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铝厂节能优化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yh****1 文档编号:278925378 上传时间:2022-04-18 格式:DOC 页数:61 大小:2.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解铝厂节能优化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电解铝厂节能优化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电解铝厂节能优化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电解铝厂节能优化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电解铝厂节能优化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解铝厂节能优化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解铝厂节能优化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解铝厂节能优化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目 录第一章 总 论1第一节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1第二节 可行性研究的依据与范围3第三节 可行性研究的结论5第二章 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必要性8第一节 项目提出的背景8第二节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0第三章 建设地点与建设条件12第一节 项目改造地点12第二节 建设条件12第四章 节能优化工程建设方案16第一节 企业生产现状16第二节 306kA铝电解槽不停、降电停槽、开槽18第三节 铝电解槽控制系统优化改造24第四节 110kV整流所滤波补偿装置节能整改26第五节 采用离心式压缩机替代活塞式压缩机造31第六节

2、 利用余热烟气加热导热油系统改造33第五章 节能管理机构及措施37第一节 节能管理机构37第二节 节能管理措施39第六章 环境保护、安全防护44第一节 环境保护44第二节 安全防护45第七章 建设实施与工程进度安排48第八章 投资估算、资金筹措与还款计划50第一节 估算依据及说明50第二节 投资估算50第三节 资金筹措51第九章 经济效益分析52第十章 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54第十一章 结论与建议55附件及附图:1、委托书复印件;2、营业执照复印件。专业资料第一章 总 论第一节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一、项目名称*铝业有限公司电解铝厂节能优化工程。二、项目建设地点*铝业有限公司电解铝厂内。三、项

3、目承办单位*铝业有限公司四、项目承办单位及概况1、单位名称:*铝业有限公司2、注册资本: 47.3246亿元3、法定代表人: 4、联系电话: 5、单位概况:*铝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现有员工2720人,总资产47.3246亿元,拥有发电、电解铝和碳素三大生产系统。电解生产系统采用306kA大型点式下料预焙阳极电解槽,该槽型尺寸合理,槽况稳定,磁场、力场、热场、电场结构先进,节能、环保效果显著。氧化铝输送采用超浓相输送技术,电解及阳极碳素系统采用烟气干法净化,回收采用蜂窝菱形大布袋收尘技术。阳极生产系统采用回转窑专业资料企 业 基 本 情 况 表 单位:万 元企业名称*铝业有限公司法定代表

4、人闫吉太企业地址*省邹城市联系电话05375386161企业登记注册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职工人数(人)2720其中技术人员(人)189隶属关系地方银行信用等级AAA有无国家认定技术中心无企业总资产473246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净值资产负债率%企业贷款余额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短期贷款余额主要产品生产能力,国内市场占有率,2007年水、能源及相关资源消耗量 年生产电解铝14万吨 ,铝用阳极碳块8.2万吨,设计年发电量22亿kWh。2007年水资源消耗量60.9万立方米,消耗电量215392.464万kWh、煤泥176223吨 、煤矸石498324吨。年度(近三年)企业经营情况 2005年2006年2

5、007年备注销售收入利润税金专业资料煅烧、连续混捏、振动成型、敞开式环式炉焙烧工艺,关键技术装备由德国、法国、美国等引进,主要检验设备由瑞士引进,博采国内外碳素行业的先进技术。发电系统采用了哈尔滨锅炉厂与德国EVT技术合作制造的440t/h和220t/h煤泥、煤矸石循环流化床混烧锅炉,均为当时国内同类型最大容量锅炉,属世界领先燃烧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上述系统设备运行安全可靠、经济合理、自动化水平高。无论是从原材料单耗、能耗还是污染物排放指标,均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水平。2004年底通过了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实验室等“四标一体”体系整合认证;2006年1月电解铝厂顺利通过国家环保总局

6、验收,成为全国第一批环保达标的电解铝生产企业。五、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1)*省工程咨询院1、单位地址:*市解放路*大厦2、工程咨询资格等级:甲级3、工程咨询资格证书编号:4、发证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二节 可行性研究的依据与范围一、可行性研究的依据1、国家及*省有关政策、法规、规定;2、现行有关技术规范、规定;3、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和深度的规定要求;4、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5、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节能中长期节能规划;6、济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7、项目承办单位提供的有关技术基础资料;8、有关部门、单位出具的证明;9、*铝业有限

7、公司委托编制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书。二、编制原则1、采用国内外经实践证明为成熟、先进、可靠的工艺,确保改造后节能减排,并能稳定运行;2、在可靠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国产技术与设备;3、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力求做到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同步,在节能减排的基础上减少“三废”排放和污染;4、立足本地资源,优化技术方案,尽可能减少项目投资,提高项目经济效益和抗风险的能力;5、设计贯彻工厂规模大型化、布置一体化、建筑物轻型化、公用工程社会化的四化方针;6、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强制性设计标准及节能规范,保证工程设计质量;7、结合场地现状,努力做到布局合理,节省占地;8、增强环保意识,三废治理与工程建

8、设实现“三同时”;9、认真贯彻劳动法,加强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防护设计的措施,保证生产人员的身心健康。三、可行性研究的范围1、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必要性;2、建设地点与建设条件;3、节能优化工程建设方案;4、节能管理机构及措施;5、环境保护、安全防护;6、建设实施与工程进度安排;7、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8、经济效益分析;9、环境效益及社会效益分析;10、结论与建议。第三节 可行性研究的结论本项目符合科技兴国、强国的基本国策和国家大力推广节能减排的有关政策,响应国家提出的创建“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的号召,有利于使国民经济得到可持续快速发展及国家经济实力的显著提高。该项目实施后,将大大降低公司

9、的产品用电单耗,降低企业成本,对进一步降低企业能源消耗水平,具有典型示范作用,其社会经济效益显著。企业目前拥有较强的技术力量、丰富的生产经验和雄厚的经济实力,技术改造条件已基本成熟。一、节能优化的主要内容该项目采用节能型设备及先进适用技术,主要从5个方面对公司现有生产系统即能量系统进行节能改造:1、306kA铝电解槽不停、降电停槽、开槽;2、铝电解槽控制系统优化改造;3、110kV整流所滤波补偿装置节能整改;4、采用离心式压缩机替代活塞式压缩机;5、利用余热烟气加热导热油系统改造。二、总投资及资金来源本项目估算总投资为3045万元,按照项目承办单位提供的资金筹措意见,所需资金拟通过以下方式解决

10、。1、通过银行贷款1000万元;2、企业自筹资金2045万元。三、建设期本项目建设期2年。四、效益分析该项目通过节能措施的成套实施,可实现在现有的耗能基础上再节标煤1.27万吨,实现节支635万元,经济效益显著。本项目通过实施节能技术改造,投用新型节能技术、设备,一方面减少生产能耗,为国家节约大量的资源,另一方面,该工程解决了大量生产中存在的事故隐患,安全生产系数得到提高,职工工作环境得到改善,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的目的。项目建设是必要的、可行的。第二章 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必要性第一节 项目提出的背景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主要特征是投资推动和高增长。近三十年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年均为9

11、.5%;在大部分时期,投资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大于40%;现在接近50%。中国经济中的主导一直是重工业。在1985年,重工业比重占国内工业总产值的55%。1990年降到50%,2000年回升到60%,2005年高达69%。在经济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引起的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的推动下,重工业,尤其是高耗能产业在近几年经历了最快速的发展。近期中国能源消费的快速增长将能源需求推上了一个更高的台阶。在这一基数上,即使能保持较低的能源消费增长,能源需求的绝对增量也将是巨大的。2006年能源消耗达到24.6亿吨标准煤(大约占世界能源总消耗的15%)。如果将能源需求降低到5%,年增加量也需要1.23亿吨标准煤。

12、事实上,如果GDP增长为9%,以目前的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很难将能源需求降低到5%。因此,2007年4月10日国家发改委公布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将2010年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目标控制目标为27亿吨标准煤左右。因此,节能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也是当前一项极为紧迫的任务。能源紧缺已成为当今全球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开源与节流是解决能源危机的两大途径,而开源的过程是艰辛和漫长的,相比之下,节约的途径是最佳的,一方面需要的投资额不是很大,另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各项节约能源的技术、工艺、产品及设备也层出不穷,为我们提供了巨大的选择空间,再者国家政策的支持与资金的扶持,从经济手

13、段上为能源的节约提供了有利条件,不久的将来,随着人们意识的不断提高,节能的行为将会被每一位有责任心的公民所接受和认可,节能政策也将被国家列为举足轻重的治国之策。大力推行节能技术改造,是符合国家能源政策,符合节约能源法、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中提高能源利用率的精神,是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缓解能源约束矛盾和环境压力,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减缓企业电源容量不足的需要,更是降低成本增加企业效益的需要。当前我国有色金属行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煤炭价格的持续走高,烟气、废水达标排放等使企业感到空前的压力。单纯依靠资源、能源的优势和劳动力价格低廉来

14、谋求发展的模式已经难以为继。我国有色金属行业能耗平均水平却远高于国际平均水平,说明我国有色金属行业在当前技术条件下,具有巨大的节能潜力。*铝业有限公司年生产电解铝14万吨,年生产铝用阳极8.2万吨,年发电量能力22亿kWh。2006年水资源消耗量60.9万立方米,消耗电量215392.464万kWh、煤泥176223吨 、煤矸石498324吨;环保设施齐全,经监测该公司SO2排放浓度为373mg/Nm3;符合GB13223-2003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第2时段SO2排放浓度800 mg/Nm3的要求,比国家标准降低了427mg/Nm3。生产水采用循环利用的方式,污水达到了“零排放”。由于该公司投产时间短,职工运行经验少,工艺设备存在能耗高等问题,具有很大的节能降耗的潜力。为此,公司确定对生产系统进行全面的升级改造,进一步提高企业的能源利用水平,降低企业成本,将企业建成国内一流的有色金属生产企业。本项目既是在上述背景下提出的。项目建设条件较好,进行下一步运作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第二节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一、符合国家产业政策2005年12月2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与改革委颁布了新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