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美术教案精编

上传人:1824****985 文档编号:278358353 上传时间:2022-04-1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7.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美术教案精编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美术教案精编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美术教案精编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教版美术教案精编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教版美术教案精编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美术教案精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美术教案精编(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美术教案 课题1、植物写生 课型绘画 教学目的: 1、通过植物线描写生,练习写生的技法。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分析植物的形象特征,用线描的形式把自己的感受表现出来。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造型能力。情感: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正确的观察方法和直接以线作画的能力。 教学难点:植物的结构与特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公园、植物园里、花坛里、我们的家里,都有各种各样的植物。它们有高有矮、有疏有密、枝叶旺盛、千姿百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丰富的色彩。 二、讲授新课 1、提问:你认识这些植物吗?它们叫什么名字? 它们有什么特征,有什么样的姿态? 你喜欢哪种植物?你知道一些植

2、物的寓意吗? 2、欣赏美术作品: 中国画君子兰介绍作者小朋友的线描画植物写生画 3、选择几种植物请学生进行分析特征、姿态,培养正确的观察方法。 引导学生先观察它们的全貌,说出它们的特征。纠正那种上来只看植物细节的错误方法。(1)、说一说,所观察的植物的生长特点。(2)、不同角度的花和叶各有什么不同? (3)、植物的前后关系如何表现? 五、学生作画、教师辅导作业提示: 认真观察植物的特征、姿态,用线描的方法写生一种植物。 注意线条的繁简、疏密、长短、曲直、穿插等变化。 六、小结、展示展示优秀作业,并简评。 课题2、巧用对称形 课型绘画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对称的规律,运用对称的规律。 2、

3、提高学生剪、贴的制作能力。情感:在制作过程中体验生活的快乐,学会欣赏对称的美,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及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利用剪对称形的方法,制作一件小装饰品。 教学难点:具有创造性的制作。 教学方法讲解 教学手段示范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按课堂常规坐好,稳定情趣,查学具。 二、讲授新课 1、你知道在生活中有什么对称现象吗?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2、介绍对称知识 教师:所谓对称,一般是指轴对称,即以对称形的中线为轴,将图形半侧旋转180度后左右完全重合。 提问:你发现蝴蝶有什么特点? 教师小结:同学们刚才深入观察研究,发现了蝴蝶的结构、外形、花纹、色彩,都是对称的。教师:观察研究蝴蝶对称

4、的特点后,我们再来观察这只具有对称特点的蝴蝶,看看它给我们什么样的美感? 学生:具有平衡、稳定的美感。 教师:这就是对称的美。 3、制作一只蝴蝶: (1)、选一张彩色纸对折后依折线处画出半只蝴蝶纹样。 (2)、依轮廓线剪下图形。 (3)、剪出蝴蝶的花纹。 (4)、整理。 三、作业提示 1、教师:再回忆、想象一下,生活中有什么样的物品用对称的花纹装饰?你能巧用对称形,把我们的生活装饰的更美吗? 2、作业提示:利用剪对称形的方法,制作一两件小装饰品。 四、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五、小结 1、学生自评、互评。 2、选出优秀的作品,给予表扬。 课题3、放学了 课型绘画 教学目的: 1、通过这幅创作画,

5、表现自己喜欢的课余生活,并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人物动作的画法。 2、用绘画形式表现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人体的各种动态特点。 教学难点:画面的构思和组织。 教学方法讲解 教学手段示范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启发同学谈: 放学了,打铃了,小伙伴们放学后最喜欢去什么地方?最爱干什么呢? 出示课题:放学了 二、讲授新课 1、能模仿一下你参加的活动的动作吗?请学生用速写的方式,画 下同学的动作。 教师可以示范,同学配合,用互相做模特的办法解决。 2、欣赏课本上的照片,讨论照片上的活动内容。 3、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说自己喜欢的活动。 4、欣赏作品:画面画了

6、什么内容?怎样去表现的? 教师总结:人物动态:小作者画的动作都不是简单的动作,可是画得很生动,这说明小作者基本上掌握了人物动作的画法。 背景:有复杂的背景,也有比较简练的。复杂的背静可以把环境交代清楚,像人物所处的位置在哪里;简单的背静有利于突出主要人物。 三、作业提示 1、主要人物要突出,画得较大。 2、画面画得不宜太复杂。 四、学生创作,教师辅导用绘画形式表现自己喜欢的课余生活。 五、课后小结: 第4课设计生活标志 教学目的: 1、识别生活中的标志,了解有关标志的文化,初步学习标志的构 思、设计要领。 2、用剪对称形或用圆点造型的方法设计学校需要的标志。(也可 用绘画等其他方法) 3、通过

7、对标志的识别、欣赏、研究、启发学生设计、创作生活中、 校园中需要的标志,培养学生物以致用的设计理念和健康上向上的情感,提高形象表达力及创作欲望。 教学重点:识别标志,了解标志在生活中的作用,学习标志的创作设计方法。 教学难点:设计的标志易识别,简洁、美观。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你们知道什么是标志吗? 学生发言对学生正确的发言给予表扬、鼓励。 同学们,首先让我们假设这样一种情境,我们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旅游,在无法用文字语言交流的情况下,如何尽快找到想去的地方?(学生回答 ) 教师明确:其实答案很简单,你自然会去找能够代表这种地方的图形符号,这样的符号就是我们要讲的标志。二讲授新课1师:你们知道

8、什么是标志? 用一种文字或图形来代表另外一种事物的符号。 标志的这种作用与文字产生之前的原始社会采用的结绳记事、堆土记事、刻木记事的作用是一致的。教师明确:结绳记事盛行于原始社会,“先民结绳以明事”,结绳不同,所寓之事即有别。这应当说是标志的雏形。 2标志的类别 教师提问:现在,我们大家每天可在不同的场合见到一些标志,请仔细回想,你都见到过哪些标志?这些标志各有什么作用呢?(识别、指示、引导) 师:标志存在于角落,它适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现代社会生活,标志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视觉符号,它还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强大的社会功用,成为一种文化。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和设计生活中的标志。 板书课题设计生

9、活标志 3欣赏、评述标志分为商标、徽标和公共标志,那么现在大家一起来看课本第八页,这些标志都有什么作用?禁止跳下如何表现“禁”?人如何简化的? 我们再来一起看一看,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常见的标志?(用课件展示图片,介绍生活中常见的几种标志)提出问题:这些都是什么类型的标志?(警示、提示、禁止、环保)都有什么作用? 没有这些标志行不行?为什么? 4、合作探究看来在我们的生活中,标志是不可缺少的,那么大 家现在动动脑筋想一想,标志在设计与用以不同的用途时,在颜色的选择上可有什么特点啊? 警示标志:黄与黑提示标志:蓝色与白色禁止标志:红色与白色环保:绿色与白色课件展示标志在形状上的设计特点总结标志

10、设计应具有的特点 醒目:颜色要对比、强烈 美观:因为标志不但可以美化环境,也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标准。 易懂:观察教材,图形标志多还是综合型标志多?为什么?相比之下,公共标识采用图形标志比较易于让不同国家、不同语言、不同学历的人识别。 5、作业创作 我们感受到了标志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方便,你觉得我们学校哪儿需要设计一个标志?比如在校门口设立一个路标指示牌,给活动室设计门牌标志,给楼道、操场、走廊设计相应的警示、提示、禁止、环保标志等。能不能根据标志的的这四个特点进行设计?展示一个标志设计过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6、展示评价以标志的特点为评价标准,小组内自评、互评出优

11、秀作品。师生共同评讲作品。 7、课后拓展今天我们学习了生活中的标志,当你以后看到标志时,你知道应该怎么做了吗?要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我们生活中的许多事与物,课后回家如果感兴趣的话,你可以再去查找一些关于标志设计的知识,为你家附近的街道、小区等其它一些公共场所,设计出更好的标志出来,人人都来争当一个优秀的标志设计师,好吗? 生命之源-水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水资源现状的了解,关注亟亟可危的生态环境,欣赏艺术作品,反思自己的行为。 2、结合周边环境问题尝试用表演、诗歌朗诵、写宣传口号等艺术形式语言宣传环境保护。 3、通过艺术活动提高学生的艺术表演能力以及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12、通过欣赏艺术作品,反思自己的行为、并用艺术形式的语言宣传环境保护,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尝试用表演的艺术形式宣传环境保护,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以及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对比、导入课题 1、“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李清照 (教师利用词句营造浓厚的艺术氛围,将学生带到湖光山色人与自然的和谐世界。) 在美妙的流水声中让学生欣赏关于黄河落日的美景以及相关的摄影作品等。 教师:“请同学们用最美丽的词语形容你看到的美景”。 学生活动:用最美丽的词语形容自己看到的美景。 2、“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 出示关于黄河水污染和水土流失的图片

13、和摄影作品, (设计目的:让学生通过诗词的对比引出水污染前后的对比,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感悟环保的重要性。) 出示课题“世界水日” 教师:“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应该同舟共济,地球能满足人类的需要、但满足不了人类的贪婪。每年的3月22日是联合国确定的世界水日 (World Water Day)”。 3、学生活动:为教材中的画面(P31 (1)、(2)、(3))进行命名。(二)水是生命之源 (师生之间讨论“水”的重要性。介绍关于“水“的认识) 地球虽然有708的面积为水所覆盖,但淡水资源却极其有限。在全部水资源中,975是咸水,无法饮用。在余下的25的淡水中,有87是人类难以利用的两极冰盖、高山冰川和永冻地带的冰雪。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是江河湖泊以及地下水中的一部分,仅占地球总水量的026,而且分布不均。约65的水资源集中在不到10个国家,而约占世界人口总数40的80个国家和地区却严重缺水。据联合国公布的统计数据,全球目前有11亿人生活缺水,26亿人缺乏基本的卫生设施。全世界每年排放的污水达4000多亿吨。 (三)欣赏电影片段 当我们已经听不到昔日流水的潺潺声,听到的只有沉重的的叹息;当我们看不到水边嬉戏的场景、满眼所见都是缺水干渴的面孔时,我们将品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