说出修辞作用或人物的性格、品质等2、2、联系语境说出整句话表面意思以及深层含义3、3、说出作者表达的情感三、课外阅读实战演练读秃梧桐,做后面题(见阅读资料)(一)学生默看材料,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学生回答,师点拨,教给方法:谁(什么)+怎么样?(二)体会下面句子加横线的词语的妙处1、春天到来,树身上居然透出许多绿叶,团团附着树端,看去好像一棵棕榈树2、秃的梧桐,自然更是一无所有,只有亭亭如青玉的干,兀立在惨淡的斜阳中赏析参考: 1、 “居然”在这里有“意想不到、令人惊讶“的意思。
表现了秃梧桐在遭蚁蚀和雷劈之后所爆发出的顽强的生命力,令人钦佩2、 “更”有递进的意思, ”惨淡“写出了秋天的萧瑟冷落表现了秃梧桐较另一棵梧桐在秋风中更不幸的命运,但是它却有如“青玉”的干,与秋风抗衡,预示来年会有更蓬勃的生命力三)赏析句子1、揣摩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年近古稀的老榆,护定它青青的叶,似老年人想保存半生辛苦贮蓄的家私,但哪禁得西风如败子, 日夕在耳畔絮聒 ? 2、文章结尾写道:“但是,我知道有落在土里的桐子 ”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 (赏析参考: 1、这句话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把老榆树人格化了,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老榆树极力想把青青的榆树叶护住的情态无奈秋风无情,整天吹刮,老榆树只能望叶兴叹, 更何况是秃梧桐呢?但是,秃梧桐有如”青玉“的干,可以和秋风抗衡,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 2、这句话表现出即使秃梧桐生长艰难、会遭受厄运,但是他依然会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即使它“再也不得活了”,但是它的种子也会将它的生命延续下去, 来年春天依然是葱郁满院, 表达了作者对一切充满生命活力事物的赞美之情 )四、参照答题技巧和方法,师生共同解决五、小结本节课1、学生回忆答题技巧和方法2、再次用多媒体展示答题技巧和方法。
(幻灯片 10-13)六、教师寄语七、运用赏析方法,试着从文中找一两个词句赏析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