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营运资金管理规定

上传人:leixi****n2022 文档编号:278316711 上传时间:2022-04-17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章 营运资金管理规定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第七章 营运资金管理规定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第七章 营运资金管理规定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第七章 营运资金管理规定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七章 营运资金管理规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 营运资金管理规定(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营运资金管理营运资金概念占用在流动资产上的资金 广义(即总流动资产)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狭义 (本教材主用此概念)一、营运资金的特点(比较的是长期资金的筹集。)1.来源多样性筹集长期资金一般三种形式:直接投资发股发债而营运资金筹集则有:短期借款 短期融资券 商业信用应交科费 应交税金 应付股利应付职工薪酬等,数量明显多2.数量波动性这一点尤其是季节性公司更明显,而长期资金相对稳定。3.周转短期性一般为一年或一个营业周期(如1)内。4.实物形态有变动性:现金材料在产品产品应收账现金。说的是形态经常变化,且变动速度也很快(比起长期资金来说)。易变现性:说的是变现能力相对容易二、营运资金的管

2、理策略A流动资产投资策略1.紧缩的流动资产投资策略指:流动资产/销售收入 处于低水平2.宽松的流动资产投资策略流动资产/销售收入 高水平投资策略:用的是广义营运资金的概念,主要是站在投资者角度考虑:流动资产上要投放多少资金(多些还是少些)、相关代价(资本成本)与收益。投资策略相对宏观(比较笼统),是定性的考虑;此时:流动资产:代表投放的资金量。销售收入:代表相关收益。(有点间接)紧缩:意味着流动资产相对小一般成本小,相对如果赚得收入效率就更高收益水平高。比如:存货有0投入趋向(JIT)。应收账款信用政策紧快收账用于支付,相对货币资金就会少持有一些。宽松:的情况正相反。B、流动资产的融资策略保守

3、永久性流动资产匹配短期来源波动性流动资产激进长期来源非流动资产短期来源:临时性负债长期来源:权益+长期负债+自发性负债短期来源理论上一定是借来的。因为,从筹资(融资)角度看,公司一般不是借来,就是投来(权益),投来就肯定不是短期的。短期来源一般指临时性负债,大部分时候为短期银行借款。即这样筹(借)来的资金很快要连本带利还的。连本带利尤其是“利”是区别临时性负债与自发性负债的关键。自发性负债:(应付预收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利息、应交税费)这些,第一:一般自身不带利息,(正常还款的话,即使应付利息也自身不带利息),第二,这些数额大小一般于公司特点(如规模等)相适应,即公司资产负债表(假如月月有)

4、这些数字不怎么剧烈波动,总是那么多,意味这正常公司能长期使用相应的资金,且没有利息。把流动资产分为波动性流动资产+永久性流动资产波动性流动资产:指这部分资金占用不是一年中经常有的常态,如季节性存货需要,淡季不需要很多,但旺季时,就需要备的多一些。相对的,永久性流动资产:指流动资产中相对固定的那一部分。如即使淡季仍要有的存货最少库存额。关于保守与激进匹配一段时间内有波动性资产占用的需求(如旺季要多备些存货),则专门为这部分资产占用借相应的资金,且时间上也基本上能配比,即最好借了正好用,用了正好还(是理想状态,一般做不到)。保守有过于谨慎的意思,指平时就筹备着一部分为(波动性资产占用需要的资金),

5、比如,多余的银行存款或买些能很快交易的证券(金融资产),等需要用时,就可以少借一部分(甚至不借)款项用于支付波动性资产占用需要的资金。那么平时多准备的这部分资金是要付出代价的,(因为:银行存款利息+金额资产收益该公司机会成本)这种做法是对公司需要时是不是能筹到款没有自信或各种不利情况下,公司都不余力应对的“保守”的做法,所以称为保守的融资策略。激进有敢冒风险的意思,指平时就用短期来源(一般用循环短期贷款)来负担一部分永久性流动资产的需要,当有波动性流动资产需要时,要正常经常,还需要另借相当数额的资金。其内在的原因是,一般来讲长期来源的资金的成本要大于短期来源的资金(也不一定),这样做的风险是,

6、一旦筹资短期来源资金(短期贷款)出现问题,公司将会面临现金流困境。所以这种筹资(融资)策略风险很大,没有问题的时候,资本成本很小,出了问题的时候,会怎么样就很难说了,一般是创业型,有胆量的老板才敢做的事。匹配,保守,激进筹资(融资)策略比较保守策略:融资成本高,所以收益相对低些,但风险也小。激进策略:相反。匹配策略:居中第二节 现金管理三、持有现金的动机1.交易性需要 用于支付日常现金需求2.预防性需要 意外支付3.投机性需要 用于不寻常的购买机会四、目标现金余额的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此部分主要是为确定公司到底持有多少现金是合适的。有三个模型为此目的服务。A成本模型 B存货模型 C 随机模型

7、 A成本模型管理成本短缺成本机会成本总成本现金持有量成本机会成本:丧失再投资机会的收益。是资本成本。短缺成本:现金持有量不足可能的损失(直接、间接损失)管理成本:一般不变。最佳现金持有量min(管理成本+机会成本+短缺成本)给出些相关金额方案,比大小而已,简单不阐述公式体会: 机会成本可以用资本成本计量。管理成本一般是不变的,所以实际上于决策无关。短缺成本在现金持有量很低时很大(实际上短缺成本不应当是线性的),短缺成本涉及诉讼、破产、信誉等,实际上难以计量,有时公司也无法承受,所以实际上成本分析模型实用性不好。一般公司必须持有一定数量以上的现金(货币资金),即假定公司无短缺成本,或短缺成本很小

8、可忽略,在些基础上考虑公司应持有多少现金合适(最佳现金持有量),所以不考虑短缺成本的后两个模型:存货模式、随机模式更常用。建议:做例7-1,体会成本分析模式下最佳现金持有量的计算。B、存货模式交易成本机会成本总成本现金持有量成本最佳持有量机会成本C/2K交易成本T/CFT:一定期间内(一般为年)现金需要量(total 总)C:现金持有量(cash 现金)F:每次交易成本(fee 费用手续费)K: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cost 成本)相关总成本机会成本+交易成本CC/2一段时期内现金持有情况最佳现金持有量的存货模型假设现金使用情况如图,是假设前提。现金均匀使用,用完立刻补足。所以,如果公司最高持有

9、现金为C,则这段时期内实际平均持有现金金额为C/2,这也就是为什么机会成本为C/2K,机会成本平均现金持有量机会成本率,是指使用该现金丧失再投资机会的代价。公式引导:公司持有超过正常经营所需的现金时,往往将其转为有价证券,(即能产生收益,也能备用)用现金时,卖掉有价证券。卖掉有价证券这个过程会产生交易费用,在最佳现金持有量存货模型下考虑相关成本时,随着现金持有量的增加,机会成本会增加,而相关交易费用会减少,(如果T一定,次数(T/C)少了,且假定每次交易费用F是固定的,T/CF当然交易费用就少了。)当机会成本交易成本时,相关总成本最低,此时的C*即为最佳现金持有量。体会清推导思路,C/2KT/

10、CF,求C*及相关总成本公式不必记,推导也很简单,甚至字母记不清都没什么关系。C、随机模型L:最低控制线(现金存量下限)R:回归线H:最高控制线时间现金余额相关公式R(3b+2)/4i1/3+LH=3R-2Lb:现金与证券之间的转换成本(类似于每次交易成本F):每日现金流量变动的标准差i:日利息率(每日的现金机会成本)与存货模型类似的地方是都有“交易成本”与“机会成本”,但多一个风险因素(:每日现金波动平均剧烈程度)。模型、公式解释:现金持有多少合适,随机模式给出了一个范围。即HL之间。高于H则买入有价证券使现金余额降至R,低于L,则卖出证券使现金余额增至R,所以R形象地称为“回归线”。 L值

11、是事前确定的。是公司愿意承受的现金最少持有量。分母i是证券日利息率,代表机会成本,(注意不是年而是日),机会成本赿高,意味着持有代价赿大,则尽可能少持有,所以在分母上,表达i赿大,R赿大。(R实际上代表的就是现金持有的一个“中”值,不正中。)分子b代表交易成本,如果一次交易成本高,则公司希望尽可能少交易,即R应大些(年现金需要量差不多时存货模型体会),所以在分子上,即b赿大,R赿大。分子2是每日现金流量变动的方差,因为波动程度赿大,则希望现金持有量(R)赿大些,所以2在分子上。这样解释方便理解谁应在分子、谁应在分母上,利用了存货模式,不过随机模式回归线公式多了一个表示现金波动性(风险)的2。本

12、书第二个最好是背的公式就是此公式。第一个公式(回归点公式)有一个巧记方法。看成3层别墅,(3b+2)/4i1/3是一个立方根),3b:三个baby, 22个父母,4i四个人爱(每个人都有)从分母到分子这么念:我家是3层别墅,有3个baby和2个父母,每个人都有四个人爱。H、R、L三者的关系是:(H-R)/(R-L) =2看图体会这个公式,教材那个公式不形象。建议:做例7-3,求R、H,体会图及公式五、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六、现金收支日常管理现金收支日常管理总的方针是早收晚付,很简单,自己看吧。现金周转图,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是理解现金、存货、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内容的基础之一。重在理解。销售产成品

13、 收到产成品的现金 存货周转期 应收账款周转期 应付账款周转期 现金周转期 收到原材料 为原材料支付现金经营周期存货周转期+应收账款周转期 现金周转期经营周期-应付账款周转期 (本节重点)存货周转期存货平均余额/每天的销货成本 应收账款周转期应收账款平均余额/每天的销货收入 应付账款周转期应付账款平均余额/每天的购货成本图解读:公司生产经营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如果从收到原材料开一个头(收料),则收料到产品销售(销货)形成“存货”周转期;从销货到收到货款(收现)这段时期形成“应收账款”周转期。同样的,从收料到为原材料支付现金(付现)这段称为“应付账款”周转期,从付现到收现这段时长称为“现金”周转期

14、。公式体会思路准备这个过程看似简单,理解起来实际上非常麻烦。至少得首先过“偷梁换柱”关,然后得体会这些时长实际上平均的、大约的、简化的,尤其是存货周转期。实际经营过程中,这四个“周转期”本来就不是固定的。营运资本管理,面向未来,也并不要求(也不可能)这四个值是精确的,只要求提炼出其大体特征,便于分析比较即可。所以钻起牛角尖来,存货周转期便没法算了(或太难算了)。图的存货周转期结合公式能体现偷梁换柱的过程,公式转换为:存货平均余额每天的销货成本存货周转期时,(假设前提:企业存货也是一个平均值,与现金消耗模式类似)每天的销货成本指的是产成品(商业公司特点),而存货(财务管理对象实际主要是制造业)显然不仅是产成品(起点是收料,料不是产成品)。所以这些公式思考时要注意“切换”,让自己变笨一些。公式体会:公式,存货周转期公式。存货周转期存货平均余额/每天的销货成本 、是一类,存货周转期思考时极简化,按商业企业的思路想存货:收料(想像成“货”)至销售是怎么形成公式的公司账面上“存货平均余额”(如:公司一般库存10000元存货)等于把它全部销售出去所需要的天数(“存货周转期”收货日到出货日的时段100天)每天销售的存货成本(每天的销货成本100元/天)。公式,应收账款周转期公式应收账款周转期应收账款平均余额/每天的销货收入与公式相近,销货至收现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