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2 图 1 图 2 图 3 图 3 物理中考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一)一光学实验探究题1、小峰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将玻璃板垂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取两支相同的蜡烛 A 和 B 一前一后竖直放在桌面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移动蜡烛B ,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如图1 所示在此实验中:(1)用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2)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的”或“较黑暗的”)(3) 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选填 “A”或“B”)这一侧观察4)移去蜡烛B,在原来的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 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选填“虚”或“实”)像2、小明在做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 所用凸透镜焦距为 15cm1)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5 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选填“倒立”或“正立”)、(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生活中常用的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2)若固定蜡烛和光屏不动,向(选填“右”或“左”)移动凸透镜到另一位置,还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则此时所成的像是(选填“倒立” 或“正立”)、(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
二热学实验探究题1、小丽用如图1 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1)在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2 所示,此时该物质的温度是;(2)在实验过程中,小丽发现烧杯的上方有少量的“白气”生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烧杯中的水先汽化为水蒸气,然后形成的;(3)小丽根据记录的数据描绘出如图3 所示的图像,由图可知:该物质是晶体(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该物质在第分钟开始熔化;在第49 分钟的时间内,该物质内能的变化情况是(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4)在实验过程中,小丽不对试管直接加热,而是采用隔水加热法,这样做的目的是:图 4 图 5 图 6 图 7 2、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小华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4 所示,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温度时间”图像如图5 所示1)实验中所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规律制成的2)从图 4 中可知实验测得水的沸点是,说明此 时实验室中的大气压(选填“小于”、 “大于”或“等于”)1 标准大气压3)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将(选填“升高” 、 “降低”或 “不变”) , 并看到有“白气” 不断从烧杯中冒出, 这些 “白气”是由于水蒸气(填写物态变化名称)而产生的。
3、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5 所示的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1)从表中数据可知,水和食用油 的 质 量 _(选 填 “ 相 同 ” 或“不相同 ”),加热结束时,食用油的温度比水温度_(选填 “ 高”或“ 低”).(2)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永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水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 _ (选填 “ 大于 ” 或 “ 小于 ” 或“ 等于 ”)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3)实验表明, _(选填 “ 水” 或“ 食用油 ”)吸热的能力更强4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小华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实验中所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性质制成的;本实验中使用的测量工具除了温度计外还要用,从图 6 中可知实验测得水的沸点是,说明此时实验室中的大气压( 选 填 “ 小 于 ” 、 “ 大 于 ” 或 “ 等 于 ” )1标 准 大 气 压 图7中 操 作 错 误是;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将(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并看到有“白气”不断从烧杯中冒出,这些“白气”是由于水蒸气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而产生的有两组同学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但水开始沸腾的时刻不同,他们绘制的沸腾图像如图7所示, a、b 两种图像不同的原因是水的_不同。
水沸腾时的情景应该是图9 中的图温度计有水银和酒精两种不同液体的温度计,两种液体相关数据如上表,由此可知,在做上述“研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应选用的是温度计图 1 图 2 图 8 图 9 三电学实验探究题1、在探究 “ 电阻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的实验时,如图1 是某实验小组进行探究的实验装置演示板上固定了四条合金电阻线, a、b、c 的长度均是lm,d 的长度是 0.5m;a、b、d 的横截面积相同,c 的横截面积比a、b 的小; a、c 是镍铬合金线, b、d 是锰铜合金线1)依次把M、N 跟 b 和 d 的两端连接,闭合开关,记下_示数, 分析比较 b、d 两根合金线电阻的大小,可探究 电 阻 跟_ 的 关 系 , 其 结 论 是:_ 2)类似步骤( 1),依次把M、N 跟 _ _的两端连接,可探究电阻跟材料的关系3)以上方法在研究物理问题时经常用到,称为控制变量法试根据你学过的物理知识再列出一个用这种方法研究的例子:_ _2、在用电压表、电流表探究电流和电压关系的实验中,电阻R=10 ,电源电压U=3V1)小刚根据电路图连接了如图5 甲所示的实验电路,小军检查后发现有一根导线连接有误,请你在这根导线上把“”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画出正确的连线。
2)电路改正后,小刚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的示数为电源电压值,取下电阻,两表的示数仍然不变,出现故障的原因可能是3)故障排除后,开始进行实验,小刚根据测出的数据,画出了通过电阻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2 乙所示,由图像可以得出结论: 4)此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5)为了使结论更具有普遍性,小刚还应3、某同学将完好仪器连接成如图3 所示的电路 (其中滑动变阻器的连线没有画出),用来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物质凝固点沸点水银39357酒精1177898 图 4 甲乙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滑动变阻器正确接入电路中要求:滑片 P 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示数逐渐增大) 连接电路时,开关应,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应移到最端 (填“左”或“右”)实验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实验过程中保持R= 不变;根据这些数据在坐标图中描点并作出U-I 图线;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4、小强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实验探究 “保持电压不变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实验器材: 电源 (电压恒为4.5V),电流表、电压表各一只,一个开关,三个定值电阻(5、 10、15),两只滑动变阻器(“10 2A”、“ 20 1A”),导线若干(1)实验中多次改变R 的阻值,并得到多组实验数据,由这些数据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电流I 随电阻R 变化的图象, 由图象可得结论:(2)在上述实验中,小强先用5的电阻做完实验后,接着要改用10的电阻继续做实验,应如何具体操作?。
3)当小强改用15的电阻继续实验时,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都无法使电压表的示数达到实验要求的值小强不畏困难, 经过认真思考, 找出了原因, 并利用现有的实验器材解决了问题,完成了实验请你分析“电压表的示数无法达到实验要求的值”的原因是:5、在测量定值电阻R0的阻值实验中:(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3甲中的实物图连接完整图 3图 5 图 1 (2)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应移至 _ _端(选填“ A”或“ B”) . (3)滑动变阻器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4)小明同学闭合开关后,移动滑片到某一位置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A ,电压表的示数如图6乙所示,则R0的的电阻值为 _ 5)小明把这一次实验测得的阻值作为最后结果,你认为合适吗?答:_,理由是:4)如果电流表内阻对电路的影响不能忽略,而实验操作规范正确,则A 导体的电阻测量值比真实值(选填“偏小”或“偏大”). 6、小明做“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被测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3.8V,电阻约为10实验室有如下器材:电源、 电流表 (0 0.6A 0 3A)、电压表 (03V 015V) 、滑动变阻器 (10 0.5A) 、开关各一只,导线若干。
1)如图 4 是小明连接的不完整的实验电路,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未连接部分连接好要求:电流表和电压表选择最合适的量程,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连入电路的阻值增大2)在正确连接电路,闭合开关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3.8V,电流表的示数如图 4 所示,则灯泡的额定功率是W,灯泡的工作电阻是保留一位小数 ) (3)在实验中,突然发现电压表的示数变为零,电流表的示数增大,电路可能出现的故障是四力学实验探究题1、钦州坭兴陶是中国四大名陶之一小刘取了一小块陶器样品,通过实验来测定坭兴陶的密度,过程如下:(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处,发现指针的位置如图1 所示,此时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横梁平衡2)用调好的天平测量样品质量时,所用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1乙所示,则样品质量为g3)用量筒测量样品体积时,样品放在量筒前后的水位情况如图22 丙所示, 则样品体积为cm3(4)样品的密度:g/cm32测液体的密度: 某同学在测量植物油密度时,按下列顺序进行了操作: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向烧杯中倒入适量植物油,测出烧杯与植物油的总质量m2;将烧杯中植物油倒人量筒中,测出植物油的体积V;计算出植物油的密度(1) 下表是小明根据上述实验操作,设计的记录数据表格请根据上面实验提供的信息,完成下面表格中的填写据填写完整。
物理量空烧杯的质量m1/g 烧杯与植物油的总质量m2/g 植物油的体积V/cm3 植物油的密度/kg m-3 测量值15 20 (2) 该同学按上述实验操作得到的密度值和真实值比较偏如果让你设计一个减小误差的实验方案,请将你设计方案得到的实验数据,按照上面的格式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物理量测量值/ / / / (3)利用你设计的实验记录表中的字母,写出计算密度的表达式:3、如图 2 所示是“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1) 实验中为了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应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实验数据如下: (2)分析 (选填序号 ) 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3)在第一次实验中如果用0.5N 的力水平拉动木块,则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 N图 2 图 4 图 5 图 3 图 5 4、实验装置如图3 所示实验目的是探究小车在水平方向上所受两个拉力F1、F2 的关系1) 实验中,小车应该处于状态2) 实验中,通过调整来改变F1 和 F2的大小3) 实验所选用的水平桌面应该较光滑、粗糙)( 4) 实验中,保持 F1 与 F2 大小相等,用手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小车将_。
5、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 小丽把杠杆支在支架上,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位置平衡2)如图 4 所示,在杠杆右边B 处挂两个相同的钩码,要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杠杆左边A 处挂个相同的钩码3)如图 5 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C 处竖直向上拉,当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时,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原因是6、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小周同学用一块海绵和两块规格相同的长方体砖块做了如图5 所示的一系列实验,请仔细观察,并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大小是通过比较海绵的程度来确定的2)分析比较图乙和图丙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3)分析比较图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4)进一步综合分析图5 中甲、乙、丙和丁的实验现象,并归纳得出结论:7、张雨同学用压强计做了如图6 所示的实验 你能从这个实验中总结出哪些结论?请写出其中两个:(1);(2)图 6 图 9 8、为了探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跟它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的关系,某同学进行了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