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活动对土壤的有利影响_范例

上传人:1824****985 文档编号:278361948 上传时间:2022-04-1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3.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类活动对土壤的有利影响_范例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类活动对土壤的有利影响_范例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类活动对土壤的有利影响_范例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类活动对土壤的有利影响_范例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类活动对土壤的有利影响_范例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类活动对土壤的有利影响_范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类活动对土壤的有利影响_范例(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类活动对土壤的有利影响_ 举例说明农业生产中人类活动对土壤的有利影响 学生:李凤 学号:1212040120 班级:2022级土地资源管理(2)班 人类在农业生产对土壤应遵循因地制宜,统一规划,综合治理的原则。主要有利措施可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水利措施,包括排水、灌溉、放淤;二是农业生物措施,包括平整土地、土壤培肥、种植植物;三是化学改良措施,主要是使用化学改良剂。 一.水利措施: 1.排水与灌溉 在农业种植上,通过合理的灌溉、排水对农田土壤水分进行调节,并影响 其他因素,使土壤的水、肥、气、热及微生物状况处于良好状态,向提高土壤肥力方向转化。如保持土壤含水量高于凋萎点及不超过田间持水量;利

2、用灌溉水渗入土壤促进作物根系层营养物质的溶解,以利作物吸收,并淋洗土壤中过多的可溶性盐类,以利作物生长;改变土壤热状况,从而降低外界温度变化对作物的不利影响等。土壤含水量和温度直接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种类,良好的通气会加强微生物对土壤有机质的好气分解作用等。就一个地区而言,通过灌溉、排水,可以改善小气候,控制地下水位,建立良好的灌溉农业生态,也是提高土壤肥力的表现。 2.放淤 放淤集改碱、平整土地、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等多种功能于一身,能起到一举多得的治理效果。 二农业生物措施 1.平整土地和围埝平地坡改梯田 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秦岭北坡残塬坡地及陕南浅山丘陵地区,农田土壤类型主要是黄绵土

3、、褐土和黄褐土等。其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低下,产量不高,属于当地的低产田。急需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改造。 梯田台地建好后要达到土地平整,地埂合格,做到水不下坡,泥不出沟,变“三跑田”为“三保田”。经平整的农田,地形地貌发生改变,使坡地变为梯田和台地,从而提高了土壤的蓄水保肥能力,从根本上改善了土壤的生产条件,为稳产高产奠定了土壤基础。 2.土壤培肥 有机肥是一种完全肥料,富含有机质、氮磷钾和微量元素,而且又是微生物的重要营养源。施足有机肥,既可以提供作物生长对各种营养元素的需要,又可促进微生物的活动,有利于土壤各种形态养分的转化。 主要功能: 1)能促使团粒结构的形成,使土壤疏松,容重降低,保水

4、保肥能力提高;可以改善质地粘重、易于板结土壤的不良性状。 2)可解磷保氮,活化土壤养分,提高肥料利用率。 3)可促进作物根系发育,增强吸收水分养分的能力。 3.种植豆科作物 扩大绿肥种植面积,搞好生物养田,用养结合。把豆科作物、牧草绿肥纳入轮作,特别是发展大豆、绿豆、红小豆、苜蓿、草木樨、小冠花等绿肥作物,对解决肥料、饲料和生土熟化、地力培肥都有积极的作用。 三化学改良剂 1.土壤改良剂 广泛应用于防止土壤受侵蚀、降低土壤水分蒸发或过度蒸腾、节约灌溉水、促进植物健康生长等方面。其中最为常见的为农药的实施。 四其他 1.土壤普查 人类为了摸清土壤资源的底细,对合理开发利用土地,实行农、牧、林合理

5、布局,通过调查研究不同地区高产稳产农田的土壤条件,可提出不同土壤建设高产稳产农田的主攻方向及关键措施;查清低产土壤的面积、分布和低产原因,拟定改良和培肥措施;通过测定土壤注意理化性质,结合群众经验,提出因土种植,因土施肥,因土改良理由的有效方法。人类对不同土地做出了这样的解决方案; 1、对现有的高肥力土壤,实行了保护。 2、合理用地,用养接和,维持了土地肥 力,3、对现有的中低肥力土壤(如:盐碱地,沙土,江黄壤,陡坡地)实行改良,使之成为高产量农业土壤。 小结 可以说人类在农业生产中对土壤的有利影响时很多的:适时耕作,增施有机肥,改良贫瘠土壤,深耕地;客土、漫沙、漫淤等,改良过砂过黏土;平整土

6、地;设立灌、排渠系,排水洗盐、种稻洗盐等,改良盐碱土;植树种草,营造防护林,设立沙障、固定流沙,改良风沙土等。 根据生态第一定律,我们的任何行动都不是孤立的,对自然界的任何侵犯都具有无数的效应,其中许多是不可预料的。可称为多效应原理。可见,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我们应该发挥长处,减少对土壤的损害,积极维持生态平横。我们也在不断探索更多、更好的方法来改良土壤环境。维护和提升耕地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强土壤改良的产品和技术推,合力推动我国耕地质量建设再上新台阶,共同为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贡献。 2022年4月7日 参考文献来自: /nr.aspx?id=9038 /view/9787278bcc22bcd126ff0c74.html /wiki/生态 /Article/CJFDTotal-SANG2022Z1013.htm /media_file/netcourse/asx/trflx /view/542717.ht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