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耕还林成果产业发展猪苗培育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yh****1 文档编号:278925510 上传时间:2022-04-18 格式:DOC 页数:69 大小:3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退耕还林成果产业发展猪苗培育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退耕还林成果产业发展猪苗培育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退耕还林成果产业发展猪苗培育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退耕还林成果产业发展猪苗培育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退耕还林成果产业发展猪苗培育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退耕还林成果产业发展猪苗培育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退耕还林成果产业发展猪苗培育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退耕还林成果产业发展猪苗培育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专业资料目 录第一章 总 论1第一节 项目概况1第二节 项目研究工作的依据和范围3第三节 效益评价4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6第一节 项目建设的背景6第二节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0第三章 市场供求分析及预测13第一节 市场分析13第二节 市场预测16第四章 项目建设条件20第一节 建设场址20第二节 场址建设条件20第三节 社会经济状况23第四节 建设条件初步分析24第五章 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25第一节 建设规模25第二节 建设内容25第六章 工艺技术方案及建设方案26第一节 生产技术方案和工艺流程26第二节 养殖技术与饲养管理28第三节

2、总体布局32第四节 建筑方案34第五节 设备方案36第六节 猪场防疫措施36第七节 猪群的免疫39第七章 公用工程40第一节 给排水工程40第二节 电气工程41第八章 环境保护43第一节 场址环境现状43第二节 项目产生的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43第三节 环境保护设施44第四节 环境影响评价45第九章 项目组织管理与运行47第一节 项目组织管理47第二节 组织机构47第三节 人员培训47第四节 建设管理48第十章 项目实施进度50第一节 建设工期50第二节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50第三节项目实施进度表50第十一章 招标方案52第一节 招标原则52第二节 招标内容及范围52第三节 招标组织形式52第四节

3、 招标组织形式及招标方式53第十二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54第一节 投资估算54第二节 资金筹措57第十三章 综合效益分析与风险评价58第一节 社会效益分析58第二节 生态效益59第三节 风险评价59第十四章 结论与建议61第一节 研究结论61第二节 建议61专业资料第一章 总 论第一节 概 况一项目名称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发展猪苗培育基地建设二项目承办单位项目承办单位:种养专业合作社项目单位负责人:承办单位简介:*种养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成立于2011年5月份,由*镇*村村民自发成立,社员由*村五户村民组成,合作社于种养业为主,合作社法人代表为*,合作社目前建有母猪舍2200平方米,仓库、

4、员工宿舍1000平方米。三项目建设性质: 新建四项目建设地点建设地址拟选于*县*镇*村五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本项目总占地面积50亩,新建建筑面积2218 ,其中:生活用房总建筑面积为300,限位舍500 ,分娩舍600 ,保育舍768 ,门卫更衣消毒室50 。本项目购进杜洛克血缘8头2头;纯种大白70头,大白4头组成核心群。上述三个品种按育种方案进行育种,经种猪性能测定、遗传评估选择性能优秀的个体作为核心群的后备种猪,保持2个纯系和1个单交系。性能较优秀的个体作为繁殖群种猪,新增核心群和繁殖群基础母猪保持在230头。项目建成后每年新增出栏猪苗4500头,提供给退耕还林户和合作社成员饲养。六项目总

5、投资与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267.73万元,其中:建安工程费用178.49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57.45万元(含引种费),预备费11.8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20.00万元。项目拟申请国家和省巩固退耕还林补助资金120万元,全部用于建设投资;企业自筹资金147.73万元。七对退耕还林户的实施方案与效益本项目的实施方式将采取“企业+基地+退耕农户”模式。项目建成投产发挥效益后,项目实施单位向退耕还林户免费提供优良猪苗,直至项目完成。本项目利用国家专项资金总额数为120万元,一年内向500户退耕还林户无偿提供总价值不少于120万元的猪苗。该款项作为对国家专项资金的偿还。项目实施单位要做好扶持对象的跟

6、踪服务,无偿提供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并按市场价回收其生猪或退耕户自己销售其生猪。另外,退耕还林是改变农民传统耕种习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群众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利用退耕还林的机遇,加大产业结构调整,退耕还林户从原来的耕种习惯解脱出来,根据自身优势,发展其它产业,增加经济收入,脱贫致富。第二节 项目研究工作的依据和范围一项目研究工作的依据1关于实施优势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及发展规划项目指南;2国家林业局林业六大重点林业工程、*省五大重点林业工程支撑内容;3国务院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知(国发2007】25号);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规定;5国务院退耕还林条例;6国家

7、林业局关于推进现代化林业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实施意见;7*生态建设规划纲要:8*省人民政府省长办公会议纪要(第105期);9*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指南:10*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编制提纲;11*省国土综合规划;12*省鼓励投资开发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的规定;13*县退耕还林总体规划;14*县退耕还林工程建设阶段性检查验收报告;15国家、部委、省现行的设计规范、标准和定额。二项目研究工作的范围研究范围包括:项目提出的背景与建设必要性;市场供求分析及预测;项目建设条件;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工艺技术方案及建设方案;公用工程;环境保护;项目组织管理与运行;项目实施进度;招标方案;投资估算与资金筹

8、措;综合效益评价与风险评价;结论及建议等内容。第三节 效益评价一、经济效益项目建成后每年新增出栏猪苗4500头,提供给退耕还林户和合作社成员饲养。考虑退耕还林户管理水平,按每头出栏生猪110公斤,售价17元/公斤计,该项产品每年可为500户退耕还林户带来约841万元的经济效益,平均每户收入约1.682万元。项目投产后每年将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二、社会效益本项目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发展养猪业,为退耕农户开辟新的生存渠道。对改善生态环境、改变不合理生产方式、加快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发挥积极作用。项目以退耕还林和畜牧业内部结构调整为契机,强调生物链建设,废弃资源循环

9、利用,以环境友好、动物福利和产品安全为目标,采取标准化管理、生态化养殖、产业化经营、企业化运作的市场发展模式,向农户提供优质、安全的猪苗,为市场提供优质畜牧产品,丰富人民生活,发挥*资源条件优势,拓展养殖空间,可以为*省的畜牧养殖更好的做出示范,对畜牧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省的畜牧养殖业向产业化、专业化和规模化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项目建成还可解决部份农民的就业问题,达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目的,推动*省无公害绿色畜牧业发展,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建议相关部门与领导予以重视和支持,尽快促成项目建成投产。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第一节 项目建设的背景一退耕还林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战

10、略工程退耕还林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从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增加林草植被、再造秀美山川、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进而实施的一项重大生态工程。是党和国家领导人着眼于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全局,审时度势,用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近几年的实践证明,退耕还林对改善生态环境、改变不合理生产方式、加快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被群众称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实施退耕还林不仅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退耕还林是改善生态环境的迫切需要。目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约360万

11、k m2,占国土面积的37.5%;沙化土地面积已达174万k m:占国土面积的18.2%。造成我国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的重要原因,主要是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毁林开荒,造成水土流失,沙进人退,致使生态环境恶化,灾害频繁。据全国土地资源调查资料,全国仅25度以上的坡耕地就达606万km2,毁林开荒虽然增加了些耕地面积和粮食严量,但在生态环境方面却付出了巨大代价。由于长江、黄河上中游地区毁林开荒,陡坡耕种,己使之成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每年流入长江、黄河的泥沙量达20多亿吨,其中三分之二来自坡耕地。不断加剧的水土流夫,导致江河湖泊不数断淤积,使两大流域中下游地区水患加剧,水资源短缺的矛盾日益突

12、出,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产生活造成巨大危害,国家也不得不年年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来投入防汛、抗旱和救灾济民。实施退耕还林,既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水土流失问题,提高水源涵养能力,改善地区的生态环境,有效地增强这些地区的防涝、抗旱能力,提高现有土地的生产力;又能提供生态保障,促进地区工农业取得更快的发展。因此,实施退耕还林不仅能够促进地区林业生产力及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也有利于生产力的健康发展,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退耕还林是改变农民传统耕种习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群众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长期以来,人们在经济落后、农业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盲目开荒种田,一直成

13、为难以遏制的现象,造成水土流失严重,沙进人退,致使生态环境恶化,形成生态环境恶化与贫困的恶性循环。实施退耕还林,改变农民传统的广种薄收的耕种习惯,使地得其用,宜林则林,宜农则农,扩大森林面积,不仅从根本上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现有土地的生产力,而且可以集中财力、物力加强基本农田建设,实衍集约化经营,提高粮食单产;实现增产增收。退耕还林是现阶段我国拉动内需、保持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重大举措。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必须通过进一步扩大内需米拉到经济的发展,继续保持国民经济的中度速发展。近几年,农村经济发展明显滞后于城市经济发展,加上干旱、洪涝等灾害的影响,种粮食的收益很低,有些地方农民

14、收入受到影响。拉动内需必须首先增加9亿农民的收入。实施退耕还林,开仓济贫,可以增加农民收,有效拉动内需,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二实施退耕还林,带动养猪业发展是农业生产必然趋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畜产品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在党和政府一系列加速农牧业发展的政策推动下,我国畜牧业连续20年平均年递增9.9%,产值增长近5倍,达到4000亿元,占到农业总产值的1/3。1994年3月中央通过了中国21世纪议程,各部委和各省、市、自治区也分别制定了各行业和各地方的“21世纪议程行动计划”,此后,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重大举措加紧实施,如退耕还林、退耕还草、调整农业结构、

15、投巨资兴修水利、关停并转污染企业、城市”蓝天绿水”工程、拯救濒危动植物,这也为养猪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退耕还林是一项具有特殊意义的长期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把退耕还林,改善环境与走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紧密结合。实施退耕还林,既考虑当前的生产需要,又考虑农民及农村经济长远发展的要求。目前,我国农户养猪日前仍占商品量的80%,猪肉是我国人民的传统肉食来源,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肉食消费量己成为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的重要标志,也已成为城乡居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主要副食品。保障猪肉的有效供给和价格平稳,关乎民生大计,关乎国民经济平稳发展,关乎社会的稳定。受前年生猪价格过低、以及饲养成本上升和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