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的事葫芦教学设计

上传人:柏** 文档编号:278133956 上传时间:2022-04-16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0.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要的事葫芦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我要的事葫芦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我要的事葫芦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我要的事葫芦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我要的事葫芦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要的事葫芦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要的事葫芦教学设计(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要的事葫芦教学设计第一篇:我要的事葫芦教学设计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读会六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懂得叶子和葫芦的关系。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师: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出示葫芦图)它是(生答)葫芦。 2、谁愿意和它打个招呼,亲切地叫它一声。葫芦的芦单个读第二声,放在词语中读轻声。 3、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有趣的寓言故事(课件出示课题) 14 我要的是葫芦。 4、齐声读课题,自由读课题,你想到了

2、哪些问题? 二、初读感知,认读生字。 1、答案藏在课文里,我们赶快打开课本去读一读课文吧,出示温馨提示:、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谁来说说课文写了什么事? 3、生字宝宝也来了,我们一起学一学吧,指名读生字、词语,齐读生字词语。 4|、同桌互相交流记字方法。 三、看图 那么我们就先来看看故事中的葫芦,先看第一幅图,请小朋友认真观察,哪个小朋友能说说这幅图?下面请小朋友再看一幅图,出示第二幅图,看看你发现了什么?看看有什么不一样? 四、说话: 1、你发现两幅图有什么不一样? (1)、人的表情不一样:一是面带微笑,一是满脸惊讶。 (2)、葫芦的叶子不一样:一是绿绿的

3、叶子,一是枯黄的叶子,有的还有小孔。 (3)、葫芦不一样:一是挂在藤上,一是掉在地上。 2、看了这两幅图,小朋友的心中是不是有个大问号产生了呢?(学生发表意见。)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故事。学了故事后呀你就明白了。 五、朗读感悟 1、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找出描写这两幅图的段落。 2、描写第一幅图的是哪个自然段呀?师范读第一自然段。学生说说自已听了以后的感受。 3、你觉得哪些词写得很好,让人一读就感到葫芦长得很美?(细长、长满、雪白的、小葫芦)小葫芦真是太美了,所以呀那个人就每天都要去看几次。 4、哪个小朋友能把小葫芦读得更美更漂亮?让人一听就喜欢上它。指名用自已喜欢的方式读第一段。其它同学评。他

4、就把描写葫芦美的词读得很优美。还有哪个小朋友能读得更美呢? 5、小朋友你们想当小老师吗?下面请把你的同桌当作小老师美美地读给他小老师听一听。 6、这么美的小葫芦,最后变成什么样子了呢?请在课文中找一找这些句子。齐读最后一段。出示图:多可惜呀! 7、小葫芦怎么会变成这样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请小朋友读课文 2、3自然段从故事中找答案。学生自由说。 8、男女生分角色朗读。 9、读读下面两句话,猜猜这个种葫芦人的想法?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他认为:(了解蚜虫,并进行指导朗读)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他想的是: 小朋友认为他想得对不对,大家讨论一下叶子上的虫到底用治不用?小组讨论汇报。 10、指名分角色朗

5、读对话并指导,小组学生分角色,老师和学生合作读。 六、课堂扩展 1、想象那个人看到小葫芦都落了,会想些什么? 2、一棵葫芦从发芽到成熟,还会遇到哪些危害,还需要为它做些什么呢?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一棵葫芦(续编故事)并把第二年他又种的葫芦画下来。看谁想得好,画得好。 七、教师小结 第二篇: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 我要的是葫芦 教材分析: 我要的是葫芦是一篇寓言,讲的是一个人种葫芦的故事。这个人不知道叶子和葫芦的关系,他只注意葫芦,叶子上生了蚜虫也不管,邻居劝他 ,他也不听,结果叶子上的蚜虫越来越多,小葫芦也都落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如果只顾葫芦,不管叶子,到头来,葫芦也长不成

6、。 这篇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写的,共有四个自然段,以葫芦的变化为线索向读者讲了一个可笑的故事。 教学目标: 1、 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2、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植物叶子与果实的关系。懂得事物之间的联系,不能孤立的看问题,并且懂得有错就改,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而受到损失的道理。 3、 正确认读本课的十二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十个生字。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 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生字。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 明白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鼓励的看问题的道理,并且知道有错就改,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受到损失。

7、 教学方法: 本文是一篇很有意思的寓言故事,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学生分角色朗读,学生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揣摩故事中的寓意,从中吸取教训,明白道理。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我要的是葫芦这篇有趣的寓言故事,认识了很多新的生字。下面老师要检查一下大家上节课的学习成果,一起来闯闯生字难关,大家有没有信心通过啊?(学生:有。) 2、 教师出示生字幻灯片。指名学生单独认读。 3、 指名学生领读。 4、 师:呵呵,大家真是厉害,不过老师这样的成绩还不足以让老师佩服,如果大家能够猜上老师下面的谜语,那老师才是真的佩服大家。 5、 幻灯片出示谜语。(本谜语通

8、过字形的分布来帮助学生来记忆生字)。 小小司令真是怪,右边长这俩耳朵。(打一字)谜底是“邻”。 讲解“怪”字的写法。 6、 好,老师真是佩服大家的本领,我们闯关游戏先进行到这里。下面让我们大家一起继续来学习我要的是葫芦这篇课文。 二、探析课文 1、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大家知道了我要的葫芦这篇课文是一篇很有意思的寓言故事,现在老师想请几位同学为大家朗读一下这篇有意思的寓言故事,其他同学要认真的听,在他们读完之后老师还要请其他同学来评价一下他们的朗读。 2、 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教师提出阅读要求:声音响亮,绘声绘色的朗读课文。) 3、 学生评价朗读情况。 4、 师:好,大家评价的都很到位。

9、不过老师看到有很多同学听了他们的朗读后有些不服气。那好,现在老师给大家一点时间自己来单独的朗读一下这篇寓言,记住一定要有感情的朗读。并且找出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5、 教师请学生回报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教师用幻灯片清楚的展示出故事的框架。(这一环节是一个比较难的环节,目的是让学生初步知道一般事情的叙述顺序,学生总结的比较吃力的情况下老师可以帮助学生一起总结,但一定要要求学生说的是完整话。) 三、逐段学习课文 1、 师:现在我们大家已经知道这个故事的大概内容,现在我们来详细的看一下这篇课文的内容。先请一位同学个大家朗读一下课文的第一个自然段。 2、 学生朗读课文。 3、 师:通过这位

10、同学的朗读,你从第一个自然段当中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明白葫芦的生长顺序。) 4、 出示课件,请学生完成填空。 ( )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 )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满了几个小葫芦。 5、 教师请学生分别用“细长”“雪白”造句。 6、 请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的 二、三自然段。(指导学生要读出种葫芦人的无知和邻居的耐心劝导。) 7、 学生评价那位同学读的更像故事中的角色。 (注意点: 1、种葫芦人的自言自语。 2、 邻居的认真劝导。 3、 种葫芦人感到奇怪的语气。) 8、 共同阅读课文的最后以个自然段。说说自己读了这个故事的想法。 四、课文链接 1、 课件出示掩耳盗铃。(教师朗读

11、) 2、 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可以尝试选择一个故事来续写。 第三篇: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 第14课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 杨家庄镇中心小学王凌云 教材分析: 我要的是葫芦是冀教版二年级上册看图学文 。讲一个人种葫芦,眼睛只盯着葫芦,不听邻居的劝告,不去管理叶子上的蚜虫,却只想得到葫芦。结果叶子上的蚜虫越长越多,葫芦慢慢变黄,最后葫芦都落了 。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孩子 。领悟能力强,善于表现自己,好奇,对于新鲜事物刨根问底,抓住这一特点,创设情境,让学生当文本中的主人公,体会种葫芦的乐趣,从情境中围绕“可爱的小葫芦为什么会落呢?”这一问题展开教学,让学生在趣味中学习本文。 教学目标: 1、正确、

1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悟,体会种葫芦人的心态。 2、学会带着问题读课文,读中感悟,看图与学文相结合。 3、懂得当自己做错事情时一定要听别人的劝告。懂得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悟,体会种葫芦人的心态。体会反问句,感叹句及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2、学会带着问题读课文,读中感悟,看图与学文相结合。 教学难点: 懂得当自己做错事情时一定要听别人的劝告。懂得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方法: 通过读读、找找、想想、说说、编编、画画等方法让学生充分阅读,自主探究。另外,由于本文是一篇寓言故事,学生很喜欢读,因此,教学中采用不同形

13、式的读, 再加上自主探究等学习方法能使学生更好的去理解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设计理念: 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课堂是学生学习、活动、发展的重要场所,是他们自己的课堂。把课堂给学生,课堂是他们自己的课堂。 教学流程:实物导入学习 拓展延伸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导入新课。 1、同学们看一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 -葫芦 2、学生齐读课题,教师质疑:从课题中你们读懂了什么? 3、学生自主交流。 4、带着自己的理解阅读课文。 (设计意图:自主交流从课题中读懂了什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生更能体会种葫芦人的心情。) 二、学习第

14、一自然段。 1、图文结合,体会葫芦的可爱。 (1)、出示葫芦图片,引导学生评价葫芦。(可爱 )的葫芦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体会葫芦的可爱。 (3)、指名朗读描写葫芦可爱的语句,抓住重点词语“细长的、满、雪白的、可爱”;齐读。 过渡:这么可爱的葫芦,同学们喜欢吗?种葫芦的人呢? 2、朗读体会种葫芦的人对葫芦的喜爱。 (1)、出示: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引导学生体会“每天、几次”这两个词语的表达效果。 (2)、引导学生感情朗读。 (设计意图:让生从多次的朗读中深深感受到种葫芦的人对小葫芦的喜爱之情。朗读指导不需多讲术语,只要引导孩子入情入境,身临其境,感情自然会出来。)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出示:小葫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