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六节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ss****gk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81KB
约4页
文档ID:278055588
第六节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_第1页
1/4

1. 6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学习目标:1. 弄清止午太阳高度、四季和五带等基本概念;2. 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重点难点:1. 昼夜长短和正午A阳高度的变化规律;2. 四季和五带的划分自主学习:一、昼夜长短的变化1.变化规律(以北半球为例)节 气春 分—►夏 至―►秋 分'—►冬 至春 分时 间 变 化昼 夜 等 长—昼 最 长 夜短—昼 夜 等 长———夜 等 长空 间 变 化昼等长纬 度 越 高 门 昼 越 长北 极 圈 及 其 以 内 为纬 度 越 高 白 昼 越 长昼等长—北 极 圈 及 其 以 内 为—昼 夜 等 长(1) 赤道地区全年昼夜等长;春秋分全球昼夜 等长2) 太阳直射点位于的半球,昼长夜短3) 太阳直射点往哪个半球移动,哪个半球的 地点就昼渐长夜渐短2.计算:昼夜长短和日出日落时间日出时间=1 2 —昼长\ 2日落时间=12+S长\2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輕义: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W9 0 ° ;地 方时是1 2点)计算:H=90° -纬度和(差);变化规律(春秋分日:山 向南北方向降低(随纬度{夏至口:山 向南北降低〈 〔冬至日:山 向南北降低$3°26’ N及其以北:在夏至日达到 最大,冬至日达到 =I随季W 23° 26 z S及其以南:在冬至日达到 ,夏至日达到 oI南北回归线之间每年有两次直射,实际应用:热水器、楼间距等三、四季和五带的划分1. 四季划分(1) 天文四季:夏季指的是一年内白昼 、太阳高度角 的季节;冬季指的是一年内白昼—、太阳高度 的季节。

2) 气候四季:一般把3、4、5三个月划分为春 季;6、7、8三个月划分为夏季;9、10、11三个 月划分为秋季;12、1、2三个月划分为冬季2. 五带的划分太阳的辐射最山低纬向高纬递减 和 典型例题:例1每逢周五,《新民晚报》刊登日出口落时间表 (表1-1)为今年11月30日刊登的12月2日 部分城市日出日落时间表N 1-1M市Mm||加也7:1816:50上脚6:3616: 5i6:54I5:5I7:44I8:O27:33I7:358:3418:56(1) 请比较表中六个城市白昼的长短,其中两个 城市之间白昼吋间差值最大可达()A. 1小吋25分 B. 3小吋05分C. 2小时06分 D. 1小时58分(2) 请依据资料,判断下列四城市中,纬度最低 的是()A.西安 B.成都 C.上海 D.拉萨 答案:(1) A (2) D解析:除赤道和春秋二分日外各地昼俊长度不等, 纬度越髙昼夜羌值越大n本题考杏考生对不同纬度 不同季节昼夜长短分布规律及相关计算推理能力 12月2日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纬度越髙夜越长, 两个城市之间白昼时间差值最大(即纬度最高城市 与纬度最低城市白昼差值),表中六个城市纬度最 高的是哈尔滨,白昼应最短;上海、成都、拉萨纬 度差不多,可通过计算推出白昼最长的即纬度最 低。

山计算可知拉萨纬度最低,再计算哈尔滨和拉 萨昼长及差值故(1) A, (2) D止确[注意] 不同日期全球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例2某学校(110° E)地理兴趣小组在平地上用立 竿测影的方法,逐日测算止午太阳窩度如图1-6, 垂直竖立一根2米长的竿OP,止午时测得竿影长 OP',通过tga =OP/OP,算出止午太阳高度a 据此冋答(1)〜(4)题1.6-1(1) 该小组每天量测影长吋,北京时间应为()A. 12: 00 B. 12: 40 C. 11: 20 D. 10: 00(2) 3月21日,当该小纽进行观测吋,下列城市 中即将迎来旭日东升的是()A.英国伦敦 B.匈牙利布达佩斯(约19° E)C.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约29° E)D. 夏威夷檀香山(约158W )(3) 图2. 3-2是该小纽绘制的连续一年多的竿影 长度变化图图中反映3月21日竿影长度的点是()A.① B.② C.③ D.④(4)该学校大约位于()A. 21.5° N B.21. 5° S C. 45° N D.45° S答案:(1) C (2) B(3) D解析:测量影长时间为地方时12点(即110° E 为12点)时。

北京时间为120° E (东八区区时), 算两地时差1)止午测影长时110° E (当地) 为12点,北京时间(120° E)比当地早40分钟, 即12: 40o选项C正确2)3月21日春分日,全球各地昼夜等长,6点 H出,18点日落计算当110° E (东7区)12 点时,题中四地时刻为6点的应在东1区,只有B 选项符合3)(4)从图中一年多影长变化情况看,三次 影长为0可断定其纬度在冋归线内,据图中纵坐标 指示方向看,彩子多数时间指北,该地应位于北冋 归线以南,即(4)题中A选项符合③处影长垠 长应为冬至日(12月22日),山此可推知④处为 春分F1(3月21日),故(3)选项为Do [注意] 从坐标系及影长变化推断A阳高度角的分和规律 及纬度位置例3图2. 3-3是某地某日太阳高度分布图,冋答:1.6-3(1) 从图中可以看出,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 O(2) 该图的节气应该是 (北半球九(3) 此吋北京时间是 n(4) A点所在经线的经度是 5) C点的经度值 (大于或小于)23° 26’ o(6) 若B点有一直立旗杆,此时其影子应指向()A.甲 B.乙 C.丙 D. T答案:(1)从直射点向四周降低 (2)夏至日(3) 6 月 22 日 20 吋 (4) 180(5)大于 (6) A解析:从图中等太阳高度线分布可知,最外侧的圆 圈上太阳高度为0° ,即为晨昏圈;中间的圆圈上 太阳高度为23。

26f :内侧的圆圈上太阳高度是 66° 34z ;圆心是北冋归线与0经线(伦敦所在 经线)的交点,太阳高度为90即太阳克射点的 位置因此,A阳高度的分布是山直射点向四周降 低;表示的节气是北半球的夏至FI图中伦敦的地 方时为12吋,那么北京吋间应为20时当太阳直 射北冋归线时,北极点上的太阳高度是2326’ , 因此,北极点的位證应在中间的圆圈与伦敦所在经 线以北的交点,那么A点所在的经线与0经线是 相对的两条经线,即A所在的经线为180当太 阳直射北冋归线时,山直射点到C点太阳高度相差 23° 267 ,经度差应大于23° 26’,因此,C点的经度大于23° 26’山图中B点的位置可知其在直 射点的东北方向,山此可判断英影子指向甲。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