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在广播节目中的功能及展现方式

上传人:奇异 文档编号:278711328 上传时间:2022-04-1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8.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音乐在广播节目中的功能及展现方式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音乐在广播节目中的功能及展现方式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音乐在广播节目中的功能及展现方式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音乐在广播节目中的功能及展现方式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音乐在广播节目中的功能及展现方式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音乐在广播节目中的功能及展现方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音乐在广播节目中的功能及展现方式(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音乐在广播节目中的功能及展现方式广播是唯一解放了眼睛和双手的媒体,是用纯声音传达作品信息的传媒形式,在繁忙的社会生活中,其具有鲜明的特点和独特的优势。广播中的语言,具有一种约定俗成的语义,该语义在使用该语言的社会范围内被公认,并形成表达各种信息的观点,是作品主题的直接表达。音乐用音色、音调起伏、节奏速度等表现手段表情达意,与语言表达感情的方式相似。二者相近的声音表达方式,使得音乐在广播中承担起两个功能,即构架节目内容以及解释节目情感。以音乐构架节目内容的音乐类广播节目,以语言释义,将音乐进行展现和欣赏。但显而易见,节目中的语言在推动主题时起到了决定作用。而在以表达情感、传递信息、讲述记录为功能

2、的其他广播节目中,语言更是内容呈现的主要方式。在此类广播节目中,音乐是作为第二要素存在的,是配合语言传达主题信息的。礼记中乐记记载:“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这段文字说明了音乐变化与人心情感之间的联系,也说明了音乐在声音传递信息过程中虽不会像语言那样有十分确切的含义,但这种非语义性表现形式恰恰是音乐的艺术性表现,在与语言配合的时候,可以用其本身丰富的艺术元素赋予作品主题更深厚的含义。这对以空间想象为要素的广播节目来说,尤为独特和重要。二者之间的紧密配合以及细微的关系将极大地影响节目的质量和效果。下面将从艺术和技术两个层面对两个要素进行

3、论述。一、微观解析音乐艺术特征,使其与语言完美搭配在广播节目制作时,选取符合语言语义的音乐,可以扩大语言的情感内涵。音乐是由音的高低、长短、强弱和音色相互结合,通过旋律、节奏、和声以及力度、速度、调式、曲式、织体等表现手段,来体现其艺术种类和特征的。根据音乐的这些艺术特征,就能寻找到表达相关语义情感的音乐。下面分别讲述音乐的表现手段与选取音乐时的关联性。旋律。旋律是选取音乐的重要标准,是音乐形式中最重要的表现手段,决定了整个音乐的基调,表达了曲作者创作时的心理活动。音乐的风格也由旋律的构成来决定。以恰当的旋律为背景,是对语义的补充,增加语言在地域、时间、生活形态上的信息量。节目内容如果有地域性

4、,一般会以本地域风格的音乐来编配,展现当地的文化风情;讲时尚的节目就用流行风格的音乐来编配;历史、人文类的作品可以选择古典音乐,或者大气磅礴的音乐来编配。对于叙述性语言,可以选择没有旋律特征的音乐作为背景,增加听觉的好感。音乐的旋律应契合语义,营造主题环境。节奏。节奏是选取音乐的基本要素。音乐的节奏是指音乐运动中音的长短和强弱,是音乐的骨架。如3/4拍子的作品,声音应该是强、弱、弱的分布,华尔兹舞曲就是3/4拍子的曲子。强弱弱的节奏给人感觉是闲庭漫步、华贵光鲜,它不适合用到新闻类节目中,而像桑巴一样的节奏也不适合描述雨天情景的节目。音乐的节奏应配合语言讲述速度,打造作品氛围。和声。和声是判断音

5、乐色彩及划分音乐段落的参考。它赋予旋律以色彩,有明显的浓、淡、厚、薄的区别。比如大三和弦,听起来厚重庄严;小三和弦,听起来哀怨伤感。在广播节目中,音乐和声往往是语言情绪段落起承转合的标志。力度。力度与语言情绪息息相关。音乐中音的强弱程度要与语言相配合,形成具有和谐力度的氛围。一个娓娓道来的故事如果被音乐中突如其来的音符打断,将会破坏故事的完整表述。恰当的音乐力度是语流顺畅的保障。速度。即音乐进行的快慢。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配合适当的音乐速度,可以勾勒出完整的故事段落的气氛。通常来说,速度快的音乐不适合悲伤忧愁的内容,速度慢的音乐不适合快乐的、紧张的内容。适宜的音乐速度是节目整体节奏的推动力量。调

6、式。音乐中以一个音为中心(主音)构成一个体系,就叫调式。如大调式、小调式、我国的五声调式等。调式赋予了音乐不同的表情素质与风格。在一首音乐中,为了反映作曲者情绪,会有调式的改变。通常情况下,大调式的音乐阳光向上、慷慨激昂,适合表现大场面、大制作;而小调式的音乐哀婉惆怅、感情丰富,适合表现人物的情绪变化。和谐的音乐调式能令节目内容顺畅连接。曲式。曲式是指音乐在时间上的段落组织结构。在一段音乐中,根据调式、节奏等分成几个部分,有重复也有高潮,制作选取时,需要分辨出音乐的结构,剪辑出更加适合的部分与语言配合。在广播作品中也常常在一段语言中搭配多种声音元素。同一语言段落使用的音乐并不仅限于一段。通常情

7、况下,可以将同样曲式的音乐剪接在一起,形成完整的段落,以免由于曲式的不同引起音乐情绪的变化,影响语言的情绪连贯。分辨曲式才能对音乐段落进行裁剪拼接。织体。织体是指多声部音乐作品中各声部的组合形态,包括纵向结合和横向结合关系。在音乐中,织体是总谱的概念。各个声部的走向有其艺术规律,广播节目中的语言作为共同完成声音作品的元素,而且作为作品整体的一部分,也应该遵循同样的艺术规律。如果我们想要通过音乐将语言情绪推向高潮,不仅可以用逐渐走向高潮的音乐带动语言情绪走向,还可以通过恰当的反向律动,产生强烈反差,衬托语言情绪的变化。把握音乐的织体走向控制着广播节目的整体情绪表达。音色。音色有人声音色和乐器音色

8、之分。在人声音色中主要是童声、女声、男声等;乐器音色的区别则是多种多样。在音乐中,有时只用单一音色,比如钢琴独奏、小提琴独奏、古琴独奏等;有时又使用混合音色,如交响乐、民乐合奏、无伴奏合唱等。音色是由声音的泛音频率范围决定的。1是人声及部分乐器的频率图示。声音搭配原则是互补性原则。音乐要补充语言语义表达的不足,更要补充语言频率窄、音色单一的听感缺憾。从图1中可以看出,乐器音色频段范围宽广,高中低频分配均匀。从钢琴的频谱上可以看出,40Hz至7000Hz的宽度,使它在搭配任何语言时都游刃有余。而语言人声和歌曲的歌唱频率比较接近,如果这两种声音搭配起来,即使在音量配比上按照语言比音乐2:1,甚至3

9、:1的比例,分辨起来都会比较困难,影响对语言的理解。这时,不要使用歌曲作为衬底,使用一段器乐曲作为背景音乐与语言搭配使用,更能增强语言的魅力。音乐音色需要与语言互补相成。广播作品的制作必须服务于作品内容。不论选取的音乐多么动听,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传递信息,是服务于作者想要传递的主题。根据语言讲述的内容、语言诉说的速度、语言诉说的情绪来挑选旋律、节奏、和声、力度比较合适的音乐,再根据语言讲述过程中涉及的内容信息,搭配不同速度、调式、曲式、织体、音色的音乐。在作品整体架构过程中,将语言和音乐这两种声音元素综合考虑才能组合而成和谐的声音作品。图1:人声及部分乐器的频率图示二、用音乐展开想象的翅膀,宏观

10、构架节目整体广播这种传媒形式,可以通过声音构建出画面感,虽然缺乏视觉刺激,却更具想象空间。搭建合理的想象空间,就要以语义性的语言为基础,配合非语义性的音乐元素,并与加强现场感和环境感的动效元素一起有条理有目的地堆砌,从而组成整个广播节目。用音乐元素拓展语义、增加想象,必须把握好与语言、动效的比例关系,不可喧宾夺主。同时,还要通过以下方法,加强音乐与语言、动效的合作融合。(一)素材衔接语言与音乐之间衔接时,主持人语言的音量和响度要固定,以音乐淡入淡出的方式使节目更顺畅。淡入淡出作为广播节目中最常用的衔接方式,可以在任何广播类型中使用。使用这种方法的时间切入点不固定,可以与语言同时进入,也可以比语

11、言早进入或早切出,还可以比语言晚进入或晚切出。这种操作技巧使音乐与语言、音乐与音乐之间的切入点隐蔽,融合感强;还可以将不同旋律、调式、音色的音乐作品不漏痕迹地衔接起来。作为在语言段落的过渡,既能区分语义划分情绪脉络、承上启下,又能将作品的风格保持自然流畅、回味无穷。这种娓娓道来绵延不断的形式特别适合广播文艺节目的制作。音乐与音乐之间的衔接,通常将淡入和淡出结合起来使用。在广播新闻节目中,为了表示鲜明的庄严主题,强入强出的处理方式显得对内容把控更加胸有成竹,运筹帷幄。在一些时间要求较高的地方,比如广告等,也常采用强入强出的方式加快进程。广播文艺节目一种非常重要的表达方式,就是“留白”。在节目的两

12、个段落之间,留出没有任何声音的“空白”,这个间隔不能超出播出安全警报时间,所以一般不能超过3秒。适当的留白,是空间的停顿和时间的延续,在这期间,听众回味、共鸣、震惊、思考,将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充分展开想象,形成广播独特的艺术魅力。(二)音量比例在广播节目中一般最大音量控制在数字音量表满刻度0dBFS以下的-6-9dBFS刻度之间。比如,以在语言节目中的衬底作为功能的音乐,语言与音乐的音量比以2:1或3:1的比例较为合适。比例的大小,以针对不同强弱的音乐在语言中压混的听感而定,一般做法是语言比音乐要大69个dB左右。当在渲染气氛、描绘景物、抒发情感时,主要靠音乐起作用,这时可以把音乐适当推大,让它

13、充分发挥作用。(三)频谱回避丰富的音色表现是广播节目是否有吸引力的要素之一。但是,相近的音色具有掩蔽效应。在乐器中,提琴类乐器、唢呐、铜管等乐器的音域与人声接近,在大音量的时候对语言的干扰相当明显,因此,在配乐时,应尽量避免选用这些乐器的独奏片段。广播配乐应少用歌曲也是这个道理。选择器乐时也要选择音区,避免不了的时候要注意音量比例。(四)动态表现音乐的过大起伏对配乐效果是有影响的,对比强烈的音乐需要适当调整起伏的幅度。通常情况下,广播节目的动态并不是很高,在有限的动态范围内要尽量填充必要的信息,在没有语言的段落,适当增强音乐的分量,这样可以增强语言所带来的情绪发展或是填充语言空白所造成的情绪失

14、落,这点在制作广告节目的时候尤为重要。当音乐作为广播节目中讲述的内容之一,或者是作为广播节目中极短的过渡桥段,比如几秒的间奏乐,它起到的作用是构架节目内容的功能。在这种广播形式的制作要求中,因为音乐与语言的功能一样,对音乐的处理就可以与语言一样,尽量突出表现音乐本身的旋律和动态。(五)外加效果在节目制作中,经常会遇见声音素材的音质、动态、形式、长度、音调需要变化的情况,可以外加效果给素材适当处理。因为不是为语言量身定做的,挑选的音乐再合适也有不尽人意之处。最常见的是:语言录制完成后,和音乐搭配起来,发现语言音色暗淡无光,无论怎么调整音乐音量,都显得人声不够清晰突出。这时,我们可以通过调整语言音

15、色的方法改善二者的反差。利用(均衡)EQ功能修改素材的音质,使之变得明亮或是去掉不需要的低频噪声;还可以通过调整音乐音色的方法改善二者的反差。音乐作品把各种乐器音色组织到一起,是根据方位确定、深度确定、主次确定的原则,可以使用效果器对乐器的方位、深度、主次参数加以调整。语言与这样制作出来的音乐作品搭配,有时会出现“两层皮”,好似两个人同时说着不相关的事情。这时,把语言轨道复制成两轨,给其中一轨语言加上些许房间混响,两轨再合并在一起,就形成一个略有立体感的语言素材。这样的语言组合与音乐混合在一起进行音量上的处理,显得作品音质饱满。(六)段落剪接音乐在剪接时要尽量保持一个段落、一个乐句、一个小节的完整,在听感上要有开始和结束感。音乐的结束感除了用淡出方式外,还可以通过主和弦的和声解决、适当延长音乐完整覆盖段落、将音乐结尾移植等处理来进行。若是两段不同的音乐接续,要把握好节奏的延续,休止的片段以一个小节为宜。音乐的剪接点最好不在语言段落之间,这样在音乐段落连接处旋律改变时便不会被耳朵察觉。段落剪接主要起到调整广播节目呼吸的作用。听众在收听广播节目时,是根据从音箱发出的细微声音变化,通过人耳声学和心理学上的双重构建分辨和感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