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西方政治学经典著作选读期末考核论文

杨***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0.93KB
约8页
文档ID:277437618
西方政治学经典著作选读期末考核论文_第1页
1/8

    西方政治学经典著作选读期末考核论文    政治与道德的分离与结合------对现代政治观的若干思考(对马基雅维利政治观的再思考)姓名:许洪位专业:政治学与行政学学号:299201201050001(西政交换生)【论文摘要】:主张民主、共和、分权、宪政的现代政治观已经成为近现代政治发展的主流思潮,人类传统意义上的道德政治的思想成分在历经了无数次道德与政治分离的周期之后已经在近代政治革命和制度转型过程中逐渐融入到现代政治观中,并成为政治文明的内在价值追求,推动着人类政治文明的进程参考书目】:马基雅维利《君主论》【关键词】:道德政治政治适用性政治价值观现代政治观政治文明在古代,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政治与道德几乎是连接在一起的,即构成所谓的道德政治、理想政治中国孔孟倡导的仁政思想,中国墨子学派提倡的“尚贤”主张、以及盛行于汉代的“举孝廉”的察举制以及古代西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提倡的公民美德无疑不表明了人类早期社会对道德政治的推崇和景仰道德政治是建立在人性善的政治哲学基础之上的这就不得不引出对政治和道德的内涵界定以及相互间关系一.作用与反作用-----道德与政治的相互关系政治曾一度被视为权术和阴谋的代表词,政治官场中的权力争夺的明争暗斗和黑暗的政治环境使得人们对政治产生反感。

孔子曾说过“邦有道则任,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在政治黑暗的时候,根本就不存在人们所说的道义即道德道德与政治存在着作用与反作用、分离与结合的相互关系道德是上层建筑中的一种重要的意识形态,在政治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功能,固化意识形态,维持统治秩序,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推进政治文明是道德对于政治运行的重要的作用道德有助于固化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从而维护统治阶级的政治秩序统治阶级重视道德的建设,有利于促使社会风气的好转,有利于形成社会共同体意识,强化道德对于人们行为的指导作用,增进人们对政权合法性的认可道德有助于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推动政治文明统治阶级把道德作为自己的施政纲领,有利于政府采取合理的统治策略,将暴力统治转变为仁政统治,积极为人们提供好的政策即履行公共服务职能从而带动政府职能的转变,客观上推动政治文明和进步政治是道德得以进入政治领域的程序性基础是否确立道德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指导地位以及确立一种什么样的道德最终取决于统治阶级法律上的认可汉代选官注重“孝廉”的道德品质,明清选官注重宋代理学的纲常伦理道德与政治的结合程度取决于统治集团的政治需要程度在历史进程中,道德与政治经历了结合与脱离的发展周期,在既有政治秩序无法维持、陷入混乱的时期,道德在政治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下降,在新的政治秩序的重建过程中,新的统治阶级往往为了稳固政权的合法性,便大力倡导礼治,实际上就是重塑社会秩序和规范,建立适应于新的统治阶级的道德观。

在当今中国,市场经济“趋利性”的影响催生了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道德滑坡,国家通过强制性程序将一些本属道德伦理的公民社会行为纳入到法律体系中来,足见道德与法律的内在关联二.道德与政治的脱离-----对马基雅维利政治观的再思考道德不过是政治的一种手段,道德政治不过是是一种合乎人性的统治方式抬高马基雅维利在近代政治学的地位、把他称为“现代政治学之父”,我认为是不以为然的马基雅维利把政治从道德之中脱离出来并不能说明是现代政治学的起始如果这样说,人类社会中有过无数次政治与道德分离的周期,中国古代的皇帝暴政、党争倾轧以及中国近代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各军阀派系为争夺权力而展开的权术的争斗等都可以看做是政治与道德的脱离,那为什么不能算作现代政治学的由此产生呢?显然,人们把马基雅维利的政治观的意义预先设定了立场在文艺复兴时期,中世纪教会的力量还是很强大的,而处于教会直接控制下的罗马意大利,其政治空气显然没有霍布斯、洛克等人在英国那样远离罗马教会控制的相对自由其间大多数人文主义者都不敢与教会正面交锋,他们多数借助复兴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通过绘画、小说等带有明显艺术色彩的方式隐晦地表达对教会专制的批判人们把马基雅维利放在反对中世纪神学政治禁锢的没有政治自由的历史时期,作为当时在处于教会中心地带的意大利几乎只有他敢空开谈论政治并公开提出宗教要服从世俗政权,其反封建意义无疑是巨大的。

人们站在这一立场上就把马基雅维利称之为“现代政治学之父”,并对其理论持相当高的赞扬其实,马基雅维利的政治观远没有人们想象的那样具有开创性的时代意义从本质上讲这是其理论的反封建、反神学意义和时代环境相互结合、共同塑造的结果,并不是因为他把政治从传统的道德中脱离了出来从政治适用性来讲,马基雅维利“权力政治观”的用意就是实现意大利的统一建国,其理论与同时期的霍布斯、洛克的社会契约思想和分权思想以及对政府权力的界定都存在巨大差异马基雅维利政治思想只是局限于一国之内部事务(意大利统一)上而缺乏对开启近代政治原则的精神,因而并没有对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建立和完善发挥启蒙性的作用马基雅维利主张的君主专制同样与近代资本主义民主共和政治原则不相符合,他所提出的政治术大多是封建老一套的办法,政治权术并不只是在马基雅维利的设想下才能实施,这在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就经常出现按照马基雅维利的政治观,意大利及时实现了统一,最终也仍然是一个君主专制的带有封建主义的国家,可能就会把意大利引向类似于中国明清时期绝对的君主专制主义,而西欧的中世纪虽说是封建社会,但是其君主专制的程度由于宗教教会以及番邦地主等势力集团的制约远远没有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程度强,从这个意义上讲,马基雅维利不是把意大利和西欧引向近现代资本主义,而是将他们引向摧毁制约君主权力的宗教教会而更加专制的封建社会。

从政治价值观来讲,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一出来,就遭到了人们的广泛诟病和批评,在反对声中不仅有维持既有统治的教会,更多的是出于被支配的人民,因为他将道德完全撇开违背了基本的人性现代政治学更注重政治行为和政治过程的价值理性,现代文明政治、民主政治已经将道德因素融入到政治体制中,成为其转变政府职能、服务和改善民生的政府内在的政治伦理近现代政治原则包含着人民契约、民主共和、宪政、政府分权、政府之目的在于保护人民财产、自由等理性和民主精神,这也是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和资产阶级共和国建立的指导和立国思想,而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更多的是一种工具理性,强调手段的违法性以实现目的的合法性,集权、专制、权术,这并没有体现现代政治文明进步的价值理念从道德和政治的关系来讲,道德虽然与政治出现过无数次的分离,但是就政治的整个发展历程来看,政治最终走向与道德的结合是一种居于主流的必然在人类社会的初期,人们主张的就是一种理想的道德政治、明君政治,这不仅与人们的政治情感和价值取向有关,也与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其制约下的生产关系有关,我相信,当人类社会发展到了共产主义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国家、政治等反映阶级形态和观念的东西将最终消失,人类社会终将进入道德社会,而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政治必将逐渐趋于与道德结合并最终走向消失。

现代政治应当是政治与道德的再度结合并由此种精神衍生出来的文明政治、民主政治马基雅维利处于文艺复兴时期,反对宗教对世俗政治的干预控制,主张实现意大利统一,并在意大利当时脆弱不堪的国家境遇下被迫提出了君主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的政治术其实,就马基雅维利自己来说,他并不是从内心上就认同君主专制,在某种层面上他更欣赏民主制和共和制,只是当时的意大利的现实条件不允许而已马基雅维利是一个十足的爱国者,他十分仰慕古罗马,对于他所说的实现意大利统一在理论上并不排除其企图恢复古罗马帝国的地域和荣耀,这就意味着在马基雅维利的政治观的指导下,统一后的意大利不仅仅是一个君主专制的国家,而且极有可能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正如后来一战和二战期间意大利法西斯主义战争轴心国和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因此,我并不赞成人为抬高马基雅维利的政治观的影响和作用在我看来,马基雅维利只能是启蒙运动中为了实现意大利统一而反对教权主义、加强君主权威的传统政治观和方法论者称其为“现代政治学之父”实在是夸大和误解了马基雅维利的政治观三.道德在现代政治过程中的适用-----现代政治观的建构政治文化是在政治评价的过程中形成并逐渐强化的在政治评价过程中必然会伴随着政治价值和伦理在政治评估中发挥作用。

政治价值观在现代政治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特别是在实行多党竞选机制的西方民主国家,政党的执政理念在多大程度上代表民意往往决定了政党能否上台执政在这个过程中,政治观就会起到特别的导向作用现代政治观是建构起来的政治观能够培养选民的政治意识、形成政治心理,引导选民的投票选举现代政治观与传统政治观相比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公民对于政治的态度积极消极程度以及政治参与的能力在近代政治变革和政治转型过程中,公民被广泛调动起来进行政治参与,在政治参与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关于政治的共同观念和基本价值追求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制度,在建立民主共和法治国家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民主、自由、共和、分权、法治等政治思想以及社会保障制度显现了人文主义色彩,现代政治观是在西方形成并不断发展完善的道德在近代政治革命和政治转型中不断融入现代政治观中形成政治伦理,推动着政治文明的进程对于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将随着社会和经济结构的变化而不断进行适应性调整和转变传统政治观对中国的影响仍然比较明显,这种传统政治观不仅仅来自于中国古代长达数千年之久而形成的政治观念,也来自于改革开放之前新中国的不和时宜的政治观今后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在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中国最大政治观的指导下,适当增加分权、法治等合理因素,对于中国未来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功能。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