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城市规划师贵州新农村建设新方向西部地区不可一蹴而就

上传人:碎****木 文档编号:276993205 上传时间:2022-04-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6.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城市规划师贵州新农村建设新方向西部地区不可一蹴而就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2年城市规划师贵州新农村建设新方向西部地区不可一蹴而就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2年城市规划师贵州新农村建设新方向西部地区不可一蹴而就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城市规划师贵州新农村建设新方向西部地区不可一蹴而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城市规划师贵州新农村建设新方向西部地区不可一蹴而就(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22年城市规划师:贵州新农村建设新方向西部地区不可一蹴而就目前,我们应当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进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夫收入,根据两条主线来开展工作:一条是进展生产、 推动现代农业建立,以到达增收致富的目的;另一条是大力进展农村公共事业,对村庄进展整治,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提高广阔农夫的生活质量,让进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现结合村庄现状及贵州省开展村庄整治的实践进展阐述,并针对当前在村庄整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现状与省情据建立部村庄人居环境调查显示:全国很多村庄存在五大隐患:一是饮水安全;二是因排水和生活垃圾而造成的环境隐患;三是因过境大路和无村庄道路而产生的交通隐患;四是因人畜

2、混杂、消防、防洪、卫生防疫而引起的公共安全隐患;五是因无村庄建立规划而引发的社会不和谐隐患。贵州省辖9个市(州、地)、88个县(市、区、特区)、691个建制镇,760个乡,19858个行政村,18万个自然村;全省农夫人均纯收入1985元,农夫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627元。人均耕地只有0.67亩;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差,农夫收入水平低,增收渠道窄,文化素养低;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城镇化水平比全国低16.4个百分点,工业化水平比全国滞后10到18年,“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量非常有限。总体来看,贵州经济社会进展水平在全国乃至西部都处于比拟落后的位置,“欠兴旺、欠开发”是贵州的根本省情。贵州

3、的村庄相当局部是依山或沿大路而建,根本没有规划,近几年一些有余钱的农夫建的新居,“只见新居,不见新貌”;白瓷砖贴面的“火柴盒”房子随处可见,各地农村“千寨一面”,缺乏特色;涉及村庄整治内容的资金各自为政,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农村根底设施严峻匮乏,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垃圾遍地、污水横流;人畜混杂,臭气熏人等脏乱差现象突出。贵州的实践及其效果我们经过反复讨论,打算实行非均衡推动的战略,首先选取风景名胜区内及其周边的村庄、城郊能够开展乡村旅游的村庄、主要大路及铁路沿线的村庄、“城中村”以及其他具有产业支撑、有明显示范带动作用的村庄先行开展整治试点。一是加强指导,着力搞好村庄整治规划的编制工作。制定

4、下发贵州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立村庄整治试点工作指导意见、贵州省建立厅关于编制村庄体系规划的通知等指导性文件。整治规划在征得村民同意前方可开展整治工作;省级及各市(州、地)、县设计单位选派勘察设计骨干参加新农村建立村庄整治工作,并赐予取费优待;各市(州、地)建立行政主管部门派人下乡村指导、各县(市、区、特区)建立行政主管部门派出以局领导带队的技术干部驻村详细指导;加大对村庄整治规划人员的培训力度;实行领导挂帅、单位挂点、分级负责的原则。二是由县级政府整合各上级部门涉及村庄整治的资金,实现群龙治水。实行“地方财政补贴一点,上级部门补助一点,社会各界捐助一点,村庄集体筹集一点,农夫投工投劳一点”的方法

5、,整合各方力气向试点村进展投入。省建立厅按每户18002500元的标准赐予补助。各县级政府根据“渠道不变、用途不乱、捆绑使用、各记其功、形成合力”的原则,全面整合各部门的涉及村庄整治的改水、改厕、改圈、改灶、沼气池建立、进村路建立等各专项资金,优先向试点村庄倾斜,使试点工作做到完成一个,稳固一个。三是因地制宜,留意表达民族特色及地方特点。为了加强整治过程中地方特色和民族特点的爱护,要求各市(州、地)建立行政主管部门结合本地实际,编制具有本地民族及地方特色的4套以上农房图集,由省建立厅补助图集编制费用,担当全部印刷费用,免费送给农夫参考。如遵义市实施 “坡屋面、小青瓦、穿斗柱、白粉墙、雕花窗”的

6、黔北民居工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四是从老百姓最急需、最关怀的事情做起,充分发挥农夫的仆人翁作用。村庄整治工作的主体是农夫。我们始终把群众最关怀、最迫切盼望解决的进村路、联户路、供水设施、排水沟渠、改厕、改灶、改圈等建立内容作为村庄整治的重点和突破口,得到了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各项整治工作顺当开展。建议及思索(一)村庄整治工作应由哪个部门牵头负责?从政府现行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和技术力气的组成角度来看,推动农业产业建立的主要任务应由农业部门牵头负责;而大力完善农村根底设施,实现村容干净的任务主要应由建立部门牵头负责为宜,并应当作为一条原则坚持下来。从贵州省的状况来看,推动农业产业建立的任务由农业部门牵

7、头负责,开展村庄整治的任务由建立部门牵头负责,这也是贵州省委、省政府对贵州省农业部门与建立部门各自开展新农村建立试点工作取得的实际效果进展分析比拟后在省级部门作出的一个选择。(二)各级财政应分别设立村庄整治专项资金。现各省(市、区)等都或多或少地在年度财政预算中安排了局部村庄整治专项资金,而国家机关的一些相关部门以村庄整治的事权在地方为由,至今没有安排过村庄整治专项资金。就农村公共事业而言,的确安排有专项的通村大路、改水等专项补助资金,但村庄的整治或建立规划的编制、公共活动场所的建立、联户路和入户路的建立、排水及垃圾处理设施的建立、具有民族特点或地方特色建筑的整治爱护、公厕建立、人畜分别设施的

8、建立、防火防洪等防灾设施的建立等等,国家却没有一分钱的补助资金。(三)应给予县一级政府整合村庄整治资金的权力,实现“群龙治水”。基于我国目前各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分工现实状况及地方政府的投资取向,一些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都或多或少有肯定的涉及农村村庄整治的资金,但县一级政府只有听从上一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安排并予以实施,以致形成“好像都在投入,但无一处形成新貌”的状况。为此,必需给予县一级政府整合上级各业务主管部门用于农村公共事业及改善人居环境资金的权力,根据“渠道不变、用途不乱、捆绑使用、各记其功、形成合力”的原则,到达“整治一处,见效一处,带动一方”的效果。(四)村庄整治及各种根底设施建立

9、之前,必需编制村庄整治规划。城市(镇)要根据城市(镇)规划进展建立,村庄整治和建立也应当如此,这也是2022年1月1日将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详细要求。村庄在整治和建立之前,都应当编制操作性极强的规划用以指导村庄的整治和建立。但一段时间以来,各有关部门出于对“三农”问题的重视,纷纷加大了支持力度。在没有编制村庄整治规划的状况下,一时间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进展各部门认为当前应当实施的工程建立;加上一局部先富有起来的农夫为解决自身的住房问题而大兴土木,导致一些村庄“只见新居,不见新貌”,破坏了民族特色和地方特点,导致杂乱无章的低水平建立和视觉污染,甚至造成资金的铺张。这在东部兴旺地区已得

10、到了印证。因此,在进展村庄整治之前,必需由建立部门先行编制村庄整治规划,并牵头予以指导实施,以避开上述状况的发生。(五) 村庄整治工作应先试点后推开,尤其是西部地区不行一蹴而就。目前,一些农夫尤其是经济兴旺地区和先富有起来的农夫收入增加后,急于建新居,我们应当如何正确引导?如何绽开?要仔细讨论。 “新村运动”考察团的韩国“新村运动”考察报告指出:韩国是根据独立村(较好)、自助村(次之)、根底村(较差)的分法,对经济实力不同的村庄进展区分,分别实行不同的对策措施加以整治。借鉴国外的阅历,加之我国幅员宽阔,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实力不同,广阔农村各有自己的特点和生活习惯,所以更应当在搞好村庄整治规划

11、的状况下,依据财力分步实施,不行一蹴而就、急于求成,尤其是西部地区更应如此。(六)要处理好少数民族聚居村庄的爱护与整治的关系。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人文景观和纯朴的民风,保存着独特的民族特色和房屋建筑形式,房屋建筑材料一般以木、石构造为主,这在云、贵、川、藏等一些地区表现得较为突出。由于历史、经济、地理和生活习惯等缘由,少数民族村寨大局部建在半山腰,房屋一般每家每户严密相连、人畜共居、人畜饮水困难。要重点做好“寨改、水改、电改、灶改、圈厕改”工作。(七)应讨论制定农村宅基地的回收、流转政策。农房用地大大高于城市,农夫新居已建,老房还保存,不符合节省资源的根本国策。而对移居城市的农夫而言,在农村的土地不能流转,对他们本身也是一种损失,对城镇化的推动不利。有关部门应深入开展调查讨论,制定切实可行的农村宅基地的回收、流转政策,为新农村建立及城镇化的推动供应土地资源。总结和分析贵州的实践,我们认为:一是在贵州这样“欠兴旺、欠开发”的省份实施新农村建立村庄整治,只要方法得当,抓住问题的关键,是可以取得成效的。二是像贵州这样一个“欠兴旺、欠开发”的省份都能实现的目标,无论西部、中部还是东部地区,更有条件实现得更好。三是对于逐步富有起来的农夫,一旦他们建立家园的热忱被激发起来,其对村庄整治建立的推动作用将是巨大的,我们对此应有所预备,预先做好安排与引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