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复习总结精编

上传人:1824****985 文档编号:278309099 上传时间:2022-04-1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4.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复习总结精编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复习总结精编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复习总结精编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复习总结精编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复习总结精编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复习总结精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复习总结精编(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复习总结 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 13、纪念白求恩 1.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军事家和诗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2相关背景 白求恩,全名诺尔曼白求恩(1890年3月3日1939年11月12日),加拿大共产党员,国际主义战士,著名胸外科医师。1890年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格雷文赫斯特镇,1935年加入加拿大共产党,1938年来到中国参与抗日革命,1939年因病逝世。 3主要内容 本文概述了白求恩帮助中国

2、人民进行抗日战争的经历,表达了对白求恩同志逝世的深切悼念之情,高度赞扬了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和对技术精益求精的共产主义精神,并号召全党向白求恩同志学习。 4中心句 每段中心句: 第一段:“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第二段:“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第三段:“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 第四段:“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5

3、分段及段意 全文四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四个部分,每一部分的要点是: 第一部分:赞扬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 第二部分: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第三部分:赞扬自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第四部分: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14、植树的牧羊人 让乔诺(18951970),法国著名作家、电影编剧。多部作品获奖,部分作品被搬上银幕,被认为是法国20世纪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风格多样,多半以他的家乡和周边地区阿尔卑斯山和普罗旺斯地区为背景。 有一位美国的老教育家来中国考察。这位老教育家选了三个少年儿童进行心理实验:一个是两岁的女孩,一个是六岁的男孩,一个是

4、十二岁的女孩。她把一个瓶子作“井”,用三个小球分别代表这三个孩子,让他们各自用绳子牵着小球。然后讲了游戏规则:“你们正在枯井里玩耍,突然枯井冒出大水,你们必须在三秒钟内逃离险境。”游戏的结果是:最小的女孩最早逃出“井”口,六岁的男孩其次,最大的女孩最后离开险境,所用时间没超过两秒钟。这个实验结果让这个老教育家感动得热泪盈眶。因为,同样的实验在别的国家都失败了。 答:材料反映出中国青少年具有先人后己、大公无私的高尚品质,这是成功的关键因素;表现了团结协作的精神,这是成功的前提条件;遇事沉着冷静,从容不迫,这是成功所必备的心理条件。 16、诫子书 一、词类活用: 1.非学无以广才广:使动,使广 2

5、.非志无以成学成:使动,使成 3.多不接世多:形作名,多数人 4.非宁静无以致远远:形作名,高远的目标 二、文学常识: 1.三国蜀汉诸葛亮(181234),诸葛亮字孔明,三国蜀汉琅琊郡阳都人。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战略家,他出生于时代官宦家庭,其智谋为大家所公认,人称卧龙。娶黄承彦之女为妻。 2.这篇诫子书,不但讲明修身养性的途径和方法,也指明了立志与学习的关系;不但讲明了宁静淡泊的重要,也指明了放纵怠慢、偏激急躁的危害。诸葛亮不但在大的原则方面对其子严格要求,循循善诱,甚至在一些具体事情上也体现出对子女的细微关怀。在这篇诫子书中,有宁静的力量:“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有节俭的力量

6、:“俭以养德”;有超脱的力量:“非澹泊无以明志”;有好学的力量:“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有励志的力量:“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有速度的力量:“淫慢则不能励精”;有性格的力量:“险躁则不能治性”;有惜时的力量:“年与时驰,意与岁去”;有想象的力量:“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有简约的力量。这篇文章短短几十字,传递出的讯息,比起长篇大论,诫子效果好得多。 3、本文论述了多层关系:学与静、才与学、学与志。 4、出自本文的成语:淡泊名利、宁静致远 5、学习的最佳境界:淡泊宁静 6、举例说明本文句式方面的特点: 例: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多用对偶句

7、,句式整齐,节奏感强,文义周密深刻 三、按要求背默: 1、文中忠告孩子宁静才能够修养身心、静思反省的句子: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学须静也。 2、文中强调苦学与成才关系的句子是: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3、诸葛亮一生经历的总结,对儿子的教诲与期望的千古名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4、反映诸葛亮静观万物、静心思考和冷静处世的思想及其心态的句子: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5、文中常被人们引做“志当存高远”的两句话是: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四、与诸葛亮有关的诗句或对联 杜甫: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八阵图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赞颂诸葛亮在蜀川的功德的对联: “一生惟谨慎,七擒南渡,六出北征,何期五丈崩摧,九伐志能尊教受;十倍荷褒荣,八阵名成,两川福被,所合四方精锐,三分功定属元勋。” “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这副对联仅用了短短的十个字,赞颂了诸葛亮才高睿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一生功绩。所谓“两表”是指诸葛亮入川后为蜀汉大业所作的前、后两个出师表;还“一对”是指当年刘备三顾茅庐时所作的隆中对,在文中诸葛亮有“三分天下”的精辟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