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范例

上传人:1824****985 文档编号:278357039 上传时间:2022-04-1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6.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范例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范例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范例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范例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范例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范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范例(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初二音乐下册百卉含英教案 (人教课标版初中音乐教案八年级下册) 激情导入 1、师:“同学们,有这样一首歌它是我国广为流传的一首民歌;因为其曲调曾被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引用到他的歌曲图兰多中,而传遍了全世界,成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民歌之一;在2022年希腊奥运会的闭幕式上,中国的小女孩用稚嫩的嗓音向全世界唱出了这首民歌。你们知道它吗?” 2、学生讨论、回答、并请个别同学为大家唱上两句。 歌唱 1、教师介绍歌曲所讲述的内容。(西厢记中张生与崔莺莺的爱情故事) 2、聆听河北民歌茉莉花,谈感受 3、学生跟教师的钢琴轻声学唱歌

2、曲 讨论歌曲的旋律特点和风格特点 教师用钢琴弹奏第二声部旋律请大家演唱第一声部;然后学唱第二声部,教师弹奏第一声部学生看谱试着唱第二声部。 观看合唱录象茉莉花,交流讨论“合唱茉莉花”的艺术魅力,鼓励学生唱好歌曲的信心。 两声部合唱河北民歌茉莉花(引导学生有表情的演唱,并注意旋律的起伏和两声部的和谐统一) 三、鉴赏 1、师:“茉莉花是一首人们喜欢听也爱唱的歌曲,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有不同旋律风格的茉莉花,刚才我们听唱的是河北的,接下来让我们再听一首,你知道这是哪里的吗?”聆听江苏民歌茉莉花 2、提问河北与江苏茉莉花在风格上、旋律上有何不同? 3、轻声哼唱江苏民歌茉莉花,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体验。 4

3、、通过鉴赏和教师的引导,学生了解到,不同地域文化所呈现出不同风格的民歌,了解了民歌在我国的发展和具有的基本特点。 四、拓展 1、师:“说起了民歌,同学们应该知道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各少数民族的歌曲也是色彩芬呈,同样赞美花儿的歌曲有哪些呢?接下来让我们聆听布依族的一首民歌好花红。”聆听好花红 2、学生说说歌曲的旋律和风格特点,与前面的两首茉莉花对比,有何不同。教师引导并指出歌曲句首的装饰音体现了布依族民歌的特色。 3、提问:茉莉花和好花红都采用了五声音阶 (do,re,mi,sol,la),但它们的结束音不同,你感受到了吗? 4、教师简要讲解民族五声调式的知识,并带领同学齐唱熟悉的民歌小白菜

4、、我的家乡日喀则、太阳出来喜洋洋等,体会民族五声调式风格。 五、课堂总结 初二音乐下册梨园撷英教案 (人教课标版初中音乐教案八年级下册) 组织教学:课前情境渲染在教室里挂上中国结、红灯笼、戏剧脸谱等中国传统民俗装饰,录音里播放着“隆格隆”。 一导入 出示三张代表不同民族音乐体裁的图片,让学生回答是哪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戏曲、宋祖英的演唱) 二激情引趣 1学生讨论:对戏曲音乐的了解 2教师总结:我国的民族文化多采纷呈历史悠久在众多的文化种类中戏曲艺术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艺术的代表。 3师生同唱歌曲唱脸谱,初步感受戏曲音乐的韵味。(演唱同时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各种京剧脸谱) A.我们

5、看到演员们的脸上涂了颜色并画成了花脸,这是我国戏曲中特有的化装艺术,尤以京剧为典型,因为它在构图、勾画、涂色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谱式,所以叫“脸谱”。 B.讨论颜色的不同寓意和象征:(结合相应的脸谱进行课堂讨论) 红色威武中正钟馗黑色严肃刚正包公 蓝色凶猛豪爽窦尔墩白色阴险狡诈曹操 C老师提问:我国的国剧是哪一剧种?历史上的四大名旦都是谁? D教师与学生交流后讲解 三感受与体验 1由唱脸谱这首歌导入对京剧的介绍: A.介绍我国京剧发展的历史以及其唱腔的特点(主要包括西皮和二黄两种唱腔) B.请同学听京剧名段铡美案中驸马不必巧言讲运用的是哪一种唱腔? 2学唱驸马不必巧言讲 根据节奏念戏文(要求:字正

6、腔圆) 唱戏谱学大戏(提问:这段唱腔里面最后一句同学们唱得最有韵味,如果给这句加一个动作的话,大家想想怎么加才能让我们的演唱更有点京戏的味儿?) 请同学创造性的表演,进一步体会京剧艺术的魅力。 3聆听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选段打虎上山与驸马不必巧言讲作比较,并请同学们描绘或表演两段情节。 4看录像女驸马,展开对另一剧种的认识。 学生谈对黄梅戏的了解 教师补充介绍黄梅戏以及它的著名曲目 5跟VCD演唱黄梅戏天仙配选段夫妻双双把家还6学生学习并表演戏剧的基本手势和走圆场等。 四创造与实践 1看脸谱说人物与行当包拯、红娘、曹操 2才艺大比拼 活动内容:画脸谱、根据脸谱演角色、老调新唱编戏文。 五评价与总

7、结 初二音乐下册管弦和鸣教案 (人教课标版初中音乐教案八年级下册) 一、名言引出、名曲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这堂音乐课我送给你们的一句名言是:“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爱因斯坦一支名曲是:查尔达什舞曲(小提琴演奏) 二、乐学新知、用心感受 1、认识弦乐器 (1)师:请问刚刚你听到的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问一下你所知道的弦乐器还有哪些?(教师播放小提琴演奏和中提琴演奏的录音请同学们听辩、分析。) (2)学生仔细听辩,然后讨论回答弦乐器组的乐器和它们各自不同的音色与表现力。 (3)聆听梦幻曲(大提琴独奏),深切感受乐曲优

8、雅娴静的情绪风格和大提琴柔美、醇厚的美妙音色。 (4)出示弦乐器组各乐器的图片,并简要讲解其历史。 2、认识木管乐器 (1)师:下面,老师播放一段音乐考考你们看能不能听出这是哪一种乐器,能模仿演奏一下更好。(播放西西里舞曲,长笛独奏) (2)提问:这件乐器的音色有何特点?演奏出的乐曲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3)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答出其它木管乐器组的乐器。(教师稍做点评) (4)出示木管乐器组各乐器的图片,并简要讲解黑管和双簧管在形状和音色上的差异。 (5)欣赏单簧管波尔卡,体会波尔卡舞曲的体裁特点和了解单簧管的音色特征。 3、认识铜管乐器与打击乐 (1)师:(播放少先队出旗时鼓号队演奏的录象)提

9、问主要运用了哪些乐器?为什么用这些乐器? (2)学生答:小号、小军鼓等。小号的嘹亮与小军鼓的固定节奏衬托下,音乐显得激昂、有朝气。 (3)“同学一定听过这首乐曲”播放兰色多瑙河第一小圆舞曲主题(圆号演奏),其中这个象征春天来了,万物复苏的主题音乐是什么乐器演奏的呢? (4)学生回答,教师讲解法国圆号狩猎的历史 (5)引导同学熟悉掌握其它铜管和打击乐器并出示图片 4、掌握常用的管乐队排列图 (1)把长笛、单簧管、双簧管、大管、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倍大提琴、小号、圆号、长号、定音鼓、镲、锣14种乐器 图打乱顺序给同学们看并每看一图就分给一位同学,最后请木管乐、弦乐、铜管乐与打击乐器组的同学分别

10、到讲台上来。 (2)师:“假如现在老师是指挥家,同学们是乐队的演奏家,那么请问小提琴在指挥的哪一边?”生:讨论并回答。 (3)用课件展示常用的管乐队排列图 四、复习巩固 下面,我们就来聆听管弦乐队演奏的乐曲,你能随着乐曲将听到的乐器名称记录下来,并能感受每一件乐器的音色特点吗?请拿起手中的笔将你听到的、想到的记录下来。(播放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 1、学生听赏并将感受记录下来。 2、你能听出有那些乐器吗?共有几件? 3、教师点评答案,并和同学们复听一遍。(运用多媒体课件依次出现各种乐器图片) 五、结束语 同学们,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一切优秀的音乐文化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文明的具体象征。让

11、我们从今天了解的这些乐器的演奏中、从长期的音乐欣赏的实践中,来提高我们每 个人审美、鉴赏的能力吧!用语言所无法表达的情感,用文章所难以阐明的哲理,串串音流能够形象的描绘与塑造。(下课礼仪)初二音乐下册神州大地4茂密的森林教案 (人教课标版初中音乐教案八年级下册) 1、导入:同学们见过森林吗?现在老师请同学们去看一看森林(看森林的课件)。同学们能够用语言描述一下吗? 2、同学们都描述的非常好!这节课老师带领同学们从音乐的角度来看一看森林。听录音。结合看到的课件画一幅你心中的森林美景。 3、教师范唱歌曲,同学们可以小声跟唱熟悉歌曲。 4、同学们看课件听歌曲,进一步熟悉歌曲。 5、教师弹钢琴学生跟唱

12、,容易唱错的地方(三连音和切分、附点节奏)要及时纠正。 6、学生讨论:音乐作品三要素:(节奏、速度、旋律)特点。 7、学生分组互相学唱,教师弹钢琴伴奏。 8、教师伴奏,学生集体有表情的演唱。 9、一年之季在于春,一天之际在于晨。森林的早晨是什么样的呢? 10、看课件:大森林的早晨画面及音乐。提问:作品的情绪、节奏、速度、旋律、结构、强弱等特点。(此步骤可讨论) 11、看大森林的早晨画面,集体演唱森林之歌。 12、课堂小结:描写森林的音乐作品很多,我们今天只见识到两首作品,以后的课堂上老师请大家欣赏到更多的音乐作品。 初二音乐下册环球之旅4大洋洲采风教案 (人教课标版初中音乐教案八年级下册) 教学内容:复习歌曲剪羊毛,学唱歌曲理发师,学习口风琴吹奏理发师。 教案示例::一、练习二声部演唱剪羊毛 1首先我们来复习一下上周学习的二声部歌曲剪羊毛 2 请大家集体演唱一遍剪羊毛的高声部(不准确的地方教师纠正) 3再请大家集体演唱一遍剪羊毛的低声部(不准确的地方教师纠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