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如皋中学2022年高三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二)(2.5模)【含答案】

上传人:悟卿 文档编号:278362186 上传时间:2022-04-1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99.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如皋中学2022年高三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二)(2.5模)【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江苏省如皋中学2022年高三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二)(2.5模)【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江苏省如皋中学2022年高三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二)(2.5模)【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江苏省如皋中学2022年高三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二)(2.5模)【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江苏省如皋中学2022年高三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二)(2.5模)【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如皋中学2022年高三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二)(2.5模)【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如皋中学2022年高三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二)(2.5模)【含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高三适应性考试(二)生物学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14题,每题2分,共计2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细胞是多种元素和化合物构成的生命系统。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C、H、O是细胞中化合物都含有的元素,含量最丰富B.丙酮酸的氧化分解发生在内环境中,能为细胞提供能量C.酶、激素、抗体和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都会立即被分解D.同一个体内不同分化程度的活细胞中,存在的酶不完全相同2.法布里病患者溶酶体中缺少-半乳糖苷酶,使得糖脂无法被分解而聚集在溶酶体中。某研究者构建了可以生产-半乳糖苷酶药用蛋白的细胞株,用来改善患者的症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药用蛋白的产生与高尔基体的加

2、工、分类和包装有关B.正常人体细胞中的-半乳糖苷酶是在溶酶体内合成的C.药用蛋白通过胞吞方式进入细胞后,囊泡膜可与溶酶体膜融合D.法布里病可通过测定酶活性或糖脂的分布来进行诊断3. 植物细胞的细胞膜、液泡膜上含有一种H+-ATP酶,可以转运H+,有利于细胞对细胞外溶质分子 的吸收和维持液泡内的酸性环境。下图是植物细胞对H+运输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在细胞质基质、细胞液、细胞外环境中,细胞质基质的pH值最大B.H+进出植物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都是主动运输C.H+-ATP酶是一种膜蛋白,能催化ATP水解和运输H+出细胞D.植物细胞呼吸受到抑制,会影响细胞对细胞外某些溶质分子的吸收4 734

3、4:uId:7344 .动物细胞的存活与存活因子有密切关系。存活因子与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后,启动细胞内部信号途径,抑制细胞凋亡程序的启动,下图表示其过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存活因子与受体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后,直接调控Bcl-2基因的表达B.凋亡的细胞中Bcl-2基因表达量增加,促进细胞加速凋亡C.动物体细胞中都存在Bcl-2基因,细胞凋亡与特定基因的表达量有关D.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凋亡是所有细胞都必须要经历的阶段5.肿瘤细胞可通过大量表达PD-L1,与T细胞表面的PD-1结合,抑制T细胞活化,逃避效应T细胞的攻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抗原呈递细胞能够摄取肿瘤抗原,并将其暴露于细胞

4、膜上B.T细胞识别肿瘤抗原后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C.通过注射抗PD-L1的单克隆抗体,可解除T细胞的活化抑制D.效应T细胞在肿瘤抗原的刺激下能产生抗体,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6.动物在寒冷刺激下,通过神经调节,使得棕色脂肪细胞会分泌神经调节蛋白4(NRG4),作用于靶细胞,加强脂肪的分解。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NRG4是一种神经递质,能作用于棕色脂肪细胞B.体内棕色脂肪细胞属于神经调节的效应器C.NRG4与相应受体结合可调节靶细胞代谢D.NRG4具有特异性,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7.将核DNA链均被3H标记的水稻(2n=24)幼根转到普通培养基中培养,定期检测根尖细胞中的放射性。下列叙述错误的

5、是A.处于第一次分裂后期的细胞,细胞中每条染色体都有放射性B.处于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细胞,细胞中每条染色体都有放射性C.若某个细胞中没有放射性则至少是经过两次分裂后形成的D.根尖分生区的一个细胞中含有放射性的染色体最多有24条8.为了检测冰激凌中的大肠杆菌含量是否超标。下列有关做法,正确的是A.配制培养基,高压蒸汽灭菌后,调节pH到弱碱性B 814632:fId:814632 .将冰激凌溶化后,进行梯度稀释,再用划线法进行接种C.置于37恒温箱中培养12h,统计培养基中长出来的菌落数D.该实验应设置未接种样品的空白对照,以检测培养基是否被污染9.某动物的婚配制是一夫一妻制。该动物的某一种群年初个

6、体数为100,年末个体数为110,其中一年内新生个体数为20,死亡个体数为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种群的年出生率为10%,年死亡率为10%B.生殖期雌雄比例越接近1:1,出生率越高C.若降低该生物的交配年龄,则出生率会升高D.若在一段时间种群数量零增长,则年龄结构为稳定型10.某二倍体高等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XDY,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形成的其中一个细胞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细胞形成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变异B.与该细胞同时产生的另一个细胞无性染色体C.该细胞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极体D.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能发生了交叉互换11.同域共存是指一些生物生存在同一个区域,

7、由于竞争导致对环境需求发生错位的现象。下列不属于同域共存的是A.杜鹃在林冠层栖息,画眉在林下层生活B.鲢鱼在水上层,青鱼在水下层C.兔子总是选择在狐狸出现少的地方活动D.不同温度喜好的动物选择不同阳光照射处栖息12.新型冠状病毒是RNA病毒。下图为新型冠状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后增殖过程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RNA和-RNA携带的遗传信息相同B.-RNA能与核糖体结合完成翻译过程C.酶1、酶2和酶3都属于RNA聚合酶D uerr :uId: uerr .该病毒在细胞外可以完成RNA的复制13.下列关于传统发酵技术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过程中,先通气培养,后密封发酵B.家庭

8、制作果酒、果醋和泡菜通常都不是纯种发酵C.果醋制作过程中发酵液pH逐渐降低,果酒制作过程中情况相反D.果醋制作过程中,发酵液表面形成的菌膜是酵母菌繁殖的产物14.模型构建是生命科学教学、研究和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图是生物概念模型,相关分析或理解错误的是A.若图示为动物体细胞融合技术,则D可能是杂交瘤细胞B.若图示为基因工程,则C为重组质粒,D为受体细胞C.若图示为核移植技术,则B可能为去核卵母细胞D.若图示为试管婴儿技术,D为婴儿,CD的过程在试管中进行二、多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题,每题3分,共计15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全选对者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9、。15.科研人员将乳腺细胞M诱变成乳腺癌细胞Me,用来研究细胞癌变后代谢水平的改变。实验一测定了两种细胞葡萄糖的摄取量,结果如图1;实验二是将作用于线粒体内膜的呼吸酶抑制剂加入M和Me培养液中,与不加抑制剂的M和Me组细胞数的比值,如图2,同时测定的培养液中乳酸的含量,如图3。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乳腺癌细胞Me与乳腺细胞M相比,细胞周期变长B.实验一结果表明,Me细胞代谢增强,消耗能量增多C.实验二结果说明,呼吸酶抑制剂对M和Me都有影响,且对Me影响更大D.细胞癌变后,无氧呼吸增加,产生CO2量减少16.某植物的花色的红色、粉红色和白色三种类型,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分别用A/a、B/b、C/

10、c表示),设计不同杂交实验并对子代花色进行统计,结果如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实验一:红花白花红花:粉红花:白花=1:6:1实验二:粉红花红花红花:粉红花=9:7A.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自由组合规律B.实验一为测交实验,白花基因型是aabbcc,粉红花有六种基因型C.实验一子代红色个体自交后代粉红花比例是27/64 iqryew :fId: iqryew D.实验二结果表明,亲代粉红花和红花的基因型中均由两对双杂合和一对纯合组成17.研究发现,高温会影响拟南芥雄蕊生长,如图1所示。研究小组探究了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此现象的影响,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高温抑制雄蕊的

11、生长,对拟南芥的自花传粉会有明显影响B.IAA浓度为10-7 M时较10-4 M更能缓解高温对植物的抑制作用C.该实验自变量有两个,分别是高温和生长素浓度D.施加IAA对常温下拟南芥雄蕊的生长无明显影响18.家蚕(2n=56)性别决定为ZW型。家蚕不耐热,夏季饲养易死亡,产茧量低,科研人员用诱变的方法获得一只耐热雄蚕,由显性基因D控制,且有一条染色体出现异常,相应染色体如图。家蚕至少有一条正常Z染色体才能存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家蚕为二倍体,一个染色体组有28条染色体B.图中家蚕发生了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C.该雄蚕与不耐热的雌蚕杂交,若子代雌雄比例为1:2,则D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D.家蚕基因

12、组测序,应测定56条染色体上碱基对排列顺序19.下列相关实验中涉及“分离”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中,增加蔗糖浓度能加快原生质层与细胞壁的分离B.电泳分离DNA分子实验中,能将不同分子量大小的DNA分离开C.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可以观察到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并移向两极D.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搅拌能让噬菌体DNA与蛋白质分离三、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题,共计57分。20.(12分)科研人员研究了CO2和温度两种生态因子对坛紫菜(一种海洋藻类植物)的生长和光合生理特征的影响。实验过程如下:从海藻养殖基地采集新鲜、健康、形状等一致的坛紫菜叶状体(约58cm),带回实验室暂

13、养34天备用;将2g藻体放入3L天然过滤海水中,均分于12个相同锥形瓶中。设置温度为15和25,CO2浓度为390mol/mol(近似空气中CO2浓度)和700mol/mol的四组实验,每种处理设置3个重复;除表中条件外,在其他相同且适宜条件下进行实验,培养第7天进行相关数据测定。实验结果如下,请回答:(1)采集海藻养殖基地的坛紫菜叶状体带回实验室暂养34天后,再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2)该实验的自变量有 。实验中“其他相同且适宜”的条件属于 变量,这些变量需保持相同的原因是 ,需保持适宜的好处 。( UERR :uId: UERR 3)影响图中曲线日变化的主要生理过程是 ;由曲线可判断,21

14、:00时,坛紫菜叶状体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 。(4)若要得到叶绿素a,需将坛紫菜进行研磨过滤,然后用 法分离色素;由表可知,在15和25两种生长温度条件下,CO2浓度增加时,叶绿素和胡萝卜素含量 ;在相同CO2浓度条件下,温度改变时,藻体中叶绿素和胡萝卜素含量 。21.(10分)为了对重金属镉(Cd)污染的水体进行生物修复,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研究。选择水芹菜、灯芯草和水葫芦三种湿地植物设置了4种配植方式:A.水芹菜3株+水葫芦3株;B.水芹菜3株+灯芯草3丛;C.水葫芦3株+灯芯草3丛;D.水芹菜2株+水葫芦2株+灯芯草2丛。利用水培法模拟被镉污染的人工湿地,检测植物配植对模拟人工湿地的影

15、响,结果如下图。请回答:(1)湿地生态系统的主要成份是 ,其可吸收污水中的 等营养物质以及重金属镉等有害物质,既能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又能防止环境污染。这说明了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2)据图1可知,4种配植方式中,第3天时人工湿地中Cd的去除率最大的是 组,到第7天时,人工湿地中Cd的去除率最大的是 组,由此可说明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 会促进系统对Cd的去除。(3)从图2的A组、B组、C组结果比较可知,三种植物净光合速率最大是 。综合图1、2结果可知,实验结束时人工湿地中的溶解氧含量与Cd的去除率呈 。(4)根系泌氧是指水生植物通过通气组织将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运输到根部,并释放到根际土壤或水体的过程。这种现象是长期水体缺氧环境对植物进行 的结果。研究证实水生植物根系泌氧有助于植物对水体污染物的去除,这是因为水生植物根系泌氧提高水体溶解氧,有利于好氧微生物在植物根系周围分解 ,植物可吸收的营养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