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的技术专业建设规划

上传人:wd****8 文档编号:278308095 上传时间:2022-04-1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科学的技术专业建设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计算机科学的技术专业建设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计算机科学的技术专业建设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计算机科学的技术专业建设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计算机科学的技术专业建设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算机科学的技术专业建设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科学的技术专业建设规划(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建立规划一、专业现状分析1社会对人才需求趋势信息化关系到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和国家平安的全局,已成为未来开展的战略制高点,信息化的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竞争力、现代化程度、综合国力和经济成长能力的重要标志。因此,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是由社会开展大环境决定的,我国的国家信息化进程已经并将继续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产生重要的影响。当今,信息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具体需求是:1从信息社会对计算机人才需求的工作性质来看,目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大致可以将需求分为三类:1从事研究型工作的专门人才;2从事工程型工作的专门人才;3从事应用型信息化类型工作的专门人才。目前高校计算

2、机专业在本科阶段对第1、2类人才的培养已有一定的根底,而对于第3类人才的专门培养那么几乎是空白。2从计算机人才需求的层次构造特征来看,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呈金字塔构造,计算机人才培养也应当是金字塔构造,只有与社会需求的金字塔构造相匹配,才能提高金字塔各个层次学生的就业率,满足社会需求,降低企业的再培养本钱。本科阶段固然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打根底阶段,但大局部本科生的培养目标应当是符合社会要求的实用性人才。3从企业在招聘时对计算机人才的期望来看,在现在的就业形势和企业竞争条件下,市场出现了某种供大于求的现象。因此,企业在招聘新的员工时候,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调查结果显示,企业中

3、不同部门的负责人对应聘者专业技能的要求不同。人力资源主管认为排在头三位的专业技能分别是:编程能力、操作系统知识、数据库知识;而IT 工程主管认为排在头三位的专业技能那么分别是:编程能力、数据构造知识、算法知识,此外依次需要具备数据库知识、软件工程知识和操作系统知识。在社会需求和学科开展的推动下,我国大陆现有598所高等院校设置了847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校生40余万人,构成一个巨大、复杂的专业群体。这不仅在规模上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向群众化教育的转变,而且面对一个宽阔、缤纷的人才市场,正在从内涵上实现从精英教育向群众化教育的转变。目前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个本科专业

4、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属于一级学科,其中包含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硬件和计算机网络与平安三个专业方向,每年招生规模在150人左右,在校学生近600人。2国内外同专业开展状况透过美国、中国香港及内地一些兄弟院校计算机专业本科教学体系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各个学校的教学体系之间还是有不小差异的,他们在保持其各自办学特色的根底上,均逐渐吸纳了IEEE/ACM?Computer Curricula 2004?简称CC2004的一些课程改革理念。麻省理工学院由于和电子电气专业深深地融合其系名就是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系,计算机专业带有很强的“硬派色彩,明显地强调计算机和电子的融合,其硬件课程非常重,而硬件和软件实验课

5、程都非常扎实。斯坦福大学的选修课程非常丰富,可以分出算法理论、数据库和信息系统、图形和人机交互、网络和分布式系统、人工智能、软件系统设计等方向。北京大学将培养目标定位在具有国际视野的领域领军人才上,具体讲就是培养具有原创能力的研究型人才,具有集成能力的工程型人才和具有组织能力的管理型人才。她们的教学理念是“加强根底、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在教学改革中强调“拓宽夯实知识根底,培养锻炼综合能力的根本原那么。其教学指导方针是“能力培养为纲、知识传授为目;根底知识为体、专门技术为用;防止急功近利、强调后发优势。她们提出了重视根底,分阶段、分层次的模块式教学方案。教学体系有五大根底数学物理根底、

6、程序设计根底、专业数学根底、硬件根底和系统软件根底及大量的专业选修课。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在计算机理论、计算机工程方面都开设出系列课程;普林斯顿大学在计算机工程、信息技术等方面有明显的方向分流;香港大学在课程设置方面更加注重贴近本地优势和本地需求;香港中文大学在公司实习制度上采取了灵活有效的方式;香港科技大学更加注重对优秀生的培养,为他们开设了系列的荣誉课程;清华大学为了加强在数理方面的根底,将一局部学生直接放到理学部培养,并成立了计算机理论方向实验班;复旦大学采用了优秀保送生提前一年入学培养的方法,并开设一系列荣誉课程对优秀生进展深度培养。无论如何,各校存在的差异并不阻碍各自培养出同样优秀的人

7、才,这也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有益的启示,办学思路和方法应该是因地制宜的。3专业建立成就与存在的问题经过多年的建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立、学科建立、科学研究等方面均有了较大的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1人才培养为切实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专业技术水平、创新能力和团队意识,根据社会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计算机专业根据本学科更新速度快的特点,不断修改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对课程体系进展调整和整合,加强课程实践环节,对局部操作设计类课程,合理压缩理论课时,适当增加实验课时,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根本技能。2师资队伍经过多年建立,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快速提高,目前计算机科学

8、与技术专业有专任教师24人,其中博士14人,在读博士6人,教授3人其中博导1人,副高职8人,具有副高职技术职称以上专任教师占总数的45.9%,其中40岁以下的教师占66.7%,正逐步形成一支学风正,学历、职称和年龄构造合理的学术梯队和熟练掌握教学培养规律的骨干教师队伍。3教学与科研成果进入新世纪,计算机专业承当和完成多项各类教学和科研任务,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包括:?应用为驱动的现代大学计算机根底系列课程系统化教学改革与实践?荣获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多媒体技术根底?和?大学计算机根底?为北京市精品课程,?大学计算机根底?和?多媒体技术应用教程?为“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多媒体技术根

9、底?、?多媒体技术应用教程?、?电脑平面设计应用教程?、?大学计算机根底?、?计算机平安学?为北京市精品教材,?数据构造?为北京化工大学精品课。承当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和863方案、教育部和北京市等省部级科研工程多项,在信息平安与信息效劳、网格计算、软件测试和计算机控制领域确立了自己的优势地位并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4实践教学近几年,通过学校211工程建立经费的投入建立了软件实验室和硬件实验室,极大的改善了计算机专业的实践教学条件,实验设备能初步满足本专业教学要求。在实习环节上,建立了三个校外实习基地,包括北京自动化仪表厂、中软国际集团公司、亚和维信息技术。校内实习基地有大学生创新基

10、地、软件课程群实践平台实习基地等。5学科竞赛围绕创新人才培养,计算机专业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类学科竞赛和大学生科研训练方案活动,并在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区赛、全国ITAT教育工程就业技能大赛、全国数学建模竞赛中屡次获得一、二等奖。近几年来,计算机专业紧紧围绕科研和教学工作,努力营造宽松民主的学术气氛,精心搭建有利于展示和交流计算机前沿科技开展的理论成果和思想观点的舞台,积极组织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从当前的情况分析,本专业开展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1师资缺乏,师资队伍整体还不够合理,缺少学科带头人;2学科根底较弱,学科特色不明显,使得人才培养无明显的特色;3纵向和横向研究课题还

11、不够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方案、973方案、科技攻关、博士基金等,高水平论文欠缺,科研经费较少,抑制了产学研相结合的途径;4教学资金投入缺乏,实验室建立有待进一步改善。二、专业建立定位和指导思想1指导思想根据学校的总体开展战略规划和建立目标制定专业建立与师资队伍开展规划,统一思想,标准行动,全心全意,扎扎实实地推动专业建立的跨越式开展,为建立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大学而奋斗。以质量为根本,以措施为保证,以需求为动力,通过加强学科建立、师资队伍建立和教学条件建立,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保证“强化根底、突出能力、注重素质、面向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得以实现。2人才培养定位根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开展的现状

12、和社会需求情况,本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为:培养研究型和工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导,并在国内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专业规模为5个班,150人左右。3效劳面向定位在科研及高校等单位从事计算机根底理论、新一代计算机及其软件核心技术与产品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从事计算机软硬件产品的工程性开发和实现工作,企事业单位信息化系统的建立、管理、运行、维护的技术工作和在计算机与软件企业中从事系统集成或售前售后效劳的技术工作。三、专业建立目标1总体目标本专业培养从事计算机科学理论、计算机体系构造、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网络和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设计、开发与教学工作的专门人才。开展目标是在国内具有一定知

13、名度的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具有一流的师资队伍,高素质的人才,并不断提升在国内外同行中的地位。2具体目标1培养模式本专业的培养是以信息科学为平台,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方向,以培养创新能力为重点,以面向系统、兼顾应用、软硬件结合,计算机科学与计算机应用并重的宽口径专业为目标的面向创新、面向个性化的培养模式。2培养方案培养目标:以“强化根底、突出能力、注重素质、面向创新为指导思想,培养德、智、体全面开展,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通识型知识构造的,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理论、计算机应用知识,根本具备本领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并且具备优秀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毕业后能够从事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

14、教学和管理工作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高级研究型和工程应用型专门人才。围绕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制定与我国现代化进程相适应的创新型本科人才的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模式与规格、课程设置与体系、培养方法与手段等方面有重大变化与提升;培养的学生在英语语言能力,在计算机科学研究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等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和特色;要使每届毕业生考取硕士研究生的比例有较大的增长考取率超过35%;相当多数的毕业生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综合设计能力和三创即创造、创新、创业能力;人才整体培养素质和质量能被国内外学术界和用人单位认可;能顺利通过全国计算机本科教育评估和质量工程认证专业认证。3师资队伍建立使我们的师资队伍能够成

15、为一支年龄构造、学历构造和职称构造均较为合理的优秀队伍,专职教师人数到达30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到达95%以上,教授、副教授和讲师及以下的比例到达122。2名以上教师被评为校级教学名师;12名教师被评为省级教学名师;12项教改工程获省部级以上教改成果奖。4教学根本建立通过申报国家级、省部级、校级规划教材,编写出版10本左右的优秀教材,争取获国家级规划教材2本,国家级精品教材1本,北京市精品教材4本;1项CAI课件获国家优秀课件评比二等奖以上。专业根底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资源全部上网,并完成软件课程群综合实践教学平台的研制与开发;完成计算机专业软件综合实验室建立;完善计算机专业学生创新实习基地建立,用于学生进展科研和创新活动,以及进展学科竞赛的训练;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建立基于ARM平台的嵌入式系统实验室和Linux实验室;完成2个校内实习基地建立和3个校外实习基地建立。5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加强教学研究和承当教改工程,对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验室建立、实验内容与方法不断进展探索与改革,发表的教改论文数量不低于30篇。鼓励所有教师,特别是具有教授和副教授职称的教师参与教学改革,要求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每两年至少在核心期刊上发表1篇教改论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