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新高考生物精创预测卷 河北专版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278362139 上传时间:2022-04-1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23.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届新高考生物精创预测卷 河北专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2届新高考生物精创预测卷 河北专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22届新高考生物精创预测卷 河北专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22届新高考生物精创预测卷 河北专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22届新高考生物精创预测卷 河北专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届新高考生物精创预测卷 河北专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届新高考生物精创预测卷 河北专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届新高考生物精创预测卷 河北专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元素和无机盐与人体健康的描述,正确的是( )A.细胞中的微量元素因含量极少而不如大量元素重要B.缺乏P时,细胞中磷脂、核酸、ATP等的合成就会受影响C.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自Ca2,血液中Ca2太低会抽搐D.甲状腺激素含I、血红蛋白含Fe说明无机盐在细胞内主要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2.某种耐盐的水稻,一方面能利用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将细胞质基质内的Na+逆浓度梯度排出细胞,另一方面能利用液泡膜上的载体蛋白将细胞质基质内的Na+积累于液泡

2、中,以减少Na+对植物细胞的毒害。下列分析中合理的是( )A.Na+转运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B.细胞膜和液泡膜上的载体蛋白全部相同C.将Na+排出细胞的方式为协助扩散D.Na+只被转运出细胞,不会有Na+运进细胞3.阿司匹林是常见感冒药,具有解热镇痛作用。大剂量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容易导致胃液酸性增强,并引起肝损伤使血浆中转氨酶增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阿司匹林可能通过作用于下丘脑的痛觉中枢而达到镇痛效用B.内环境中缓冲对的调节能缓解胃液酸性增强产生的不适C.健康成年人体内转氨酶只分布于细胞内液D.转氨酶进入血浆会使血浆渗透压升高导致组织液减少4.如图所示为某二倍体动物细胞甲在有丝分

3、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的三个细胞乙、丙、丁。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乙细胞含有4个染色体组,丙细胞含有8个姐妹染色单体B.图中乙细胞正在进行有丝分裂,不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C.丙细胞正在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将会产生4种不同类型的配子D.只有丁细胞染色体行为会丰富配子的类型,增强生物的多样性5.枯草杆菌有噬菌体M敏感型菌株(S型)和噬菌体M不敏感型菌株(R型)两种类型,噬菌体M能特异性地侵染S型菌。实验小组用三组培养基分别培养S型菌株、R型菌株和混合培养S型+R型菌株,一段时间后,向三组培养基中接入噬菌体M,枯草杆菌的相对含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S型菌能为噬菌

4、体M的增殖提供模板、原料和相关的酶B.混合培养后,R型菌能使S型菌转化为R型菌C.混合培养过程中,S型菌诱导R型菌发生了定向突变D.S型枯草杆菌细胞膜上含有能被噬菌体M识别的受体6.黄帝内经中“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阐述了生物体的生物节律现象,生物体内调节生物节律的机制称为生物钟。褪黑素俗称脑白金,其分泌有昼夜节律,晚上分泌的多,白天分泌的少,具有调整睡眠的作用。下图所示为光周期信号通过“视网膜松果体”途径对生物钟的调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动物体调节睡眠生物钟的中枢是下丘脑视交叉上核B.长期熬夜会因褪黑素的分泌减少而扰乱自身生物钟C.机体褪黑素分泌调节的过程体现了分级调节的特点

5、D.褪黑素和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的调节机制相类似7.神经递质多巴胺参与动机与奖赏、学习与记忆、情绪与智商等大脑功能的调控,其作用后的回收机制如下图所示。毒品可卡因能对大脑造成不可逆的损伤,下图是突触间隙中的可卡因作用于多巴胺转运体后干扰人脑神经冲动传递的示意图(箭头越粗表示转运速率越快,反之则慢)。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多巴胺合成后通过多巴胺转运体的协助释放到突触间隙B.多巴胺发挥作用后完全被突触后神经元摄入以反复利用C.毒品可卡因会导致突触间隙的多巴胺减少,从而使大脑“奖赏”中枢持续兴奋D.若突触前膜上的多巴胺转运体被内吞、消化,则大脑“奖赏”中枢的兴奋性增强8.纯净的ATP量白色粉末状,

6、能够溶于水,作为一种药物常用于辅助治疗肌肉萎缩、心肌炎等疾病。ATP片剂可以口服,注射液可供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下列有关ATP的分析,正确的是( )A.活细胞产生ATP的共同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B.细胞呼吸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少部分贮存在ATP中C.细胞呼吸产生的ATP能为葡萄糖进入线粒体提供能量D.消化道中的酶能使ATP片剂水解并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9.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IAA)、赤霉素(GA)及植物激素抑制剂S处理水仙茎切段,48小时后测得水仙茎切段的伸长率如图所示。该实验数据不能支持的结论是( )A.IAA和GA在促进茎段伸长时具有协同作用B.植物激素抑制剂S能抑制IAA和GA的作用C.

7、不添加IAA和GA时茎段仍能生长D.IAA和GA均能促进茎段伸长,IAA的作用效果更好10.研究发现,奥密克戎病毒可通过飞沫、气溶胶和密切接触等方式在人群中传播,引起人体发热、肺部严重感染、呼吸困难等症状,对身体健康危害极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病毒通过接触传播时,皮肤、黏膜可发挥非特异性免疫作用B.该病毒侵入人体后,通过免疫调节即可维持内环境的稳态C.机体抵抗该病毒时,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发挥作用D.记忆细胞、B细胞、T细胞和效应T细胞都能识别该病毒抗原11.种群增长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新增加的个体数占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可表示为(Nt+1-Nt)/Nt100%。调查某种群一段时间内某

8、些特征的变化,得到如图A、B两条曲线,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若曲线A表示呈“S”形增长的种群的增长率,则X不能等于零B.若曲线B表示种群增长率,且X=1,则Nt+1/Nt=2C.若曲线A、B分别表示迁入率、迁出率,则6年内种群数量不断下降D.若曲线A、B分别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则6年内种群的年龄结构为稳定型12.数据统计和分析是许多实验的重要环节,下列实验中获取数据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编号实验内容获取数据的方法调查某自然保护区灰喜鹊的种群密度使用标志重捕法,尽量不影响标记动物正常活动,个体标记后即释放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摇匀后抽取少量培养物,适当稀释,用台盼蓝染色,血细胞计数

9、板计数调查高度近视(600度以上)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在数量足够大的人群中随机调查探究唾液淀粉酶活性的最适温度设置0、37、100三个温度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数据A.实验B.实验C.实验D.实验13.狮子鱼多栖息于温带靠海岸的岩礁或珊瑚礁内,但在马里亚纳海沟 7000 米以下的深海环境生存着一个通体透明的新物种超深渊狮子鱼。该环境具有高压、终年无光等特殊极端条件。研究发现,该超深渊狮子鱼基因组中与色素、视觉相关的基因发生了大量丢失,这些遗传变异共同造成了这一物种的奇特表型和对超深渊极端环境的适应能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海底漆黑环境的诱导下,超深渊狮子鱼的眼睛应已退化 B.超深渊狮子鱼与温带

10、靠海岸分布的狮子鱼一定不能交配成功C.在自然选择作用下,超深渊狮子鱼种群与温带靠海岸狮子鱼种群的基因库不同 D.在深海环境中,超深渊狮子鱼个体间在斗争过程中相互选择,共同进化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14.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大多数蛋白质都由细胞核内的基因编码。下图为细胞核控制合成的蛋白质进入线粒体的过程,由图可知( )A.信号序列与受体蛋白的结合具有特异性B.信号序列作为向导决定了蛋白质的去向C.前体蛋白质的成熟过程只是空间结构的改变D.信号序列与受体结合后内

11、外膜的蛋白转运体才能形成通道15.某植物的高秆对矮秆为显性,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抗病对易感病为显性,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现有纯合高秆抗病植株和纯合矮秆易感病植株杂交,所得F1自交,F2的表型及比例为高秆抗病:高秆易感病:矮秆抗病:矮秆易感病=669916。假设F1产生的雌、雄配子的基因型及其所占比例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2中高秆易感病植株和矮秆抗病植株出现了致死现象,导致比例异常B.上述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但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C.F2的矮秆抗病植株中,能够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9D.F2的高秆抗病植株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与F1相同的个体占17/331

12、6.科学家在实验过程中得到组氨酸缺陷型大肠杆菌突变株(his-),继续培养该突变株时,在个别培养基上得到了功能恢复型大肠杆菌(his+)。下表是his+和his-的相关基因中控制某氨基酸的突变位点的碱基对序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大肠杆菌类型his+his-碱基对序列注:部分密码子:组氨酸,CAU、CAC;色氨酸,UGG;苏氨酸,ACC、ACU、ACA、ACG;终止密码,UGA、UAA、UAG。A.在his+his-过程中,基因中核苷酸的种类和数量均未发生改变B.个别培养基上长出了his+菌落体现了基因突变的低频性和不定向性C.his+菌株控制产生组氨酸所需的酶中一定含有苏氨酸D.his-菌

13、株中控制有关酶的基因突变后导致翻译提前终止17.科学家选择了一批各项生理指标都相同的健康大鼠开展了三组实验:甲组大鼠饲喂普通饲料;乙组大鼠饲喂等量高糖高脂饲料,丙组大鼠饲喂等量高糖高脂饲料并加强运动。实验持续6周后,测得下表数据(瘦素是一种激素,可促进脂肪的分解),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组别体重(g)瘦素(ng/ml)胰岛素(mIU/L)血糖(mmol/L)瘦素受体蛋白(0D)甲361751281361506048乙436607953357749010丙348704622569577028A.据表中数据可知,通过注射胰岛素降低乙组大鼠血糖浓度B.运动能增强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C.乙组大鼠体重没

14、有降低的原因与瘦素受体蛋白数量少有关D.据实验结果推测糖尿病患者应低糖饮食,加强运动18.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科研人员对南京某地富营养化水体实施生态恢复,先后向水体引入以藻类为食的某些贝类,引种芦苇、香蒲等挺水植物,以及放养植食性鱼类等。经过一段时间,水体基本实现了“水清”“景美”“鱼肥”的治理目标。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治理前的水体不能实现自我净化,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B.引进的芦苇、香蒲在与藻类竞争光照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优势,从而抑制藻类生长繁殖C.“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仅涉及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D.放养的植食性鱼类在食物链中处于第二营养级,属于次级消费者三、非选

15、择题:共59分,第192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3、2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44分。19.(12分)研究表明,新型冠状病毒是由蛋白质包裹的RNA病毒,通过刺突蛋白S与人ACE2互相作用的分子机制,来感染人的呼吸道上皮细胞。如图表示病毒侵染宿主细胞及增殖过程,其中RdRP是一种RNA聚合酶。回答下列问题:(1)新冠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方式是_。可与+RNA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核酸有_。抑制逆转录酶的药物_(填“能”或“不能”)治疗该病。催化转录的RNA聚合酶与RdRP作用时的区别是_。(2)研究人员基于新冠病毒的表面抗原开发出了灵敏度高的抗体诊断试剂盒,用于新冠肺炎的快速检测,利用该试剂盒进行诊断的免疫学原理是_。某人多次新冠病毒血清抗体检测都呈阴性,但严格封闭隔离一段时间后却发病并被诊断为新冠肺炎患者。对于这一现象,最可能的解释是_。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