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纯粹的匠心

上传人:壹*** 文档编号:276767378 上传时间:2022-04-1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6.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纯粹的匠心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以纯粹的匠心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以纯粹的匠心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以纯粹的匠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纯粹的匠心(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以纯粹的匠心,筑造文化的教堂 2017年6月13-16日,有幸受邀参加海融文化组织的“如何让企业文化推动战略成功青岛标杆企业考察”,通过青岛海尔、青岛啤酒两家标杆企业的参观游学,王吉鹏、杨克明、朱竹林等专家学者的精彩授课,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在短短几天的时间里,也结识了一帮志同道合的小伙伴,青岛之旅,真可谓满载而归,不虚此行。 要说此行的所见所想,洋洋洒洒,可写成一篇“万言书”。但要说到个人对于此行最深刻的见闻,唯有一点,最为难忘,直击心灵。它不是青岛海尔文化展厅里那柄砸冰箱的大锤,不是青岛啤酒博物馆里那台历久弥新的西门子电机,也不是文化专家在讲台上发人深省的真知灼见。它只是青岛啤酒企业文

2、化中心江晖主任分享的一个小故事。 江主任在分享青岛啤酒文化建设实践时提到,青岛啤酒第38届“提高质量纪念日”活动中,青啤企业文化中心要拍摄一部关于“工匠精神”的宣传片。从自主策划、自主文案、自主选角到全程跟拍、后期剪辑,企业文化中心的人前前后后忙碌了几个通宵。这部宣传片拍摄的对象,都是青岛啤酒工匠精神的典型代表,在青啤十年如一日的匠人。拍摄对象原以为拍摄很简单,几遍就过了,岂知企业文化中心的人对品质的要求特别高,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稍微有点瑕疵,就从头来过。反反复复拍了十几遍,拍到最后,这些青啤工匠们都“投降”了。其中更有一位工匠感慨说,本以为只有我们这种痴迷手工艺的人,才讲工匠精神,没想到你

3、们做文化的人比我们还工匠! 听到这句话时,给我很大的心灵撞击!我认为,这是对青啤文化工作者的崇高赞赏!做文化,是做什么?一千个人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有人认为,做文化就是做宣传;有人认为,做文化就是做活动;也有人认为,做文化就是做品牌。而我个人认为,企业文化建设,就是筑造心灵的教堂。 众所周知,企业文化是企业所有成员共同遵守的价值理念,以及在价值理念统帅下的行为规范、制度规定、物质表征。 企业文化落地的最终目标,是促进群体行为的改变。 那么,是什么促使行为主动发生改变?不是制度,不是规定,而是观念,是心智模式。 只有经历过思想的洗礼,才能自动自发地改变行为。 所以,做文化,不就是在筑造一座心

4、灵的教堂? 企业文化工作者,不就是文化的布道者、捍卫者、践行者? 企业文化的“牧师”,孜孜以求的,不就是为了让所有的企业同仁,成为企业教堂的信徒? 筑造一座教堂,最需要的,不是钢筋水泥,那些只是外物。筑造一座教堂,最需要的,恰恰是工匠精神。而在日常工作中,很多企业文化工作者都有各种各样的困惑。 有些企业文化工作者认为,企业文化工作很虚,看不见摸不着,很大程度上,就是通过各种培训来“洗脑”“忽悠”。也有一些企业文化工作者认为,文化建设成果不好评估,做来做去一个样,缺乏成就感,没有工作动力。 这正是工匠精神缺乏的表现。 教堂,传承的是信仰,绝不是天花乱坠的“洗脑”。没有至诚之心,任何花言巧语最终都

5、会在时间面前原形毕露。 教堂又岂是一天能够建成的。它是凭借虔诚的信仰,一砖一瓦、一锤一斧地使之增高,最终巍峨耸立。 的确,教堂的修建工作,尤其是夯实地基等基础性工作,是枯燥的、单调的,甚至机械的。但一旦建成,便是千秋之功。而这,正是企业文化理念的沉淀、积累、提炼、形成的过程。 百年的企业,必然有文化的基因。没有文化积累的公司,终有一日,树倒猢狲散。 在苏州有一家堪称传奇的企业,叫“德胜洋楼”。它被哈佛大学商学院、耶鲁大学纳入管理案例,员工流失率几乎为零,仅有一位销售专员,年销售额却近8个亿。德胜洋楼的传奇故事很多。譬如,德胜洋楼总部修建了一座教堂,员工可以经常去做礼拜,做礼拜也相当于出勤,工资

6、照发。 为什么企业里会有教堂?因为德胜洋楼创始人聂圣哲非常重视信仰对员工的影响,他很认同基督文化对人价值观的塑造,由此将其注入公司管理中。德胜员工守则,可谓德胜洋楼之圣经。 做文化,就是修教堂。文化落地,就是培养越来越多的文化信徒,塑造企业信仰。 英国管理学家肯尼斯霍博在清教徒的礼物一书中,总结了清教徒的四个特征:建造人间天国的乐观精神,拥有机械天赋、亲力亲为的技师精神,把集体利益置于个人之上的道德观念,根据不同的目的协调财力、物力、人力的组织能力。他认为,这鼓舞了移民在美国立足、开拓,也是20世纪上半叶美国企业管理文化的内核。 最复杂,莫过人心。文化工程,是路漫漫其修远的,文化实践,也是摸着

7、石头过河。幸而在企业文化领域,有不少同仁满怀抱负,饱含热情,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地从事这项事业。在本次青岛之行中,我就有幸结识了好几位这样的同道。青啤企业文化中心的同仁,也是企业文化工作者的学习楷模。本次活动的组织者,海融文化,一直致力于搭建中国最专业、最高效的文化管理交流平台,也堪称用工匠之心,做文化公益事业。其旗下的“文化与管理”公众号,已经累计推送干货文章1000余篇,组织线上讲座20多场,这些都是日积月累、持之以恒的用心功夫,值得点! 民国学者陈之藩在剑桥倒影中说:许多许多的历史,才可以培养一点点传统;许多许多的传统,才可以培养一点点文化。而许许多多的传统,才可以培养成信仰,并不断传承、发扬!以纯粹的匠心,筑就心灵的教堂!文化之路,虽漫漫修远,但精诚所至,无远弗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