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可再生资源利用的保护

上传人:wd****8 文档编号:278312205 上传时间:2022-04-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地理可再生资源利用的保护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二地理可再生资源利用的保护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二地理可再生资源利用的保护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二地理可再生资源利用的保护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二地理可再生资源利用的保护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地理可再生资源利用的保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地理可再生资源利用的保护(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湘教版 选修62.3 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以土地资源为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以土地资源为例,认识人类对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问题,理解可再生资源的主要特征。 2了解中外防治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的经历,知道土地资源保护的措施。 3了解我国在保证耕地持续供给中进展的科学开发和整理土地方面成功的经历。 4学会独立或合作查阅、收集土地资源地理信息,开展社会调查,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信息的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会通过社会调查并观察、收集人类对土地资源等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问题。 2讨论、交流所在地政府对防治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2、、保护土地资源、科学开发和整理土地,保证耕地持续供给的措施和成功的经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探究对可再生资源利用、保护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2关心我国土地资源等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保护问题,关注当地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3增强对可再生资源利用时应采取保护的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开展观念,增强关心和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 结合实例,说明人类对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问题以及保护、合理利用的成功经历。教学难点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教学媒体与教具课本插图以及网络资源课时安排1课时讲授过程【新课导入】同学们,我们前面通过对石油、煤炭利用与

3、保护的学习探究,进一步理解了非可再生资源的特点、利用中存在的资源问题,认识了在可持续开展中应对的措施。今天,我们将以土地资源为例,学习讨论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的问题。 【板书】第三节 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土地资源为例【投影】中国植树节的节徽请大家一起来观察和分析一下它的含义。 【师生共同分析】1树形:(1)表示全民义务植树35棵,人人动手,绿化祖国大地。(2)五棵树可会意为“森林,由此引申连接着外圈,显示着绿化祖国,实现以森林为主体的自然生态体系的良性循环。 2文字:表示每年3月12日为中国植树节。 【承转提问】中国植树节的节徽说明了我国改造自然,造福人类,年年植树,坚韧不拔的决心。大家

4、想一想,我国为什么要全民发动,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学生答复,教师总结】森林具有吸烟滞尘,净化空气;修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保护农田、牧场;调节气候,美化环境等作用,植树造林是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最正确措施。【板书】一、植树造林,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实践活动】1很多国家有自己的植树节,请查找3个以上国家的植树节日期。2我国的植树节从何时开场?3. 参加一次由学校或社区组织的植树活动。【学生交流自己查找到的资料】略【提出问题】为什么要设立植树节?设立植树节的意义是什么?【讲述】植树节,是各国为了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热情,促进国土绿化,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通过立法确定的节日

5、。世界上最早设立植树节的是l872年4月10日美国的内布拉斯加州。据联合国统计,现在世界上已有50多个国家设立了植树节,如英国为1 1月6日、泰国为9月24日、澳大利亚为5月的第一个星期五。中国有过3次植树节改革,第一次是辛亥革命后,于民国四年(1915年)确立每年的清明节为植树节。第二次是民国十九年,确定每年的3月12日为“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周年植树日。我国现在以每年3月12日为植树节,是1979年2月经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决定的。“美国的罗斯福工程与中国的防护林工程,都是人类通过植树造林防治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的伟大实践。特别是美国的“罗斯福工程,更是人类保护土地资源,治理土地

6、荒漠化最成功的典范。 【阅读】阅读课本第3435页材料“美国“罗斯福工程与中国防护林工程 【思考活动】美国“罗斯福工程对我国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有何借鉴意义?我国在治理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方面还需要作哪些努力?【点拨】根据现有材料,世界上类似的通过造林抵御荒漠化的工程还有许多,但只有罗斯福工程到达了预期效果。究其根源,是因为美国的治沙之道不只是种树,而是多管齐下,综合治理。针对1934年的特大黑风暴,罗斯福1935年下令并实施?大平原各州林业工程?(习惯称罗斯福工程),拨款7 500万美元,大致沿西经100度线种植了一条宽l00英里、从北向南纵贯美国中部的防护林带。美国在实施罗斯福工程的同

7、时还做了一系列工作:成立了土壤保持局,鼓励各州采取土壤保护措施,加强对土地的监管;农田免耕、休耕和粮草轮作等与自然和谐的生产技术得到普遍应用;将数百万公顷易受旱灾的农田退耕还草,改为牧场;加上黑风暴肆虐的几年中,有几十万居民从中部大平原新垦地举家迁往西海岸,上千万公顷的农田得到了自然退耕还草的时机;在防治荒漠化的重要地带设立了保护区。经过二十余年的恢复和生态建立,这一地区的表土状况根本稳定下来,黑风暴没有继续肆虐。美国的“罗斯福工程对我国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有借鉴作用,在实施“三北防护林建立,黄河、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时,就已经表达了综合治理的思想。【阅读思考】阅读课本第35

8、页材料“减少水土流失的耕作方法,了解各种耕作方法的特点及适合地区。【教师总结】采用各种耕作方法时,要注意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防风林主要适合平原和滨海地区,梯田适合南方山区,带状耕种和等高线犁地适合北方缓丘岗地。【引申讲述】保护性犁地又叫“免耕法,它与全面翻耕土壤的传统耕作方法不同,将收获后的秸杆及地表残茬进展粉碎后覆盖地表,使用特殊的免耕播种机将种子播在有桔秆覆盖的地表上,减少耕作到只要能保证种子发芽即可,并主要用农药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作为一种农业技术,免耕法从20世纪中期以来先后在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推广。根据世界粮农组织的研究,采用拖拉机和犁耕地的传统耕作方式是造成许多开展中国家

9、土壤严重流失的主要原因。与大多数农民多耕耘、多收获的看法恰恰相反,耕耘越多,土壤侵蚀和退化就越严重。免耕法保持了一个持久的或半持久的有机土壤覆盖层(生长的作物或残体覆盖物),使土壤免受太阳暴晒、雨水和风的侵蚀,土壤中的微生物或动物承当起“耕作任务,保持土壤营养平衡,使农民获得稳产、高产。“免耕法由于有利于保水保土,这项技术在减少农田扬沙和水土流失等方面有明显效果,同样,造林种草一样是治理沙尘暴的良方。山西省农机开展中心提供的一份资料显示,“免耕法,可以减少地表径流量5060,减少土壤流失80左右,可以增加土壤蓄水量16l9,提高水分利用率12l6,增加土壤有机质003006,提高粮食产量l3l

10、6,降低作业本钱20左右,减少大风刮起的沙尘暴60左右。【探究活动】通过网络收集有关资料,了解中国政府近年来在治理水土流失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点拨】略【过渡】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开展的根底,离开了土地资源,人类将难以生存和开展。随着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非农业用地的大幅度增加,土地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化肥、农药的使用,使土壤污染和土地退化也越来越严重。那么如何科学开发和整理土地,保证耕地持续供给? 【板书】二、科学开发和整理土地,保证耕地持续供给 【课前实践活动】A观察所在地最近几年的耕地面积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 B调查增加耕地的来源,是开发新耕地,还是平整沟坎、复垦废弃地。【资料聚集

11、】学生交流观察、调查得到的材料,教师进展总结。【阅读思考】阅读课本第3639页四那么材料:“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造成的荒漠化、“ 旧村归并、退宅还耕潜力大来自正阳县的经历、“ 我国将通过开发整理土地补充耕地274万公顷,结合当地情况,思考:(1) 开发土地资源的主要途径有哪些?(2) 开发土地资源应注意哪些问题?【学生答复】1开发土地资源的途径有:加大开发耕地的力度;平整荒废的土地资源。2土地开发要与区域的生态环境相协调。既要严格保护耕地,加大开发耕地的力度,又要防止盲目扩大耕地面积,无视生态条件限制的不科学行为 【教师深入讲解】(1)要加大开发耕地的力度。 我国人均耕地仅有01公顷,为世界人均

12、水平的27。每年建立占用、灾害损毁等使得耕地减少,开发补充耕地是必需的。由于我国耕地的后备资源有限,各地应充分发挥潜力,对投资少、开发难度不大的零星土地,充分发挥千家万户的潜力,就近开发;对片大、潜力大、综合利用价值高、受制约限制,小家小户啃不动的“五荒地块实行统抓统管,由县、乡组织队伍打歼灭战,进展合理开发综合整理,使其成为优质农田;对开发难度大,投资多,见效慢,有潜力的荒地资源,实行招标拍卖。就全国情况来看,土地开发重点区域有:东部沿海滩涂区,河套银川平原区,滇中地区,甘肃疏勒河流域和沿黄灌区,新疆伊犁河谷地一南北疆山麓绿洲区,川西南地区。到2010年,国家方案通过开发宜耕土地后备资源,补

13、充耕地7304万公顷(1 096万亩),平均每年73万公顷(1096万亩)。 (2)防止盲目扩大耕地面积,无视生态条件限制的不科学行为。 我国荒山、荒地、荒滩等土地后备资源多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盲目开发将会造成风蚀沙化、水土流失,不仅影响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还会破坏生态环境。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出现了4次大开荒,仅草原开荒就达l 387万公顷,其中667万公顷已撂荒成为沙地。1994年至l999年,全国在固定沙地及草地上开垦的耕地达l7万平方千米,其中变成流动和半固定沙地的面积约占50。因此,土地开发活动必须全面贯彻国土资源管理的有关政策,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

14、方针,在土地利用规划的指导下,充分考虑水源条件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因地制宜确定开发土地的用途,宜农那么农,宜林那么林,宜牧那么牧,宜渔那么渔。对于可能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开发行为,要坚决制止。如制止毁林,毁草开荒;制止在大于25度以上坡地和自然保护区内开垦耕地;制止围湖造田和侵占江河滩地。 【承转】除加大开发耕地的力度外,对荒废土地重新进展整理也是增加耕地面积的途径。【自主学习】自学课本第37页正文内容,说明土地平整和土地复垦的不同。【学生答复】土地平整,是指通过平整土地,增加农用土地,特别是增加耕地的面积,提高耕地的质量和利用效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土地复垦,主要是针对工矿生产建立

15、挖损、塌陷和压占等造成破坏,废弃了的大量土地,通过土地复垦,恢复土地的生产功能。【补充讲述】土地平整主要针对两种情况: 农村普遍存在的沟坎过多、道路沟渠不整、零星未利用地和废弃地较多的现象。 “空心村蚕食土地。一是许多村庄在建立过程中,新建住宅“摊大饼式不断向四周扩张,而位于村庄中心的老村区那么保存了大量的破旧建筑,无人居住,浪费了土地资源;二是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后农民摇身变为“城里人,又继续保存在农村的承包地和宅基地,“挪窝不“腾笼;三是农村建立缺乏规划、土地利用率低,新建房布局杂乱无章。 根据规划,全国土地平整的重点区域是:华北平原区,东北平原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区,浙闽丘陵平原区,华南丘陵平原区,四川盆地及秦巴山地区,云贵高原区,黄土高原区,内蒙古高原区,新疆天山山麓绿洲区。按照“农田向规模经营集中、农村居民点向中心村和小城镇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的要求,结合根本农田建立,退田还湖、平垸行洪、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