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最新

上传人:1824****985 文档编号:278320267 上传时间:2022-04-1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6.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最新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最新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最新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最新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最新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最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最新(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 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 知识网络 单元知识结构 世界政治地理 格 局 世界经 济全球化 三、区域经济一体化 重点讲析 一.世界政治地理格局 (一)两次世界大战及其影响 1.世界政治地图概念:是表现全球政治区域划分和国际政治关系的地图。它着重表示各个国家的地理位置、管辖范围、国界和领土轮廓。 2.世界政治地图演变的主要原因 :国家间的政治和经济冲突以及国际竞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影响 时间:19141918年 起因:由于各国工业化发展进程不同步,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后起的美、德、日等国要求按实力重新瓜分世界 交战双方:同盟国(德、奥、意三国)与协约国(英、法、俄

2、三国) 结果:协约国战胜同盟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战后,使欧洲乃至世界的政治地图发生了重大变化:德国领土大大缩小,海外殖民地被瓜分;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崩溃,欧洲出现了波兰、芬兰、匈牙利等新的国家;俄国经过十月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英法元气大伤,美日力量兴起 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其影响 时间:1939-1945年 起因: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扩张 交战双方:轴心国集团(德、日、意三国)与反法西斯同盟(苏、美、中、英、法) 结果:轴心国失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1)美苏强大,英法削弱,德国分裂,日本成为美国附庸、欧洲政治上东西分裂,美苏两大阵营形成,成为东西对抗

3、的两极格局。 综合国力竞争 综合国力是一个国家的总体力量 基本实体:国土面积、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口 经济力量:是最重要的构成要素 军事力量:常规军事力量、战略核力量 内政和外交 科学和技术 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 (2)亚非拉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高涨,殖民体系崩溃,广大发展中国家成为一支新兴的政治力量。 二.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1.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原因:世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使美苏两极格局走向分化 2.世界向多极化发展的过程: (1)社会主义阵营的分裂(20世纪50-60年代) (2)西方阵营的分化(西欧、日本重新崛起,美国控制能力有所减弱) (3)东欧巨变和苏联的解体(20世纪80

4、年代) (4)第三世界国家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 3.世界多极化的表现:除美国唯一的超级大国外,还形成西欧、日本、俄罗斯、中国、印度等多个政治力量中心 4.目前的世界政治地理格局是:惟一的超级大国美国,想搞一极独霸,但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经济实力雄厚的欧洲和日本,前者向政治一体化迈进,后者一心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国际座标未定、但地位和作用重要的俄罗斯,拥有1亿多人口、丰富的资源、强大的工业基础军事实力;属于发展中国家、经济高速增长的中国;占全球45人口的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第三世界。 三.国际政治的地缘合作与冲突 1.国际政治地缘合作的背景 从全球来说,“和平和发展”是当代国际政治的两大主题。合作

5、有利于维护和平和发展经济。第三世界国家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主要力量。面对超级大国的争夺和干预,广大发展中国家需要联合起来,依靠集体的力量,提高对本地区事务和问题的发言权和控制力。许多发达国家也不希望发生冲突和战争,它们强烈要求维护世界和平。 2.国际政治的地缘合作的意义和表现: 一些国家基于地域上的联系,组建区域性国际组织。这些组织在维护区域安全、加强各国间的团结和合作、反对外来势力干涉、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3.重要的区域性国际组织:阿拉伯国家联盟美洲国家组织非洲统一组织亚太经合组织 东南亚国家联盟石油输出国组织欧洲联盟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4.世界政治经济发展存在不平衡,诸多不稳

6、定因素依然存在,使得国际形势动荡不安 (1)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继续存在,美国等西方大国对中国和其他国家实施和平演变战略; (2)美国、日本和西欧经济摩擦和贸易争端加剧,争夺世界经济霸权的斗争愈演愈烈; (3)国际经济竞争日益激烈,许多发展中国家经济环境恶化,南北关系紧张; (4)原先在两极格局下被掩盖和压制的国家间的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争端和资源争夺等,重新出现并日益突出,甚至酿成流血冲突和局部战争。 5.地区性冲突及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爆发的局部战争 阿以冲突、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 阿以冲突的原因及影响阿以和平进程的主要因素 (1)阿以冲突的原因:民族、宗教矛盾

7、、领土、资源纠纷 帝国主义为维护其全球战略而插手中东事务。 (2)影响阿以和平进程的主要因素: 巴勒斯坦问题 耶路撒冷问题 被占领土问题 水源问题 二. 世界经济全球化 经济活动的空间扩散 1.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划分 分布:发达国家:北半球 发展中国家:南半球 人口:发达国家:占世界20% 发展中国家:占世界80% 全球国内生产总值: 发达国家:占世界78% 发展中国家:占世界22% 2.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异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异 3.世界经济地理格局形成的原因 (1)形成过程:从全球来看,世界经济的核心首先出现在西欧。通过对外掠夺和殖民,欧洲人的经济活动逐步扩大到拉美

8、、非洲、北美、印度、东亚、大洋州。 (2)形成原因:从地理上看,这种格局是欧洲经济活动向外扩散的结果,其实质是长期的武力征服、殖民掠夺和不合理的边缘地位 核心地位 经济地位 初始工业化或农业社会阶段 后工业化阶段 发展阶段 原料、燃料和服装、玩具等轻工业产品 计算机、通讯设备等高技术产品、资金、技术 对外贸易 机械化水平低,农业技术落后,从业人员多,商品率低 高度机械化,农业专业化和商品化程度非常高 农业特点 初级加工业为主、工业产值所 占比重低,采矿业比重大 制造业比重高,采矿业和轻工业比重低,传统制造业比重在减少,尖端工业占优势,高新技术产业发达 工业 特点 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 国际经济

9、秩序,使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处于受剥削和不平等的地位,经济相对落后。 二.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因素 1.经济全球化:一般是指资本、商品、服务、劳动、信息和人员超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扩散的现象。 2.经济全球化表现: 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联系和互相依赖空前紧密,技术、资本、人员、服务的跨国流动日益频繁。 企业生产过程不再局限一个地方,而是通过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联合完成。 加强国际经济联系,进入世界大市场成为国家和地区发展自身经济的重要手段。 3.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因素: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从根本上来说,它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具体来说,在当代,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因素包括: 科技进步:促进世界统一的生产

10、体系和技术体系的使用,使产品能够大量生产和销售。特别是信息技术突飞猛进,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 跨国公司:跨国公司在全球进行资金、原材料、劳动力和市场的优化配置,利用通过遍布全球的经营网络,实现人员自由流动、新技术和新观念同步应用,促进了技术和管理的空间扩散。 (三)经济经济全球化的地理意义 1.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发达国家制造业、金融业发达,科技基础雄厚、基础设施完善、法制健全,在贸易、资金、技术和信息方面占据优势,主导世界贸易和金融市场。 2.发展中国家处于国际经济不利地位南北差距有可能进一步扩大 (1)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充足而低廉,自然资源丰富,有利于吸引发达国家的

11、资金和技术,从而对发达国家形成依赖,容易被后者控制; (2)一些国家政局动荡,社会不稳定。 (3)由于规模小、水平低、基础差,发展中国家的许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4)在国际贸易中,发达国家输出的多是先进的工业产品和零件,发展中国家则多是农矿产品和轻工产品,低级产品与高级工业产品在交换中,始终处于不等价状态; (5)发展中国家债务沉重,给经济进一步发展带来很多困难; (6)发达国家为了维护自身既得利益,有可能在贸易和环保等方面提出苛刻条件,给发展中国家进入世界市场设置高门槛。 3.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全球化浪潮中面临挑战和机遇由于自身条件和发展程度不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也会拉大。

12、 拉美地区:通过国内改革为提高竞争力奠定了基础。 东亚和东南亚:有效的产业政策和高水平的教育投入,成为吸引外资较多的地区。 撒哈拉以南非洲:工业基础薄弱,竞争力低,政治动荡,经济发展波动明显 北非和西亚:制造业技术水平低,政治冲突频繁,吸引对外直接投资能力较低。 结论:全球化浪潮势不可挡,谁不参与,谁就落后。广大发展中国家是全球经济体系的重要成员,理应在全球化进程中发挥组织者的作用,促进公平、公正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推动自身经济发展。 三. 区域经济一体化 (一)世界经济区域化 1.形成背景:全球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竞争越发加剧,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应运而生。 2.特点:区域经济集团一方面具有内向的保护性,另外一方面具有外向的竞争性。 区域经济集团在集团内国家间实行关税互惠,取消贸易壁垒,组成共同市场,实现经济互补合作。 3.经济区域化的作用:加强区域内部经济联系,经济区域化也是走向经济全球化的阶梯 4.经济区域化的原因:(1)区域内经济联系密切,交往便利,易于找到利益共同点,建立一体化组织 (2)一些经济大国为抢占世界市场更多的份额,需要以各自建立的一体化组织为依托,极力扩大势力范围,实现竞争优势 (3)发展中国家需要加强政治协调和合作,以集团姿态对应发达国家的竞争和不合理的经济秩序,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二.主要区域经济集团 1.欧洲联盟(E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