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人教版高一化学暑假作业练习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278139595 上传时间:2022-04-1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8.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度人教版高一化学暑假作业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2年度人教版高一化学暑假作业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2年度人教版高一化学暑假作业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2年度人教版高一化学暑假作业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2年度人教版高一化学暑假作业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度人教版高一化学暑假作业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度人教版高一化学暑假作业练习(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人教版高一化学暑假作业练习 进入高中后,许多新生有这样的心理落差,比自己成果优秀的大有人在,很少有人留意到自己的存在,心理因此失衡,这是正常心理,但是应尽快进入学习状态。高一频道为正在努力学习的你整理了人教版高一化学暑假作业练习,盼望对你有关心! 【篇一】1.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所创立的“侯氏制碱法”誉满全球。“侯氏制碱法”中的碱是指A.NaOHB.NaHCO3C.Na2CO3D.NaHCO3和Na2CO32.自来水常用二氧化氯(ClO2)来杀菌消毒,它能转化为可溶性氯化物。市场上有一些不法商贩为牟取暴利,用自来水冒充纯洁水出售。为辨别真伪应选用的试剂是A.氯化钡溶液B.碘化钾淀粉溶液C

2、.*银溶液和*D.石蕊试液3.下列物质与其用途相符的是A.纯碱:治胃酸过多B.漂粉精:作供氧剂C.溴化银:人工降雨D.钠:制高压钠灯4.同温同压下,在两个容积相同的容器中,一个盛HCl气体,另一个盛H2和C12的混合气体。则两容器内的气体肯定具有相同的:原子数分子数密度质量A.B.C.D.5.下列物质属于强电解质的是:HClOCH3COOHNaHCO3CO2酒精H2SO4CaCO3A.B.C.D.6.为鉴别Cl、Br、I、CO32,可选用的试剂是A.淀粉碘化钾试剂B.溴水和四氯化碳C.*银溶液和稀*D.碘水和淀粉溶液7.当试管中沾有下列污物时,对应洗涤方法错误的是A.用稀硫酸洗去碳酸钙B.用酒

3、精洗去碘C.用浓盐酸加热洗去MnO2D.用盐酸洗去Fe(OH)38.某同学报告说他检验的某无色溶液呈强碱性,含有较大量的下列离子,其结论正确的是A.K+、Ca2+、Cl、HCO3-B.Fe3+、Ba2+、NO3-、Cl-C.Na+、K+、CO32-、Cl-D.Ag+、A13+、Br-、CO32-9.在配制肯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下列操作中,对所配溶液的浓度无影响的是溶解溶质的烧杯,用蒸馏水洗涤后未烘干烧杯中的溶液转入容量瓶后,未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溶液未冷却到室温就注入容量瓶中,并定容定容后摇匀溶液;静止时液面低于刻度线A.B.C.D.10.下列物质中不能做漂白剂的是A.HClB.Na2O2

4、C.HClOD.Ca(CIO)211.在肯定温度和压强下,有关等质量的CO2、O2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CO2与O2的体积比为8:11B.CO2与O2的密度比为11:8C.CO2与O2的分子数比为1:1D.CO2与O2的原子数比为12:11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碱金属元素和卤族元素在自然界均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B.从锂到铯单质的熔、沸点依次上升,从氟到碘单质的熔、沸点依次降低C.碱金属在化学反应中只作还原剂,卤素在化学反应中只作氧化剂D.锂在空气中燃烧生成过氧化锂,氟气能置换氯化钾溶液中的氯元素13.为制备干燥纯洁的Cl2将MnO2与浓盐酸混合加热,反应生成的气体先后通过装有下列物质的两个

5、汲取装置。这两个装置中应盛装的物质依次是A.饱和NaHCO3溶液;浓硫酸B.水;CaO固体C.饱和Na2CO3溶液;碱石灰D.饱和食盐水;浓硫酸14.向NaCl、MgBr2、KI的混合溶液中通人肯定量C12后,若溶液中含有Br2,则溶液中肯定不会含有A.ClB.IC.BrD.C121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粒子半径:KNaNa+Li+B.卤化氢中氟化氢最稳定,但它的还原性最弱C.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的反应中盐酸表现了还原性和酸性D.钠、氧化钠、氢氧化钠在空气中久置最终都变成碳酸氢钠16.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常温常压下,5.6LN2含有的分子数为0.25B.在常温常压

6、下,1mol氦气含有的原子数为NAC.0.5molNa2O2和H2O完全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NAD.500mLlmol/L的Na2CO3溶液中含Na+数为0.5NA17.在木炭还原氧化铜的试验中,当氧化铜红热后撤去酒精灯,红热可保持一段时间。关于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放热反应B.该反应开头是吸热反应,后来是放热反应C.该反应是置换反应D.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篇二】1.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是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2.下列各图所示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3.打算元素种类的是原子的A.质子数B.中子数C.电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4.下列物质中,属于纯洁物

7、的是A.生铁B.自来水C.金刚石D.空气5.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是由其化学性质打算的是A.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B.活性炭可用于除去冰箱中的异味C.铜丝可用作导线D.氮气可用作爱护气6.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可用于炼钢B.氧气难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C.氧气能燃烧有可燃性D.同温同压下氧气密度比空气小7.国际互联网上报道“目前世界上约有20亿人患有缺铁性贫血”,这里的“铁”是指A.四氧化三铁B.铁单质C.氧化铁D.铁元素8.市政府有关部门提示大家,冬季燃煤要特殊留意室内通风,以免造成人员中毒。这里的有毒气体主要是指A.二氧化碳B.氮气C.一氧化碳D.氧气9.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化学性质最

8、稳定的是10.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铝的元素符号:ALB.2个氢原子:H2C.硫酸铁:FeSO4D.镁离子:Mg2+11.下图所示试验操作正确的是12.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A.汞B.石墨C.水D.氯化钠13.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D.铁丝在空气中猛烈燃烧,火星四射14.下列关于金属物品的使用正确的是A.铁制车棚定期喷涂油漆B.铁桶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和石灰乳配制杀菌剂C.铝壶内的水垢用过量的盐酸长时间浸泡D.铝合金门窗变旧变暗后用砂纸或钢丝球打磨15

9、.氢气是新型清洁能源,但难储运。讨论发觉,镧(音:ln)和镍(音:ni)的一种合金可用作储氢材料。镧(La)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原子序数为57,下列有关镧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57B.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7C.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57D.该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71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用排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验满B.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应先通一会儿一氧化碳,再加热C.加热高锰酸钾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只要导管口有气泡产生就马上收集D.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试验时,应预先在集气瓶中留少量水或铺少量的细沙17.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

10、气体,最常用的方法是A.分别测定它们的密度B.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C.观看颜色并闻它们的气味D.将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18.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将活性炭放入硬水中能使其软化B.向硬水中加明矾净水剂后得到纯水C.过滤能够除去水中全部杂质D.用肥皂水可检验硬水和软水19.世界卫生组织把铝确定为食品污染源之一。在下列应用中不提倡使用铝的是制铝合金门窗制电线制炊具制银色涂料制相框用铝箔包装食品A.B.C.D.20.从微观视角熟悉事物是化学的重要特点。对下列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墙内开花墙外香”是由于分子在不断运动B.热胀冷缩是由于分子大小随温度变化而转变C.气体易被压缩是由于气体

11、分子间隔很小D.蔗糖放在水中后消逝是由于蔗糖分子被分解了21.为了增加市民的环保意识,变废为宝,我市已实施垃圾分类回收。生活垃圾一般分为三类:可回收垃圾、不行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现有如下垃圾:矿泉水瓶口香糖菜叶易拉罐果皮,其中属于可回收垃圾的是A.B.C.D.22.在消防学问中有一个词叫做“物理性爆炸”,是指在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状况下发生的爆炸,下列各项描述中属于“物理性爆炸”的是A.厨房中因燃气泄漏而爆炸B.高压锅因排气孔堵塞而爆炸C.节日烟花在空中爆炸D.矿井发生*爆炸23.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做人必需脚踏实地,事业才能有成,燃烧固体燃料需要将其架空,燃烧才能更旺。从燃烧的条件看,

12、“火要虚”的实质是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B.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24.右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与图示相符的是A.2HI+Cl2=2HCl+I2B.NH4HCO3H2O+NH3+CO2C.CO2+C=2COD.2HCl+CuO=CuCl2+H2O2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纯洁物肯定是化合物B.混合物中可能只含一种元素C.某物质不是化合物就是单质D.某物质含有氧元素,它肯定是氧化物26.下列对相关试验的分析和所得结论,你认为正确的是A.用扇子扇灭蜡烛的火焰,说明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才能燃烧- 9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