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桃花源记》公开课教案教学反思优秀教案汇编

上传人:1824****985 文档编号:278357688 上传时间:2022-04-1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桃花源记》公开课教案教学反思优秀教案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桃花源记》公开课教案教学反思优秀教案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桃花源记》公开课教案教学反思优秀教案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桃花源记》公开课教案教学反思优秀教案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桃花源记》公开课教案教学反思优秀教案汇编(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桃花源记公开课教案教学反思优秀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桃花源记公开课教案教 学反思优秀教案 教材分析桃花源记是第五单元第一课。第五单元是在第四单元(科普说明)之后,对文言文的又一轮学习,目的在于理解作者写作的愿望和人物的不同情趣,学习古人的优秀品质。不断增强个人的魅力,用不同时代的眼光看待古代文化,并客观的评价古代人。学情分析本班学生听说读写与自主、合作、探究能力较强,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虽然大多数是“留守学生”但他们的感情细腻而丰富。多数喜欢流行音乐,喜欢韩国明星,但是对历史、对传统仅仅局限于穿越剧,本单元的学习是对此一个不错的填补。教学目标1准确、流利地朗读、背

2、诵、翻译课文2掌握相关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古今异义现象。3学习本文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以简练、质朴的语言进行记叙的写作特点。5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和难点1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体会本文优美、精炼的语言;2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激发兴趣“世外桃源”是大家都知道的一个成语,它是出自晋代著名诗人陶渊明桃花源记。那么桃花源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桃花源记这 篇文章,从中来寻找答案吧!二、作者简介学生根据自查的资料讲述,老师作补充。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

3、、文学家,世号靖节先生,别号五柳先生。生于东晋末期,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xxx不安,他有志不得伸,做过几任小官,由于不满官场丑恶,41岁时弃官回乡,归隐田园,留下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传世美谈。他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其诗自然质朴,意味隽永。代表作有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关于作品: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是陶渊明所作的桃花源诗并记中的“记”。此文包括“记”和“诗”两个部分。“记”是“诗”的序言,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诗”是对所记的桃源世界的歌颂和赞美,并对桃花源社会作了一些补充。两者相互配合,共同构成了一个与现实世界相对立的

4、为作者所向往的理想社会。关于写作背景:本文写于公元421年,当时政治黑暗,军阀割据,战乱频繁,生灵涂炭。当时陶渊明已归隐多年,对于战乱造成的苦难,有着深切的感受,但他深知无法改变现状,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三、学生与教材对话四、研读与欣赏,精读与精讲1桃花源美在哪里?自然环境美、生活环境美、风俗人情美用自己的语言再现桃花源自然环境的美、生活环境的美。(师可先 做示范)用表演的形式再现桃花源人接待渔人的场面,展示风俗人情美。2桃花源那么美好,桃花源人为什么对渔人说“不足为外人道也”?3渔人来过一次,回去时又“处处志之”,按理说,应该找得到,怎么就找不到呢?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