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规定心理学 第二篇 个体心理

上传人:leixi****n2022 文档编号:278319371 上传时间:2022-04-1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规定心理学 第二篇 个体心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管理规定心理学 第二篇 个体心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管理规定心理学 第二篇 个体心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管理规定心理学 第二篇 个体心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管理规定心理学 第二篇 个体心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规定心理学 第二篇 个体心理(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个性与管理第一节个性的一般概述一、个性的概念及特征个性:它指一个人整个的、本质的、比较稳定的 意识倾向性与心理特征的总和特征:独特性 心理面貌上的差异 整体性 是个统的整体 稳定性 倾向性二、个性的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特质论:从人的心理特性来研究人的个性 艾森克 非情绪稳定(神经过敏) 外向 代 情绪稳定 内向 表 个性基本结构的单元是特质 人 卡特尔 特质有规律性 物 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 阿尔波特 社会学习论:强调环境和情况对个人行为和性格起决定作用 个性的理论 (代表人物:米勒 达乐 罗特 班图拉) 观点:特定情况和环境中的行为取决于情况环境的特殊性 个人对情况环境的评价

2、和对别人类似行为的观察 在成长过程中 有些行为是直接学来的 有些是通过观察而习得的 强调个人行为和别人的关系 弗洛伊德:本我 自我 超我 心理分析论 荣格:敏感型 感情型 思考型 想象型 阿德勒:意识在人的个性结构中起核心作用 个性类型论 (荣格 麦迪 ) 麦迪高忧虑低忧虑外向紧张 激动 情绪不稳 爱社交 依赖镇静 有信心 信任 适应 热情 爱社会 依赖内向紧张 激动 情绪不稳 害羞镇静 有信心 信任 适应 温和 冷淡 害羞 婴幼儿期 先天遗传因素(影响人与人的关系) 学生时期家庭因素(最初根源) 影响着人与人的关系 个性的形成过程 影响需求和满足需求的途径 及影响因素 文化传统因素 影响着解

3、决冲突的方式 影响人们如何看待事物 真善美与假恶丑 社会时期阶级和阶层因素 (不同阶层的人具有明显个性差异)第二节气质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 (先天)一、气质的概念与类型气质:个人与神经过程的特性相联系的行为特征 主要表现为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 神经过程:分为兴奋过程 抑制过程 特征:强度 均衡性 灵活性特征:是与生俱有的 最稳定的心理特征 即使有变化也是比较缓慢的 多血质(活泼型) 适合当宇航员 驾驶员 类型(巴甫洛夫) 粘液质(安静型) 适合当书记 胆汁质(兴奋型) 适合当总经理 抑郁质(抑制型) 适合医疗工作 二、气质在管理中的应用 1. 气质在实践中的地位与作用人类的行为决定于在社会环境和教

4、育影响下的动机和态度气质类型本身无好坏的区别 不能简单的评价一个人的气质类型 关键是充分认识其气质类型固有的优缺点 扬长避短气质不能决定一个的的成就高低气质对工作性质和效率以及人际交往和教育方式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体现:通过气质的动力特征对工作性质和效率产生影响 通过气质的心理倾向性对人际交往方式和教育方式产生影响2、应用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在安排特殊工作的人员时,必须注意气质要求的绝对性 任何一种气质类型都同时具有积极和消极的两面性 所以不同气质类型之间存在着互补性在一般的工作安排和人员优化组合时,必须注意气制要求的互补性在进行人员培训时,既要注意气质的顺应性,也要注意气质的发展性第三节性格及

5、其在管理中的应用 (后天)一、性格的概念及其特征结构性格: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对现实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个性的差异首先表现在性格上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联系:都是人脑的技能 其共同基础是神经类型 都是在人的生活实践中同时形成的 由人脑同活动实现的 区别:气质影响着性格的动态方面 渲染性格特征 使性格具有独特色彩 性格对气质也有影响 可以再一定程度上掩盖或改造气质 使其服从于生活实践的要求 气质更多的体现神经类型基本特征的自然影响 是神经类型在行为、活动中的直接表现 性格更多的体现了社会生活条件和环境的外来影响 气质本身没有好坏之分 但性格有优劣、好坏之分 因为性格决定和影响着人行动的方向和内容

6、 性格的特征结构:态度特征 意志特征 情绪特征 理智特征二、性格的类型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性格类型:在一类人身上所共有的性格特征的独特结合 按人的心理机能分类:理智型 情绪型 意志型 按人的心理活动倾向性分类:外倾型 内倾型 按人的独立性程度分类:顺从型 独立型 结合人的四种气质类型分类:活泼型 力量型 完美型 和平型性格的应用必须重视的几个方面1、 要重视管理者自身性格的锻炼(阿尔波特)2、要重视对组织成员性格的了解和把握(性格是个性的核心)3、要重视领导班子及其组织成员的性格互补结构4、要重视创造一个有利于培养良好性格的环境(克里斯阿吉里斯)第四节能力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一、能力的概念及其制约

7、因素能力:个人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务的心理特征 是人们顺利完成和胜任工作的相关心理特征能力与气质、性格的关系:相互制约 彼此统一 能力的发展可以促使某种性格特点的形成 性格的特点能补偿能力的某些弱点 制约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因素素质、教育、社会实践、勤奋、兴趣二、 能力的结构、差异及其应用 皮尔曼:能力二因素代表人物 赛斯登:群因素 吉尔福特:“智慧结构”学说能力的个别差异:质的差异:能力的类型差异完成同一种活动时 不同的人可以采取不同的途径 完成同一种活动可以由能力的不同结合来保证量的差异:能力的水平差异能力低下般能力才能天才能力的应用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在安排工作时,注意对组织成员的能力进行全面了

8、解,做到人其才。2.在招聘人员时,注意职业对能力要求的阈限性,避免要求过高或过低。3.在优化组合时,注意能力类型差异的互补性,以发挥团体的协作作用。4.在人员培训时,注意处理好基本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关系,以提高培训效果。第四章知觉与个体行为第一节知觉的一般概述一、知觉的概念与过程知觉:人脑对当前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知觉与感觉的关系: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 感觉是客观事物世界作用于感觉器官 而在大脑产生对这个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没有感觉就没有知觉 感觉只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 知觉反映的是事物的整体属性知觉与思维的关系:思维是人心理活动的最高形式 是对客观事物间接、抽象的反映 知觉是对客观事物直接

9、、具体的反映 知觉与思维密不可分 知觉是思维的“窗口”为思维提供感觉信息 思维对感觉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使知觉获得一定意义知觉的过程:观察、选择、组织、解释、反应二、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人的直觉能动性 主要表现在它的选择性) 知觉对象本身的特征客观因素 对象和背景的差别 对象的组合接近原则相似原则 闭锁原则 连续原则 需要和动机(动机是推动人们进行有目的活动的内驱力) 兴趣和爱好 主观因素 个性特征 过去经验 知识结构第二节社会知觉及其效应一、社会知觉的概念与分类 社会知觉:人对人的知觉 (布鲁纳) 人对群体的知觉 群体对个人的知觉 群体对群体的知觉 个人与群体间关系的知觉 与对物的知觉相比 对人的知觉赋予了更多社会意义 对人的知觉 社会知觉的分类 人际知觉:主要特点在于有明显情感因素进入知觉过程 角色知觉:培养敏感的角色知觉 对提高特定角色的责任感具有积极意义二、社会知觉的效应(第一印象 晕轮 优先、近因 定型)第一印象效应:两个素不相识的人第一次见面时形成的印象(定义) 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