碾压混凝土质量管理规定要点

上传人:leixi****n2022 文档编号:278319357 上传时间:2022-04-17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碾压混凝土质量管理规定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碾压混凝土质量管理规定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碾压混凝土质量管理规定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碾压混凝土质量管理规定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碾压混凝土质量管理规定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碾压混凝土质量管理规定要点(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场碾压混凝土旁站监督质量控制要点现场监理工程师进行旁站监督任务时,需提前仔细阅读已审批的仓面设计,了解本仓混凝土浇筑方法、材料分区、冷却水管铺设、温度计埋设、预埋件埋设位置、人员及设备配置等情况。1 试验检测碾压混凝土设计一般VC值为25s,变态混凝土一般设计坍落度为35cm,常态混凝土一般设计坍落度为79cm。表1-1 混凝土仓面检测项目及检测频率序号检测项目规定值检测频率检测比例或数量施工单位监理第三方1VC值VC值5s1次/2h100%10%/2仓面气温/1次/2h3入仓温度监理批准值(13.5)1次/2h4浇筑温度符合设计要求每100m2仓面面积应不少于1个测点,每一浇筑层应不少于3

2、个测点5砂浆稠度80mm120mm1次/8h6灰浆水胶比测定质量密度,不大于碾压混凝土水胶比1次/碾压层7水胶比/1次/季度必要时8混凝土凝结时间/1次/季度9含气量/1次/天(F200、F300)10%10坍落度(常态及变态混凝土)4 1410 210 3/必要时必要时/11相对密实度(核子密度仪)98%1点/100m2200m2(10m10m网点),不少于3点/碾压层30%10%90%表1-2 钢筋现场质量检测及检测频率序号检测项目规定值检测频率检测比例或数量施工单位监理第三方1机械连接抗拉强度符合DL/T5169-20133个/500个30%10%90%2螺纹接头拧紧扭矩符合JGJ107

3、-2010接头数量的10%100%见证/3电弧焊接拉伸试验符合DL/T5169-20133个/300个30%10%90%4电渣压力焊拉伸试验3个/300个5闪光对焊拉伸试验3个/300个6闪光对焊弯曲试验3个/300个7箍筋闪光对焊拉伸试验10mm:3个/1200个;10mm:3个/600个8预埋件钢筋电弧焊T形接头拉伸试验3个/300个注:机械连接现场10个验收批抽样试件抗拉强度试验1次合格率为100%时,验收批接头数量可扩大1倍。表1-3 铜止水现场质量检测及检测频率序号检测项目规定值检测频率检测比例或数量施工单位监理第三方1安装位置鼻子中心线与接缝中心线偏差5mm全数100%100%/2

4、焊接接头搭接长度20mm3外观检查表面光滑、无砂眼或裂纹4渗透试验煤油检测无渗漏/见证100%5接头与母材强度比0.7/必要时/2 碾压混凝土温度控制标准2.1 碾压混凝土温度控制标准2.1.1 基础温差表2-1 碾压混凝土基础温差 单位()坝段强约束区0.00.2L弱约束区0.20.4L挡水坝段15.017.0厂房坝段14.016.0溢流坝段15.017.0说明:L为浇筑块长边长度,下同。2.1.2 上、下层温差标准当老混凝土面(层间歇大于21天)上浇筑混凝土时,老混凝土面以上L/4范围内的新浇混凝土应按上、下层温差控制。碾压混凝土越冬面处上下层温差的控制标准为15,其他部位上下层温差的控制

5、标准为17。2.1.3 内外温差坝体碾压混凝土内外温差的控制标准为17。2.1.4 允许最高温度碾压混凝土容许最高温度见表2-2。表2-2 碾压混凝土允许最高温度 单位()坝段强约束区0.00.2L弱约束区0.20.4L非约束区0.4L挡水坝段222425厂房坝段212324溢流坝段2224252.1.5 坝体设计允许浇筑温度坝体设计允许浇筑温度见表2-3。表2-3 碾压混凝各月浇筑温度 单位:月份(询)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上旬中旬下旬上旬中旬下旬月平均气温7.414.920.222.921.414.96.8挡水坝段和厂房坝段强约束区和弱约束区自然入仓自然入仓自然入仓15151515

6、15自然入仓自然入仓自然入仓溢流坝段基础强约束区自然入仓自然入仓14141414141414自然入仓自然入仓基础弱束区自然入仓自然入仓自然入仓1515151515自然入仓自然入仓自然入仓各坝段非约束区自然入仓自然入仓自然入仓1515151515自然入仓自然入仓自然入仓2.2 常态混凝土温控标准2.2.1 基础温差基础温差是指基础约束区范围内,混凝土的最高温度与该部位稳定温度之差。基础约束区常态混凝土施工控制的基础温差为17。2.2.2 上、下层温差标准在老混凝土面(层间歇大于21天)上浇筑混凝土时,老混凝土面以上L/4范围内的新浇混凝土应按上、下层温差控制。越冬面处上下层温差的控制标准为16,

7、其他部位上下层温差的控制标准为18。2.2.3 内外温差坝体常态混凝土内外温差的控制标准为18。2.2.4 允许最高温度约束区常态混凝土容许最高温为24,脱离约束区常态混凝土允许最高温度为26。2.2.5 允许浇筑温度常态约束区混凝土设计允许浇筑温度见表2-4。表2-4 常态约束区混凝各月浇筑温度 单位:月份(询)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上旬中旬下旬上旬中旬下旬月平均气温7.414.920.222.921.414.96.8断层处理常态混凝土和厂房坝段CVI常态混凝土自然入仓自然入仓自然入仓1515151515自然入仓自然入仓自然入仓3 浇筑过程质量控制3.1 卸料与摊铺(1)采用平层法施

8、工,层面略向上游倾斜;采用斜层平推法施工,斜层倾斜方向根据选定的入仓口位置进行确定。(2)采用条带法铺料,条带方向平行于坝轴线,条带宽度根据施工仓面的具体宽度适时调整。(3)在铺设碾压混凝土前,施工缝须铺设水泥砂浆,上游防渗区内每个碾压混凝土层面须铺洒水泥粉煤灰灰浆。(4)汽车卸料时严格控制靠近模板条带作业,料堆边缘与模板的距离不小于80cm;与模板接触部位浇筑同标号机拌变态混凝土或加浆变态混凝土。(5)汽车在仓内转运时,每一条带起始卸料采用梅花形布料作业方法,卸料两排形成6m左右宽条带,铺料条带长度达到20m左右后进行平仓。条带形成后,汽车卸料卸在未碾压的混凝土坡面上,然后开始按平仓厚度平仓

9、,使铺料条带向前延伸推进。(6)碾压混凝土采用薄层平仓,平仓厚度应控制在碾压工艺试验确定的范围内(34cm36cm),每个条带平仓后须使用带有刻度的钢钎等检查工具进行摊铺厚度的检查,同时在模板上画出分层高度线,作为辅助控制手段。边缘死角部位辅以人工摊铺。平仓后,仓面平整,无坑洼,厚度均匀。(7)卸料平仓要严格控制三级配和二级配碾压混凝土的分界线,二级配碾压混凝土的推铺宽度应满足施工图纸的规定,最大误差不得大于+30cm(不得小于设计宽度)。(8)汽车在碾压混凝土仓面行驶时,尽量避免急刹车、急转弯等有损碾压混凝土质量的操作。(9)斜层平推法施工斜层坡度不陡于1:10,层面不得倾向下游,坡脚部位应

10、避免形成薄层尖角。斜坡前缘老混凝土铺料前用高压水把二次污染物清洗干净,然后进行平推段砂浆摊铺,同时将上一平推段未碾压的3050cm宽的前缘也用砂浆进行包裹。平推段混凝土面及上层未碾压的前缘采用人工铺砂浆。(10)仓面在压实前测试Vc值,控制在设计值5s波动范围(2s12s)。(11)平仓过程出现在料堆两侧和坡脚集中的骨料由机械搅拌,人工辅助分散于条带上;平仓后层面上若发现层面有局部骨料集中,可用人工铺洒细骨料进行处理。3.2 碾压施工(1)碾压混凝土碾压分条带进行,各碾压条带由上游向下游与坝轴线平行进行,间歇层面向上游倾斜5%,碾压作业采用搭接法,碾压条带间的搭接宽度不小于20cm,端头部位搭

11、接宽度控制100cm左右。(2)碾压混凝土铺筑后,须检查混凝土表面是否有局部粗骨料窝、表面失水产生白干现象,如有应及时挖除,立即进行补料碾压。碾压遍数、有振无振的顺序遵循碾压工艺试验确定方案(2+6),即先无振2遍,再有振6遍,如发现两条带间出现局部不平,采用无振碾进行骑带碾压12遍。振动碾行走速度为控制在11.5km/h。每层碾压后用核子密度仪测定压实度(相对密实度),压实度必须不小于98%。(3)根据现场实际施工情况,为了保证每个层面的碾压遍数能够满足2+6的遍数要求,在碾压混凝土料摊铺完毕后,要求每台振动碾对每个条带都用严格的按照2+6的方法碾压完成后,方可进行下一条带的碾压。(4)本工

12、程中使用了天津大学研发的振动碾压监控设备,安装在每台振动碾上,在每个条带碾压完成后形成碾压图层,因此在每个条带碾压完毕后,进行下一层施工前,现场监理人员必须查看的碾压率,达到98%以上,方可进行下一层施工。(5)碾压混凝土与变(常)态混凝土搭接部位应先浇筑碾压混凝土,后变(常)浇变态混凝土,用振捣器从变(常)态混凝土向碾压混凝土方向振捣,并用振动碾对结合处补充碾压,使两者互相融混密实。且其搭接部位的搭接范围不小于20cm。 (6)碾压混凝土的层间间隔时间(系指下层混凝土拌和物拌和加水时起到上层碾压混凝土碾压完毕为止),直接铺筑容许时间应控制在8h以内,且最长不允许超出混凝土初凝时间;8 12h

13、可在碾压层面增铺23mm厚的水泥粉煤灰浆后继续铺筑;1218h可在碾压层面增铺1.5cm厚的水泥砂浆后继续铺筑;若超过18h应按施工冷缝处理。(7)上下游止水及隔缝板周边必须浇筑机拌变态混凝土,其宽度不小于80cm。(8)本工程施工中碾压混凝土的压实厚度为30cm,现场使用带用刻度的钢钎等工具进行检查。(9)坝体迎水面35m范围内碾压方向应平行于坝轴线方向,其余部位也宜平行坝轴线方向。(10)碾压作业应采用条带搭接法,平仓后由一台振动碾及时跟进无振碾压2遍,其后数台振动碾按要求的有振碾压遍数平行错距碾压,碾压条带应清楚,走偏控制在10cm范围内,条带间的搭接宽度应不小于20cm,端头部位的搭接宽度宜在100cm左右。同一碾压层两条碾压带之间因碾压作业形成的凸出带,采用无振慢速碾压12遍收平;收仓面的两条碾压带之间的凸出带,也采用无振慢速碾压收平。碾压机具碾压不到的死角,以及有预埋件的部位,浇筑变态混凝土。(11)需作为水平施工缝停歇的层面,达到规定的碾压遍数及表观密度后,宜进行12遍的无振碾压,提高仓面平整度。(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