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秦论复习学案学生

上传人:奇异 文档编号:278348731 上传时间:2022-04-1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66.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过秦论复习学案学生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过秦论复习学案学生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过秦论复习学案学生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过秦论复习学案学生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过秦论复习学案学生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过秦论复习学案学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过秦论复习学案学生(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v1.0可编辑可修改过秦论复习导学案复习目标:1 .通过检测的方式掌握本课的重点字词和文言知识点2 .通过演板、检测掌握本课的重点句子3 .识记写作素材,理解并应用。课前预习单、作者视窗“才调无伦”的贾谊【注】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西汉初期著名政论家、文学家,最早的汉赋作家之一年少即以文才超众著称。20多岁时被汉文帝召为博士,不久被提升为太中大夫。后因在政治方面多次提出改革建议,触犯权贵,被谪为长沙王太傅。四年后被召回,为文帝宠子梁怀王太傅。死时年仅33岁。代表作有:政论文论积贮疏、过秦论、陈政事疏,辞赋吊屈原赋、81鸟赋。二、文化常识填空。(1)战国四公子:齐国(田文)、赵国

2、()、楚国()、魏国()。四人均以“善养士”闻名,都是当时仅次于国君的当政者。(2)先秦著作中经常提到的“关东”指,“山东”指,“河南”指以南。(3) “黔首”是秦朝对百姓的称呼,“氓”“隶”分别指、,泛指下层人民。“七庙”是的宗庙。.天下的别称:、,都是“天下”的意思。(5)九州:古时天下分九州,关于九州的说法不一,一般认为包括、。九州常用来代指“中国”。(6)合纵:是的策略。亦作“合从”。连横:是的策略。亦作“连衡”。课中探究单一、通假字外连衡而斗诸侯(“”通“,)孝公既没(”通“,)合从缔交(“”通“,)威振四海(“”通“,)百有余年矣(“”通“,)倔起阡陌之中(“”通“,)麻粮而景从(

3、”通“,)二、古今异义(1)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古义:今义: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的(2)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古义:今义:认为(3)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古义:今义:山东省102V1.0可编辑可修改三、标出词类活用并解释1 .秦孝公据崂函之固.()3.南取汉中,西举巴蜀( 5.非有仲尼墨翟之贤.(7.履至尊而制六合( *9.子孙帝王万事之业也( 11.却匈奴七百余里(13.外连横而斗诸侯(2 .有审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4.自以为关中之固.()6.天下云集响应,麻粮而景从()8.陈涉瓮牖绳枢之子()10.追亡逐北() 12.序八州而叫同

4、列() 14.流血徵橹()15 .吞二周而亡诸侯、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16 .会盟而谋弱.秦、以时天下之民()17 .以愚黔首()18.约从何衡()四、判断特殊句式并准确翻译1 .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2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3 .聚之(于)咸阳。4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33v1.0可编辑可修改5、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5 .铸以为金人十二()6、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7、锄穗棘矜,非钻于钩戟长锦也。()达标检测单一、能力提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0-13题。六国论苏辙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

5、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弊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以见矣。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

6、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邪!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挨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去无穷彼秦者将何为!LJL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

7、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10.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一士虑患之疏咎:责备。B.韩、魏塞秦之冲,而弊山东之诸侯弊:遮挡。C.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折:掉转。D.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佐:帮助。1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B.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C.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D.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

8、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12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以一“怪”字开篇,陈述六国人多地广,以优势攻秦,反被秦所灭的历史现象。B. “自安之计”一句,为“咎”字作铺垫,一个“咎”字,推出全文中心论点。C. “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借用生动贴切的比喻,强调韩、魏的举足轻重的作用。D.文章结尾对六国贪利忘义不顾大局终取灭亡的作为提出尖锐的批评,并且愤怒地指责强大的秦国发动了不义的侵略战争。13 .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2)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

9、莫如厚韩亲魏以按秦。、写作素材积累【素材清单】过秦论是一篇阐释秦亡历史原因的史论文章。文章着重叙述秦王朝的兴亡过程,揭露秦始皇的暴虐无道,指出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是在分析秦王朝灭亡的历史过程中从反面总结出来的,如果从正面说,就是秦如果想使其攻与守的形势不发生截然相反的变化,就得施行仁义的政策。文章的写作意图是劝谏汉文帝对人民实行宽松的政策。【素材激活】是谁灭掉了秦朝“战国七雄”之一的秦国凭借谁的力量灭掉六国,统一天下拥有整个天下的强大秦朝却二世灭亡,这又是谁的原因过秦论中贾谊在历数了秦统一天下的过程,分析了秦亡的原因后说道:“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是秦的教

10、训,也应是世代为官执政之人的铭言。谁施仁政,谁得民心,谁有天下;反之,谁失民心,谁失天下。任你有坚船利剑、雄兵百万、长江天堑。秦王朝是个例子。对于今天,仍有借鉴作用,如果我们的政府,我们的领导干部不为人民谋幸福,也一样会遭到人民反对的。【适用话题】可用于“得民心者得天下”“反腐倡廉”“关心百姓”“少一点形象工程,多一点民心工程”“创业”“仁政”“人才”“民心”“民生”“国策”“教训”“态度”“赤诚”“诫奢”“仁爱”“以民为本”“民心向背”“勿以出身论英雄”等写作话题或题目中。有如下运用角度:角度一:创业的过程是漫长而艰难的。“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先人经过艰辛的努力,慢慢地打

11、下了基业,“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秦始皇之所以能创造出如此辉煌的局面,得力于先祖打下的坚实根基。任何时代的创业都是如此,都是经历过漫长的跋涉、探索甚至倒退而最终达到成功的顶点的。角度二:贵在人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者,人心齐也。人心齐,泰山移。人心涣散,则万事难成。九国兵多将广,谋士如云,可各怀私心,在秦咄咄逼人的攻势下,终至纵散约败,束手就擒。究其根本,缺乏统一的指挥,统一的领导,各自为政,不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所以,无论国家或集体,都必须上下团结一心,唯有人和,才能产生真正坚不可摧的力量。角度三:治国也需要能臣“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

12、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秦孝公能取得改革的胜利是因为他拥有一位奇才一一商鞅。商鞅眼界开阔,气魄超人,内政外交,奇招迭出,很快使秦国脱颖而出,进而称霸天下。毫无疑问,商鞅是秦帝国大厦的奠基人,没有商鞅,就没有秦的兴盛,更没有秦始皇的炮赫一时,中国的历史也要重新书写。一人之力关乎百姓安危、国家命运,甚至历史的进退,人才之重要可想而知。能臣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个国家富强的保证。角度四:施行仁政方能赢得民心作为统治者,应该心怀天下,心忧苍生,才能赢得百姓的爱戴和支持。而秦始皇骄奢淫逸,一味地膨胀自我欲望,用残酷的手段对待天下士民,导致失去民心,进而失去了天下。1012(1)孟尝君平原君春申

13、君信陵君(2)函谷关嵋山黄河(3)民奴隶天1 .答案:C(A项中的“嵋”应读“ys”,“恬”应读ticnoB项中的“翟”作姓多数念“zhd”,此处应念“d(。D项中的“赢”应为yingo)2 .答案:A(爱,吝啬,吝惜)3.答案:A.(均为名词作状语)4. D5.D6.D7.A8.D9.D10.A11.C12.A13.B10.C(“折”的意思是“屈服”。)12.D(作者没有“愤怒地指责强大的秦国发动了不义的侵略战争”。)13. (1)韩、魏因屈服而归顺秦国,从此以后秦国人就可以出动军队直达东边各国,而且让全天下都遭受到他的祸害。(关键词:“折”,屈服;“通”,直达;“遍”,全部)(2)韩、魏是

14、不能单独抵挡秦国的,可是全天下的诸侯,必须靠着他们去隔开西边的秦国,所以不如亲近韩、魏来抵御秦国。(关键词:“当”,抵挡;“藉”,依靠;“蔽”,遮蔽,引申为“屏障”;“授,抵御。)【参考译文】我曾经阅读史记的六国世家的故事,心里感到奇怪的是,全天下的诸侯凭借比秦国大五倍的土地,多十倍的军队,全心全力向西攻打嵋山西面方圆千里的秦国,却免不了灭亡。我常常对这个问题深思远虑,认为一定有能够用来使他们保全自己的策略。因此未,尝不责怪当时六国那班谋臣,他们对于祸患的考虑太粗疏,谋求利益的眼光太短浅了,而且不能了解天下的形势啊!秦国要和诸侯争夺天下,不是在于齐、楚、燕、赵等地区,而是在于韩、魏的边境;诸侯

15、要和秦国争夺天下,也不是在于齐、楚、燕、赵等地区,而是在于韩、魏的土地。对秦国来说,韩、魏的存在,就好比人有心腹的疾病一样。韩、魏两国阻碍了秦国出入的要道,却掩护着嵋山东边的所有国家,所以全天下特别看重的地区,再也没有比得上韩、魏两国了。从前范雎被秦国重用,就征服了韩国,商鞅被秦国重用,就征服了魏国。秦昭王在还没获得韩、魏的人心以前,却出兵去攻打齐国的刚、寿一带,范雎就认为是可怕的。既然这样那么秦国忌讳的事情,就可以看得出来了。秦国要对燕、赵两国动用兵力,这对秦国是危险的事情;越过韩、魏两国去攻打人家的国都,燕、赵在前面抵挡它,韩、魏就从后面偷袭它,这是危险的事啊。可是当秦国去攻打燕、赵时,却不曾有韩、魏的顾虑,就是因为韩、魏归附了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