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唐山小山街区的认知意向研究

杨***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9.93KB
约5页
文档ID:279251284
唐山小山街区的认知意向研究_第1页
1/5

    唐山“小山”街区的认知意向研究    摘要:“小山”街区是唐山市区经济和文化的发源地,震前“小山儿”是唐山经济和文化中心,受到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破坏等原因,“小山”街区失去了往日的辉煌小山”街区是唐山城市建设的缩影,唐山市民对“小山”有着特殊的感情,对“小山”的研究是对唐山历史的一次寻根历程本研究采用认知地图、调研访谈等方法对震前及震后“小山”在市民心目中的形象进行收集,在震前、震后意向对比中发现“小山”街区复兴的难点,以期为“小山”的建设发展提供设计依据关键词:“小山儿”;认知意象;意向对比引言“小山儿”可以说是唐山市区建设发展的缩影小山儿”因地貌而得名,其属于大城山的余脉,是一座龟背形的“小山儿”,与大城山、凤凰山相呼应小山儿”是唐山的发祥地,记载了唐山地区从18世纪以来几百年的发展历程随着开滦煤矿的发展而发展,震前“小山儿”是唐山经济和文化中心,与天津劝业场、上海大世界、北京天桥齐名经历了1976年的地震,唐山地面建筑几乎荡然无存,现在的唐山是震后重建的一座全新的城市小山儿”街区也在震后进行了整体重建,但限于震后经济条件的限制,街区日趋衰败、残破本研究采用田野调查法、问卷调查法、认知地图法、访谈法等对震前、震后“小山儿”开展了认知意向调研工作,并发现了“小山”街区复兴的难点所在。

1震前“小山儿”认知意向1882年,唐胥铁路建成,是中国自己修建的第一条标准轨道铁路,“小山儿”的形成与这条铁路关系密切为方便行人穿越铁道,在铁路线上开设了三道道门,道门附近聚集了小贩摆摊售卖、说书唱影、卖茶修鞋,“小山儿”作为一个平民生活区和商业区出现了随着20世纪20—30年代唐山经济的发展,在“小山儿”一代聚集开设了众多的商店、旅馆,不过300余米的便宜街上,聚集了数百家商店小山儿”还有三座大型饭店,裕丰饭店、大陆饭店、北洋饭店之后“小山儿”区域又陆续开设了大世界联营商场,天宫电影院、天娥大戏院等,开办了小桃园饭店、馨园浴池、荣华顺百货商店等大量的商铺,更聚集有京津唐地区的各种小吃,“小山儿”还是唐山的曲艺天堂,说书、唱戏、皮影戏等各种曲艺活动活跃在“小山儿”,很多名师在“小山儿”进行表演,“小山儿”成为与北京天桥、天津三不管齐名的文化娱乐和商业中心震前“小山儿”街巷有一定弯曲,地面也不是水平的,由东向西升高再降低,中间地势高,东、西地势低,空间十分富有变化震前“小山儿”街道也较为狭窄,沿街建筑多为两层,街道一侧搭棚设座,街巷的高宽比接近2:1建筑形式是砖墙坡顶、有拱券和柱廊元素的西洋式建筑风格。

在1976年地震中,“小山儿”地区破坏严重,建筑全部倒塌2震后“小山儿”认知意向1976年唐山地震,老“小山儿”消失在视野之中,震后“小山儿”进行了恢复建设对震前“小山儿”进行恢复重建,对震前“小山儿”具备的功能进行恢复,直至上世纪80、90年代继续成为唐山最繁华的商业街区修建了“小山儿”牌楼门,从牌楼门往西有大世界,再往西修建了小剧场,小剧场旁边是三八旅馆,继续往西过了和平路口,修建了唐山百货公司再往西走到铁道,修建了友谊桥,是一个地下通道,在繁荣时期挤满了商贩从牌楼门往东,是长城电影院,现在已经拆除成为了一个小公园公园北面是转角楼商业网点,其地处胜利路和复兴路交口,过去十分繁荣在“小山儿”重建后,很多老字号也在“小山儿”开设了店铺,如唐山知名的万里香、九美斋、四远香随着唐山城市的快速发展,商业中心向百货大楼区域转移,“小山儿”地区不复之前的繁荣现如今,除服装批发市场外,主要是批发窗帘、床品、乐器、演出服装的商铺建筑多为震后80、90年代所建,以1-3层为主,调研中几乎没有人对震后“小山儿”的建筑形象进行主动陈述,可见震后“小山儿”的建筑形象难以吸引人的兴趣,且街区机理复杂、面貌陈旧、建筑破落、道路拥挤,街区环境亟待改善。

而“小山儿”的文化娱乐功能更是几近消亡3震前、震后“小山”认知意象对比通过对震前、震后意象的总结后发现,意象要素多集中在商业活动、街道建筑、文化活动三个方面,各个要素又可以被归纳为几个方面商业活动体现在业态构成、老字号商铺、商业氛围、商业品质、商业繁荣度几个方面;街道建筑要素体现在建筑风格独特性、殿堂环境、意象建筑数量及质量、街巷空间比例几个方面;文化活动要素体现在文化氛围、文化影响力、文化与商业融合度、文化活动繁荣度几个方面将震前、震后意象对比后发现,除商业功能被部分延续外大部分意象要素反差十分明显由此可见,震后重建的“小山儿”缺乏对震前“小山儿”历史感的延续4“小山”街区发展的难点(1)商业中心难复兴商业中心已然西移,“小山儿”目前所处区域为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相对落后的东南片区,想要复兴震前鼎盛时期的唐山地区商业中心地位难度很大小山”商业繁荣的背后呈现出产业类型单一、商业品质低下、以购买型产业结构为主、消费服务型产业极度匮乏的各种弊端小山儿”街区的产业升级将很可能使既有产业格局被打破、导致大量依托于“小山儿”的群众生活受到影响,处理不好商业现状与发展定位的关系,将使震后这几十年的发展历史被抹杀。

2)物质空间难定位现如今各种商业综合体、步行街的设计理念不断更新完善,适应北方气候环境的商业综合体模式已然占据了市场,此时再一味复原传统的商业街区形象,显然会使新“小山儿”失去竞争力,但以商业综合体的方式重建“小山儿”又没有“小山儿”味道,背离了“小山儿”复兴的初衷,因此需要对“小山儿”的物质空间环境进行准确定位3)文化复兴存考验震前“小山儿”的传统文化特色明显,是唐山传统民俗民艺的摇篮,应该发挥好这一历史优势但是在流行文化的冲击下,传统民俗民艺的传承都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即便是被誉为冀东三枝花的唐山评戏、乐亭大鼓、皮影戏都鲜为年轻人所知传统民俗民艺繁荣时期的社会背景已经不复存在,复兴震前“小山儿”文化中心地位面临巨大考验结语本文的研究建立在对震前、震后“小山儿”意象的调研基础之上,在震前、震后意象的比较中发现了“小山儿”街区复兴的难点,本文的研究方法对传统街区重建能够形成一定的借鉴作用基金项目:河北省建设科技研究计划项目(课题编号:2017-133);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课题编号:201703130507)参考文献[1]邹德慈.人性化的城市公共空间[J].城市规划学刊,2006(5):11-12[2]马奔腾.传统街区慎言打造[J].光明日报,2017-09-12(12)[3]李渊,叶宇.社区记忆场所的分类与优化——以鼓浪屿为例[J].建筑学报,2016(07):22-25[4]河北省唐山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唐山市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1999  -全文完-。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